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逢人就问“春华服装厂”,用生硬的普通话重复著这个名字,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有人摇头走开,有人指错方向,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才有个早起扫街的阿婆给她指了条明路,“往东走,看到一排铁皮厂房就是啦。”
当“春华服装厂”五个金灿灿的大字终於出现在眼前时,江野几乎要落下泪来。她怯生生地走向门卫室,一个禿顶的老门卫正在吃肠粉。
“找谁啊?”被打扰到吃饭,老门卫语气极不耐烦。
“我找陈阿芳,她在这里做工。”
“上班时间不见客。”老门卫挥挥手,“下班再来。”
江野急得快要哭出来,“大爷,我从山东来的,人生地不熟的,就阿芳姐一个亲戚,您就通融通融……”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从身后响起,“张叔,吃早餐啊。”
江野回头,看见一个瘦小的女人正小跑过来。
江野驀然回首,看见一个瘦小的女人正小跑过来。那一瞬间,她几乎认不出这就是记忆中的表姐。
七年前陈阿芳离开家乡时,是个眉眼明亮的姑娘。她爱穿一件水红色的確良衬衫,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说话声音清脆得像铃鐺。那时的她总是挺直腰板,在纺织厂里是最好的挡车工,手脚利落,谁见了都要夸一声。
可眼前的陈阿芳,像是被岁月磨去了所有稜角。
她身上套著件洗得发白的工装,肩膀处明显不合身,松松垮垮地罩著她瘦削的身形。圆脸上刻满了细密的皱纹,尤其是眼角和嘴角,仿佛被生活刻下了太多的辛酸。
最让江野心惊的是表姐的眼神,从前那双明亮自信的眼睛,如今总是下意识地低垂著,看人时先带上三分討好的笑意,像是隨时准备接受训斥。
她的手指因常年踩缝纫机而微微弯曲变形,指节处结著厚厚的老茧,手背上还有几处被针扎留下的疤痕。当她伸手拉江野时,动作显得有些畏缩,仿佛已经习惯了被拒绝。
“这是我表妹,从老家来的。”陈阿芳对老门卫说话时,不自觉地微微弓著腰,脸上堆著过分热络的笑。
她从口袋掏出两个水果罐头,悄悄塞到老门卫手里,表情討好,“一点心意,张叔您尝尝。”
江野看著这样的表姐,心里一阵发酸。那个曾经会带著她偷摘果园李子、会在大雨中唱歌的表姐,如今被生活磨成了这副唯唯诺诺的模样。
老门卫掂了掂罐头,这才缓和了脸色,嚷嚷著,“给你个面子,下不为例啊。”
“好嘞好嘞,谢谢张叔了。”陈阿芳连连道谢,拉著江野小跑著进厂,生怕老门卫反悔。
一离开门卫的视线,陈阿芳就急切地拉住江野的手,“你可算来了!姑妈前天就打电话来说你上车了,我昨天请了半天假在车站等到半夜,都没见到人,可把我急坏了,正准备今天下了夜班再去车站找找呢。”
说著,她脸上露出宽慰的笑,“不过你来得正是时候,我已经和车间周主任说好了,周一带你去报到。厂里最近接了两个香港的大单子,正缺人手呢。”陈阿芳顿了顿,又问,“不过你昨天去哪了?”
江野看著表姐关切的眼神,到嘴边的实话又咽了回去。
她勉强扯出个笑容,“广州太新鲜了,我……我看著看著就迷了路,耽误了时间。”她下意识攥紧那个破旧布包,试图遮住上面的污渍。
陈阿芳的目光在江野沾满尘土的鞋子和皱巴巴的衣服上停留了一瞬,又很快移开。她是个明白人,在外打工这些年,早就学会了看破不说破。表妹那闪躲的眼神和勉强的笑容,她都懂,谁还没有个想要维护的自尊心呢?
“没事没事,人到了就好。”陈阿芳体贴地转移话题,语气轻鬆起来,“这个厂虽然不大,但订单还挺多的。工钱月结,包吃住,就是活儿累了点……”她一边介绍著厂里的情况,一边自然地接过江野手中的布包,“我先带你去宿舍安顿一下,累坏了吧?”
-
等到了宿舍,陈阿芳的笑容就显得有些勉强了。
推开铁皮房门的瞬间,一股混杂著汗味和霉味的潮热气息扑面而来。
十六个女工挤在八张上下铺之间,过道窄得只能侧身通过。潮湿的墙壁上掛著密密麻麻的衣物,地上堆著脸盆和杂物,唯一的一扇小窗紧闭著,玻璃上凝著水珠。
“阿芳姐……”江野怔在门口,“这就是你电话里说的……带独立卫浴的双人间宿舍?”
陈阿芳的脸上掠过一丝窘迫,隨即又堆起笑来,“哎呀,先將就一下嘛,等以后……”
她的话还没说完,上铺突然传来一声不满地抱怨,“又塞人进来?都快挤成沙丁鱼罐头了,还让不让人活了。”
突然之间,江野全都明白了。明白为什么表姐每次打电话都说得天乱坠,明白为什么母亲会相信广州“条件好、工资高”。
原来表姐每月往家里寄的那三百块钱,是从这样的环境里省出来的;原来她说“大宿舍”,是这样的十六人间;原来她夸的“厂里伙食免费”,是就著咸菜喝白粥……
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面子和里子之间挣扎。
陈阿芳用光鲜谎言包裹著艰辛真相,就像母亲明明知道南下困难重重,还是坚决退让她走。因为什么?都是因为爱啊。
“我,我先带你去吃饭。”陈阿芳拉著江野往外走,声音突然低了下来,“小野,在外面,什么话都別说太多,只把自己手里的事情做好就行。”
江野望著陈阿芳的背影,突然发现她发缝间已经有了星星点点的白。
那一刻,所有委屈和失望都化作了酸楚的理解,江野轻轻“嗯”了一声,握紧了阿芳粗糙的手。
那双手上的老茧,硌得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