两个指头一伸,墙上的砖头就被完完整整的夹了出来。
这一手比起小哥张起灵,双指探洞的绝技,也不逞多让。
取出来了几块砖头,李昭手伸了进去,摸出来一个巴掌大小的铜盒。
因为在密闭空间中的原因,铜盒表面只有些许绿锈,保存完好。
李昭摸索了一下,拉著盖子上的铜环,扭了几扭,盒子就打开了。
揭开一看,盒子中放著一块一指长,一寸宽的令牌,还有一封微微发黄的书信。
李昭拿起令牌看了看,吃了一惊,这竟然是皇家大內天干密探的令牌,背面有丁十三字样,整体成色有些老旧。
李昭在接受林如海教导之时,就知道大顺朝有厂卫机构。
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锦还有有什么天干密探之类的组织。
没有再多想,李昭拿起发黄的信封,如果所料不错,答案应该在其中。
撕开腊封,里面有一张信笺,上面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格外熟悉。
“这是父亲留下的亲笔信!”
李昭忍住心头的激动,来到书桌前,就著油灯的微光,逐字阅读。
“吾儿李昭亲启……”
隨著八百余字读完,李昭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晴不定。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父亲信中的內容简练,但是信息量巨大。
大顺朝太祖,本是金陵李姓豪族出身,以一千八百子弟为根基,在金陵起兵进而席捲天下。
建立大顺朝后,因为李氏一族人口眾多的缘故。
为了避免重蹈前朝覆辙,太祖採取严厉手段,限制宗室规模。
除了太祖皇帝一脉属於皇族,其余出了五服的族人,不再归属宗室,而是融入民间。
对族人中特別忠心,立下功勋的精英,太祖也不吝赏赐。
李昭祖上便是太祖的子弟亲兵出身,从起兵到大顺朝建立,一直跟隨。
虽然没有立下滔天大功,却也授了云骑尉的爵位,只是不能世袭。
之后李昭这一脉,便在军中立下了根基,权力不大,地位却相当稳固。
父亲李安明能够成为东宫太子卫队百户,也有身份血脉清白的缘故。
这些对於李氏族人的安排,只是文武百官表面上能够看到的。
太祖皇帝,对於这些忠心耿耿的族人,另有一番更加隱秘的安排。
在宗族社会,相同血脉的族人,天然就比其他勛贵更加忠诚,更加值得信任。
太祖择其中精英,组建大內天干十支密探,融入朝堂之中。
天干密探父死传子,兄死传弟,血脉相传,唯皇帝之命是从。
李昭父亲在东宫任职,某种程度上也是暗地里替当年的皇帝,如今的太上皇,监督前太子。
若是太子顺利登上大宝,这支密探队伍,也会交由新皇掌控。
“没想到事情的真相,竟然这么离谱!”
李昭吐了一口气,父亲当年留下这封书信和令牌,显然是想为自己这个儿子准备的。
因为只能父子血脉相传的缘故,连母亲都不知道这个秘密。
父亲没有想到的是,前太子发动的事变太过突然,以至於来不及给自己这个儿子交待清楚。
这些是李昭根据父亲的话,联想猜测到的,真相应该也是八九不离十。
“既然如此,父亲其实一直是听命於皇帝,並没有犯下什么大罪!”
李昭脸色有些阴晴不定,片刻之后便有了决定。
“父亲留下了激活天干密探职位之法,明日去一试便知。
到时候,一切的真相,便可以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