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在宫中固然是消停了。
可他之前隨手安排的一些安排,却是在不声不响的开始显露出威力来了。
首先就是如今轰动了整个长安城的盐铺!
盐铺的名字,起得贼大气,大唐皇家盐铺!
东市、西市各有一家!
而当家掌柜,更是直接穿著內侍官服就来『上班』了。
按理来说这样的铺子,就该是曲高和寡,让掳人敬而远之的地方才是。
可偏生,这俩家装修得一模一样的铺子,那套路都是一等一的直白。
用木框装著的一盘一盘的细盐,就那么摆在了门廊底下,任由来往的行人驻足观看。
而那比其他人家都要大一號,威慑力更是要强上不止十倍的店铺牌匾底下,则是掛著一个大大的五贯一斤,童叟无欺的水牌。
最鸡贼的是,就在这牌匾旁边,又掛了一面小旗,上面写著『新店酬宾,三贯一斤』。
好傢伙,肉眼可见的高品质,摆明了优惠的价格,再加上明晃晃的皇家招牌,三招齐出一般人谁扛得住?
尤其是如今细盐销售权售卖的事儿,早已在长安城內传得沸沸扬扬了。
人都说,太子殿下光是这个细盐的售卖权就卖了得有几百万贯……
这谁还没点好奇心?
更何况,但凡买了的,除了在售价上蛐蛐了两句之外,就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说这玩意儿好的。
真就是除了最纯正的咸味,再无半点其他的苦涩、酸涩之类的杂味出现了。
也就是说,人卖的这细盐,品质是真的好!
所以,压根不出所料的,两家店铺的盐,直接卖爆了。
不仅仅是盐铺爆了,细盐这个新出现的物事,同样也火了。
如今虽然还是贞观初年,但经过武德年间的休养生息之后,百姓家里多多少少已经积攒了些余財了。
五贯一斤的细盐,他们可能吃起来肉疼,但三贯一斤那就真的是能买回家尝尝了。
毕竟,一斤盐,还是这种没有杂质纯纯的细盐,是真能吃蛮久的。
不过,对於长安城百姓来说,能从东市、西市买到价位合理的细盐,那就足够了,其他的,不是他们能掺和的。
可对於一眾拍下了细盐售卖权的世家来说,这会儿看到长安城內那天天络绎不绝的购买人群之后,眼珠子都是红的。
这特么都是钱啊!
还是光明正大的挣钱!
这钱都不用藏著,就能堂堂正正的出去。
这就是妥妥的金山银啊!
谁不眼馋!?
所以,原本只打算先弄个几千斤先去试一试的世家们,当下就忍不住了。
加码、翻倍!
最少的一家都是至少先来个八万斤!
最多的一家是拿下了洛阳周边的世家,起步第一单就是十五万斤!
这量,可一点都不小了。
毕竟李承乾的工坊早有规矩在先,那可是要正儿八经的一手交钱一手拿货的。
但……还不等没抢到售卖权的世家们看到其他人卖不出去或者挤压在仓库,最后手头没钱著急上火的戏码呢。
离长安城最近的洛阳,第一批十五万斤细盐,居然两天时间就卖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