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岁向著老乌龟道了声谢,儘管对方毫无反应。
他还是依言走到了左侧第三排书架前。
只见那里並非是堆积如山的书籍,而是整齐排列著些许玉简,每一枚旁边都悬浮著细小的文字,標註著分类。
他伸出手指,触碰了其中一枚標有“地理方舆”的玉简。
接触的剎那,一股庞大的信息流涌入他的脑海,无数书籍的影像与名称飞速闪过,让他头晕目眩,险些站不稳。
这藏书量之庞杂得超乎想像。他根本不知该从何处入手,感觉自己就像一滴水试图理解海洋。
无奈之下,他只得硬著头皮,再次走向门口的那只老乌龟。但这一次,他先將那枚玉牌取出,然后才轻声询问道:
“叨扰前辈,晚辈初来乍到,见识浅薄,这索引信息实在太多,不知该从何查起。恳请前辈能指点一二,晚辈只想了解此方世界的基本构成与修行常识。”
而一直耷拉著眼皮的老乌龟,此刻竟抬起了头,他瞥了一眼玉牌,又看了看一脸诚恳的李承岁,鼻中呼出两道水流。
它没有多言,只是伸出前爪向著虚空某处一点。
一枚比其他玉简稍大的玉简从远处书架飞来,落在李承岁面前,旁边凝聚出几个字:
《释天博物大典·简略总纲》。
“此乃……基础……足够汝用……”
老乌龟说完,便又將脑袋埋了下去,不再理会。
李承岁如获至宝,连忙再次道谢,捧著那枚玉简走到一旁安静角落,將意识沉入其中。
首先涌入脑海的便是宏大的地理图景。
李承岁在被老道抓之前,从未离开过那个闭塞的小村庄,对於外界的认知仅限於这片天地名为“释天”,广袤无垠,共分为四个主要大洲。
其他的却只是道听途说和模糊的传说。
他开始阅读玉简內的內容。
东部苍洲,林木繁茂,河网纵横;
南部昊洲,地势雄奇,山峦密布;
西部旻洲,水网如织,峡谷森列;
北部上洲,终年苦寒,冰原万里。
而他此刻正身处东部苍洲最大的河流——龙野川的极深处。
而这四大洲並非完全被海洋隔绝。
其整体形状,类似一个短柄的圆头锤。
东部苍洲与西部旻洲构成了巨大的锤头,两者陆地相连,中间並无海洋阻隔。
南部昊洲面积最为广阔,如同锤柄,向南延伸。
而北部上洲,则像是位於锤头上方的一个显著凸起,是四洲中面积最小的。
当看到关於西部旻洲的描述时,他心中一动,想起了那个邪恶老道在山洞遗留下的、记载著各种志怪故事的书。
他立刻又在玉简索引中查阅关於“大禹朝”以及西部旻洲的志怪杂谈、野史秘闻。
然而,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无论是“大禹朝”这个名称,还是那故事,都没有丝毫记载。
他抬起头,望著这藏经阁內无穷无尽的书架海洋,心中不由地起了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