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思绪一二,“陈太守,请恕方才怠慢之罪,请!”
……
茅屋之內,油灯如豆。
陈登与赵云相对而坐,许褚则如一尊门神守在屋外。
陈登没有谈论任何招揽之意,他只是將自己治理徐州的所见、所闻、所想娓娓道来。
他谈及如何开仓放粮,安置流民。
谈及如何发行军债,与民同利。
谈及自己未来,想在徐州建立一个没有战乱,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孩童可以安心读书的理想国度。
赵云静静地听著,他脸上的表情从冷漠渐变为惊讶,最终化作深深的敬佩。
他能听出,陈登说的这一切都不是虚偽的客套话,而是发自肺腑的真言。
待陈登说完,赵云长身而起,对著陈登,深深一揖。
“云代徐州百万百姓谢过陈太守!”
陈登连忙起身还礼:“將军言重了。”
赵云直起身,目光清澈,坦然道:“太守之胸襟,之理想,云万分敬佩。能为太守这般的人物效力,共创一番事业,实乃云之幸事。然……”
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歉疚。
“然云心中早已心仪一位仁德长者。云曾许下心愿,此生必当追隨此等仁义之主,共扶汉室。此乃云之初衷,恕难违背。况且兄长尸骨未寒,云还要给兄长守孝。”
原来……他早已心有所属。
许褚在门外听得眉头大皱,心想这赵云何等不识抬举。
这个小白脸……
陈登心中却瞬间瞭然。
他知道赵云口中的那位“仁德长者”,便是如今尚在小沛的刘备。
他非但没有半分失望,反而对赵云的这份忠义更多了几分敬重。
陈登的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
“將军信义,登,万分敬佩!”
“良禽择木而棲,贤臣择主而事。將军能坚守初衷,实乃大丈夫所为。登,又岂能强求?”
“只是,將军欲寻明主,匡扶汉室。登欲庇护徐州,安定一方。你我之志殊途同归。”
“如今乱世,百姓流离,將军一身武艺难道便忍心见死不救吗?”
“登在此,与將军立下一个君子之约。”
“请將军暂留徐州。不为我陈登,只为徐州那百万无辜的百姓。”
“將军可亲眼见证,登之所言是真是假。待到他日,將军重遇那位意中人,登必不阻拦,並以厚礼相送以践今日之约!”
赵云怔怔地看著陈登,他完全没有想到对方在被自己“拒绝”之后,非但没有动怒,反而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来。
如此胸襟,如此气魄……
不愧陈元龙是也。
良久,赵云再次对著陈登,深深拜下。
“太守之胸襟,胜云万倍。云愧不能及。”
“既如此,云愿暂居徐州,为太守,为徐州百姓,效绵薄之力!”
陈登见状急忙扶起赵云,他有些激动道。
“子龙,某候此语久矣!得卿相助,犹胜千军万马也!”
赵云一脸惭愧:“太守谬讚,云愧不敢当。天下豪杰如星汉灿烂,云不过草芥微末。既蒙不弃,愿执鞭坠鐙,效犬马之劳!”
“好好好!”陈登亲自执赵云之手,看著这位年轻的將军,心中无比高兴。
许仲康已入彀中,今暂得赵子龙,双戟合璧,可制衡吕布。
虽子龙心向刘备,然自己只要以国士之礼待之,日拱一卒何愁良將不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