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吧,我让南易熬了粥。”他温和地说。
然而,懒散的回应让他不得不耐心等待她们收拾妥当。
等她们享用完早餐,林凡便独自前往琉璃厂。
途中,他注意到店铺大多已重新营业,街头巷尾也多了不少摊贩。
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可多数不过为贗品或无名之作。
即便放至未来数十年,这些物件也难有价值。
多数物件价值不过几千或上万,顶天了也才勉强破五位数!搁在当下,怕是连两位数都难达到。
可这些人开口便是三位数,甚至动輒数百的价格,直让林凡暗自摇头。
走走停停间,虽说大多为仿製品或者民间手作,但相较於后世街头隨处可见的艺术品,这些摊位上倒是也有不少真货。
这一路上,林凡更是发现了几件官窑瓷器!
虽说不算特別珍稀的精品,但只要是官窑出品,单凭这二字的分量,其价值便远胜民窑佳作。
走到聚宝楼和多宝阁时,林凡手中竟不知不觉多了两件珍品:一件是来自官窑的珐瑯彩,另一件则是从明朝流传下来的字画。
隨著林凡步入聚宝楼,环视店內,生意確实红火。
但稍加留意便知,店里的访客全是卖家而非买家。
“凡哥…”
韩春明正指导伙计查看货物,刚抬起头便见到了林凡,不禁微怔片刻。
缓过神后,他迅速起身迎上前去。
“听闻凡哥回靠山屯了,啥时候回来的……”
话音未落,韩春明已径直为林凡泡茶,將店铺事务暂交伙计。
经此阶段发展,儘管聚宝楼与多宝阁由韩春明和阎解矿主持,其余进店的伙计虽非大师级別,但在鑑定方面也算得上一流。
落座二楼后,林凡看向韩春明问道:
“我走后,店里的状况如何?”
韩春明毫不掩饰地答道:
“谈不上多好,大半年下来似乎也没太大变化……”
聚宝楼与多宝阁每日总能收到几十件古董字画,其中多数为民窑作品或民间手作,即便二十年、五十年后能值四位数、五位数,如今却大多只值三位数的模样。
对於官窑佳作以及出自名家之笔的书画和其他珍稀物件,堪比千里挑一!虽然聚宝楼和多宝阁在琉璃厂赫赫有名,但隨著九门旗下店铺陆续开张,这两家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韩春明匯报后,林凡沉思片刻,隨即说道:“略微上调收购价,加大力度,无需顾虑金钱问题……別看我们目前在琉璃厂算得上领军者……与九门相比,甚至星月饭店,我们的根基微乎其微……手头虽不乏財富,缺的是积淀……”林凡此言一出,韩春明点头应允。
林凡饮了几杯茶便起身前往多宝阁。
阎解矿见状立刻迎上,寒暄一番后,林凡询问了多宝阁近况,阎解矿的回答令他满意,情况与聚宝楼相差无几,每日均有诸多古玩入帐,然官窑珍品寥寥无几。
视察完两处店铺,林凡不动声色地將所见精品收起,隨后离去。
他並未急著离开琉璃厂,而是漫步街头,逐一打量摊位。
意外的是,在街角茶馆竟觅得两件佳品:一件官窑重器,若在星月拍卖,估价至少数万;另一件为民窑上乘之作,亦属五位数之值。
“琉璃厂尚处初兴,假以时日……將成为全国古董爱好者的圣地,其价值定能最大化……届时,古董行情必將节节攀升……”
林凡低声自语,对琉璃厂的进展颇为满意。
虽然有九门介入,聚宝楼和多宝阁的生意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但目前吸引的大多是四九城本地人。
若能把全国的古董爱好者都引来,韩春明和阎解矿的店铺不仅不受损,还会更有利。
这也是当初林凡允许九门入驻琉璃厂的原因,毕竟只有把市场做大,大家的收益才会更多。
仅靠聚宝楼和多宝阁,难以达到现在的规模。
来到茶楼前,林凡稍作停顿便进入。
茶楼掌柜立刻上前迎接,作为九门解家的產业,掌柜自然清楚林凡的身份。
在掌柜引领下,林凡上了二楼,一眼便注意到角落里的两位老人。
看到这两位,林凡也不客气,径直坐下。
戴眼镜的九爷笑著问为何今日有閒,林凡答说顺路看看商铺情况。
说著便拿起茶壶给自己倒茶。
提及琉璃厂,两位老人对视一眼,停下棋局询问林凡的想法。
林凡坦然回应,表示看好琉璃厂的前景。
两老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深意。
“如此大的代价,林老板就不打算让琉璃厂有所起色吗?”面对两张审视的脸,林凡未再多言,仅是嘴角微扬:“正是要规模越大,收益才越高。”他环顾四周,“如今琉璃厂不过匯聚了四九城的部分本地人……”话未说完,两人眼中已掠过一丝异样光芒。
他们原以为林凡志在四方,却不料他的目標竟横跨整个大夏!若真如他所愿,小小琉璃厂便会成为不可估量的宝藏。
见林凡篤定的眼神,二人互视片刻,隨即直言:“好,好!”“林老板有此抱负,我九门必当鼎力相助。”“林兄可知,我们与你的生意並无衝突。”“但若这盘棋走得开,无论对谁都是巨大机遇。”“今后若有需要,只管吩咐。”
就这样,关於琉璃厂的发展,在默契中达成了合作。
各自依旧打理自身生意,却心照不宣地朝著共同目標迈进:將琉璃厂打造成大夏的文化地標,让人一提便知这里是最大的古董交易中心。
“费这般財力,林老板难道就没想过让琉璃厂焕然一新?”林凡迎著两双犀利目光,笑意盈盈地道:“唯有不断扩大,方能收穫更多。”他略作停顿,“眼下琉璃厂仅限於四九城內小部分居民……”语毕,两位老者眸中闪过精明之色。
他们虽觉林凡野心不小,却没料到竟如此庞大。
不仅是四九城,更是欲將琉璃厂扩展至整个大夏!
若真实现,这座琉璃厂的价值將超出想像。
瞧见林凡的决心,二人对望一眼,不再多言,齐声道:“好!既然林兄有意如此,我等定当竭尽全力支持。”
“林兄明白,我辈与你並无太多交集。”
“然若此事成,则彼此皆可获益匪浅。”
“日后若有差遣,儘管告知。”
於是,在无声的合作中,琉璃厂的发展悄然铺展。
各自仍按部就班经营,却暗暗奔向同一个方向:將琉璃厂塑造成大夏的文化符號,令世人提及时第一反应便是——这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古董交易重地!
不仅四九城,就连琉璃厂的发展也被林凡纳入了自己的计划,甚至希望將其扩展至整个大夏。
若真能实现这一目標,小小的琉璃厂背后隱藏的巨大价值,將超出所有人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