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是。
关东军这次赌对了!
王松上前摸了摸还在发热的炮管。
作为一名狂热的近代歷史军事爱好者,他了解这门炮的具体型號。
明治45年式240毫米重榴弹炮。
单颗炮弹重达400斤,必须要有辅助设备才能进行装填,专为攻城设计,爆炸威力足以摧毁坚固工事。
歷史书上形容这门炮,一发就能摧毁一座楼。
现在看来,即便有些夸张,但也与真实情况相差无几了。
150毫米的榴弹炮一发砸下去,落点方圆几十米內基本不会留下活口,百米附近的人仍会被爆炸產生的震盪波及。
更不要说240毫米了。
真不敢想像。
关东军是怎么在东北军的眼皮子底下,把这样的巨炮送进奉天城內的。
而且还是两门。
廖何转过头:“营长,这门炮咱们怎么处理?”
王松嘆了口气。眼神中有些不舍:
“毁了吧。”
这样的超大口径重炮,根本无法整个进行牵引,只能拆解下来,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运到前线。
整个过程极其繁琐不说。
就算是运输单个零件,也不是件容易事。
据他猜测,关东军之所以能把超大口径重炮运进奉天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占了南满铁路的便利。
再者说来。
就算运出去了,自己手下也没有合格的炮兵。
还不如就地销毁。
孙卫邦站在身旁,听到“毁了吧”三个字后,想要上前劝阻,但刚张开嘴,又犹豫了一下,隨后默默站回原地。
谭卫华也跟著嘆了口气。
著实可惜。
“王营长,那你们的下一步计划是?”
说著,他又递了根烟过去。
王松抽上后,眉头拧成了个“川”字。
说实话。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一步,他也非常的迷茫。
即便进了奉天城,又由歷史上帝视角辅助,可王松依旧感觉,有一团“战爭迷雾”始终笼罩在自己面前。
摸不到,又看不透。
自己率队进城之后,先是大摇大摆的进入奉天兵工厂,隨后又马不停蹄的突袭了日本大使馆。
搞得动静这么大。
旅长王以哲和荣总参谋长,应该已经注意到了这边。
他们是什么態度?
王松有些愁闷。
按照正常思路,这个时候应该去城內其他地方收拢友军,將分散在各处的抵抗力量集中起来,拧成一股绳,合力迎击关东军,避免被敌人分而击之。
但现在谁是敌人。
关东军肯定是。
王,荣二人是吗?
一想到这,王松不敢轻举妄动。
作为一名不太懂军事指挥,又没有金手指傍身的穿越者,他可不敢胡来。
稍有不慎就会陷入雷池。
更何况现在,他不是在为自己一个人活著,身后还有几百號弟兄,一但走错一步,所有人都要完蛋。
军事指挥的事可以放给下面的军官去做。
可涉及到大方向上的战略决策。
现场的眾人,没谁能帮得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