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陈新民回到了四合院。
回来路上,他顺道去看了眼之前设的夹子。
两天没管,收穫倒不少,两只野山鸡、一对野兔子,他直接丟进隨身小天地里,让它们先待著。
进了屋,一路顶著的热浪瞬间被驱散,屋里凉得像装了空调。
“还是自家窝舒服!”
陈新民感嘆一句。
外面入伏的天,热得能把人烤化,亏得有隱灵术加持,不然这屋子根本待不住。
他简单弄了个凉拌小菜,熬了半锅稀粥。
大热天吃油腻的容易上火,清淡点才舒服。
隔壁贾家,贾张氏正瘫在床铺上,敞著衣襟摇扇子。
大中午的太阳毒,连树荫下都燥热,院里的大妈们没扎堆聊天,她熬了锅棒子麵糊糊对付完午饭,就躺床上想眯会儿。
可这两天她总没精神,跟被抽了魂似的,还老头疼,一琢磨头疼,太阳穴的筋就突突跳。
她爬起来找秦淮茹买的止痛药,咽下去没一会儿,头疼还真缓解了。
可困意更浓了,连扇子都懒得摇,没几分钟就鼾声震天。
陈新民喝了两壶普洱,嚼完半袋炒栗子,不知不觉到了下午。
他关掉收音机起身,看窗外太阳西斜,知道该动身了。
自从体內多了两团气流,他就打定主意要接触那个圈子的事情,总不能闭门造车,最后搞出四不像。
“小倩,东面那高手还在吗?”
他深吸一口气,这道坎早晚得迈。
“不在啦,不过有两道比你稍弱的气息在那儿!”小倩的声音软软的。
陈新民一听,更坚定了去探查的心思:
“好,等会儿你盯著点,不对劲立马告诉我!”
“知道啦,大哥哥!”
小倩向来听他的,哪怕不知道要做啥,也乖乖应下。
推开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屋里屋外温差太大,这一下差点没適应。
不过以他现在的体格,这点冷热刺激根本不算事,而且傍晚的天,比中午凉快多了。
出门左转,走了几分钟拐了个小弯,小倩突然提醒:
“大哥哥,那两道气息就在前面不远!”
陈新民四下扫了眼,没见著人,立马启动画皮秘术。
他的身形矮了半头,脸拉长了些,嘴角多了两撇小鬍子,整个人透著股猥琐劲。
活脱脱就是许大茂的模样。
“主动凑上去,总得藏好身份。”
陈新民心里暗暗想著。
现在这样子,要是院里人看见,保准喊一声“大茂”。
很快,他看见胡同尽头的院落。
青砖绿瓦,门房高大,门边立著几根拴马石,一看就是前朝的老建筑。
只是经了近百年风吹日晒,当年的繁华早没了踪影。
关於这院子,陈新民倒是听胡同里的老人说过不少。
前朝时,这儿住的都是入品的官员,毕竟是天子脚下,哪有普通人家能住这么气派的宅子?
后来前朝倒了,官员们要么出关要么南下,这儿成了鬼宅,直到军阀割据时才平静下来。
有意思的是,这胡同当年还是京城有名的“八大胡同”之一。
不是真有八条胡同,而是这一片全是烟之地。
那时候军阀换得勤,今儿来个徐军爷,明儿来个张军爷,城门楼子的旗子一天能换好几回,可这儿照样热闹。
军爷打仗回来,总得先享乐。
当时这院子最红火,没几十块大洋都进不了门,里面的名角儿在四九城都有名。
可后来连年战乱,这儿渐渐败了。
最惨的时候,一晚就有十几个姑娘上吊。
久而久之,胡同尽头成了禁区,没人敢来,才成了现在这破败样。
有小倩这个“小雷达”,再加上画皮术隱匿气息,陈新民放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