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四合院之福地主宰 > 第229章 冬雪封山,暖意盈门待春归

第229章 冬雪封山,暖意盈门待春归

第229章 冬雪封山,暖意盈门待春归

一场大雪来得猝不及防,像是老天爷抖落了满筐的絮,一夜间就把清溪村裹得严严实实。许朗推开院门时,檐下的冰稜子能垂到膝盖,远处的山峦变成了白馒头,连平日里哗哗作响的河水都收了声,冻成了亮晶晶的玻璃带子。

“许朗哥,鏢局的马车陷在山口了!”傻柱裹著件厚袄,脸冻得通红,手里还攥著根冻硬的玉米,“赵先生派来的人说,拉著往兰州送的姜枣膏,车轮子卡在雪窝里,得找几个人去推!”

许朗赶紧回屋披上羊皮袄,又从墙角抄起根扁担:“让后生们带上铁锹,再烧两壶热酒,去了先暖暖身子。”正说著,建业顶著风雪跑进来,手里的帐本上落了层雪:“兰州的客商捎信,说姜枣膏在那边卖断货了,让咱无论如何赶在年前再发一批,他们愿意加三成运费。”

“知道了,”许朗踩著积雪往村口走,脚下的雪咯吱作响,“让老张头把仓库里的存货都清出来,能凑多少是多少。”路过学堂时,看见周先生正带著孩子们扫雪,周玲和女娃们在屋檐下堆雪人,用红豆做眼睛,胡萝卜做鼻子,倒有几分憨態。

“许大哥,沈公子从苏州寄来的书到了!”周玲捧著个油纸包跑过来,手指冻得通红,“还有给孩子们的冻疮膏,说是苏州老字號的方子。”许朗接过油纸包,里面的书散发著油墨香,还有个小瓷瓶,打开来是橘黄色的膏体,带著股薄荷味。

“让孩子们晚上睡觉前抹上,”许朗把瓷瓶递给周玲,“雪大,今天就別上课了,让娃们在家暖和著。”周先生在旁边笑道:“正说呢,让娃们把新学的字写在雪地上,既练了字又玩了雪,一举两得。”果然见几个孩子用树枝在雪地上写字,“福”字歪歪扭扭的,却透著股认真劲儿。

往山口走的路上,陆续碰见不少村民,都扛著工具赶来帮忙。王寡妇裹著件男式袄,手里还提著个布包:“我给鏢师们烙了几张葱油饼,趁热吃能抗寒。”晓梅也跟在后面,手里捧著绣好的暖耳,是用厚布做的,外面绣著朵红梅:“给赶车的师傅们戴上,別冻著耳朵。”

到了山口,果然见三辆马车陷在雪窝里,车轮子半个都没在雪里。鏢师们正轮流推车,呼出的白气像小烟囱。许朗让后生们先用铁锹把车轮周围的雪清开,又往地上撒了些沙土防滑,自己则带头喊著號子推车。“一二三!”隨著眾人发力,马车终於“咕咚”一声从雪窝里爬出来,鏢师们乐得直拍雪。

王寡妇赶紧把热饼递过去,鏢师们捧著饼啃得喷香,说比城里的饭馆还好吃。晓梅给赶车师傅戴上暖耳,红梅纹在白雪映衬下,倒添了几分喜气。“多亏了你们,”领头的鏢师抹了把鬍子上的雪,“这姜枣膏要是误了时辰,兰州那边的年礼就赶不上了。”

许朗让傻柱带著几个后生跟车护送,又叮嘱道:“过了前面的冰凌坡,让马儿歇歇脚,別赶路太急。”傻柱响亮地应了一声,踩著雪爬上马车,还不忘回头喊:“许朗哥,等我回来带兰州的牛肉乾给你!”

看著马车队伍渐渐消失在风雪里,许朗才带著眾人往回走。雪还在下,落在头上很快就积了层白。王寡妇边走边说:“今年的雪比往年大,怕是要封山一阵子,绣坊的货得赶紧往船上送,別等河冻实了走不了船。”许朗点头,让建业去清点绣品,下午就安排往苏州发货。

回到村里,发现沈文轩派来的船果然还没走,船老大正站在船头髮愁:“雪再下两天,河面就要结冰了,得赶紧把货装完开船。”许朗赶紧招呼人去搬仓库里的货,有蜜枣、核桃酥,还有新做的桂糕,都是苏州那边订的年货。

女人们也来帮忙,把绣好的帕子、门帘仔细叠好,放进铺著絮的木箱里。晓梅拿著块“福”字绣帕说:“这是给沈公子的年礼,让他贴在书房里,沾沾喜气。”苏晚则往船上搬了几罐姜枣膏:“给沈公子的家人尝尝,冬天吃著暖身子。”

装完货时,天已经擦黑了。船老大让人升起帆,借著风势往河下游驶去。雪光映著船帆,像艘银白色的船在移动。许朗站在岸边挥手,直到船影消失在拐弯处,才转身往家走。

路过新盖的客栈工地,见王木匠正带著徒弟给樑柱裹草绳。“这雪一冻,木头容易裂,”王木匠跺著脚上的雪,“裹上草绳能好点,等开春化冻了再接著盖。”客栈已经盖到了第二层,房樑上还掛著红绸子,是上樑时系的,在白雪中格外显眼。

“照这进度,明年开春就能迎客了,”许朗拍了拍冻得硬邦邦的草绳,“到时候让沈公子带苏州的客商来住,尝尝咱的农家菜。”王木匠笑著点头:“我已经琢磨著做些新样式的桌椅,就用后山的核桃木,结实还好看。”

回到家时,张奶奶已经熬好了薑汤,里面还放了些红枣和桂圆,喝下去浑身都暖烘烘的。学堂的孩子们也来了,围在炉边烤红薯,手里还举著在雪地上写的字。小石头献宝似的把自己写的“春”字拿给许朗看,说:“周先生说,冬天来了,春天就不远了。”

许朗摸著他冻得通红的小脸笑:“说得对,等雪化了,咱就去后山采野菜,去河里摸鱼。”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嘰嘰喳喳地说著开春要做的事,把屋里的冷清都驱散了。

夜里,雪下得更大了,屋顶上的积雪压得椽子咯吱响。许朗坐在灯下算帐,建业拿著新到的订单进来,上面是洛阳商號订的年货,要五百块绣帕当伴手礼。“洛阳人喜欢牡丹,”建业指著订单上的备註,“得让绣坊赶些牡丹纹样的。”

许朗想起傻柱带回来的洛阳牡丹种子,说:“等开春种上牡丹,让女人们照著真绣,保准更像。”他忽然想起件事,让建业去仓库取两箱核桃酥,“给村里的孤寡老人送去,天寒地冻的,让他们也尝尝甜。”

第二天一早,雪终於停了。太阳出来,照在雪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许朗推开院门,看见后生们在扫路上的雪,女人们在屋檐下晒被子,连张奶奶都搬著小板凳坐在门口,眯著眼晒太阳。学堂的孩子们在雪地里堆了个大大的雪人,还给它戴了顶破草帽,引得眾人直笑。

货场那边传来动静,原来是赵先生派人送年货来了,有腊肉、烧酒,还有件给许朗的狐皮袄。“赵先生说,知道你冬天总往外跑,这袄子抗寒,”送信的伙计笑著说,“还说开春就来清溪村,看看新盖的客栈。”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许朗把狐皮袄给张奶奶披上,老人家摸了摸毛,笑得合不拢嘴:“这毛真软和,比我年轻时穿的羊皮袄强多了。”许朗又让把腊肉分给各家,烧酒则送到加工厂,让老张头煮肉时放些,给大伙暖暖身子。

午后,女人们聚在绣坊赶工,绣帕上的牡丹开得正艷。晓梅教大家用金线勾瓣的边,说这样看著更富贵。王寡妇绣得最快,她的牡丹帕子已经被洛阳商號订了五十块,乐得她嘴都合不拢:“等赚了钱,我给娃扯块新布,做件带牡丹的袄。”

苏晚在旁边熬药膏,药罐里飘出当归、黄芪的香味。“这是给鏢师们准备的,”她往罐里加了些红,“冬天赶路容易受风寒,让他们带在身上,不舒服了就冲点喝。”

许朗站在绣坊门口,看著女人们低头刺绣的身影,手里的丝线在阳光下闪著光,像把星星穿成了线。窗外的雪开始融化,屋檐下的冰稜子滴答滴答往下淌水,落在地上匯成小小的水洼,映著天上的流云。

“许朗哥,你看!”傻柱不知什么时候从兰州回来了,手里举著串红辣椒,“兰州的客商给的,说掛在门上辟邪。还说年后要派掌柜来,在咱村设个分號呢!”

许朗接过辣椒串,红得像团火,在白雪映衬下格外醒目。他把辣椒串掛在绣坊的门框上,笑著说:“这日子啊,就该这么红红火火的。”女人们都笑起来,笑声混著窗外的融雪声,像首暖暖的歌。

傍晚时分,夕阳把雪地染成金红色。许朗站在石桥上,望著远处渐渐融化的河面,心里知道,冬天再冷,雪下得再大,也挡不住春天的脚步。就像这清溪村的日子,不管遇到什么难处,总能靠著大伙的手,一点点织出温暖,绣出希望。

他想起沈文轩寄来的信里写的:“雪落时,万物蛰伏,实则是在积蓄力量,等开春一到,便会破土而出,势不可挡。”许朗觉得,这清溪村,就像埋在雪下的种子,正等著春天一来,就长出新的枝芽,向著更远的地方生长。

回到家时,张奶奶已经做好了晚饭,锅里燉著香喷喷的鸡汤,还有刚蒸好的馒头。许朗盛了碗汤,热气模糊了眼镜片,却暖了整个心窝。窗外的雪还在反光,映得屋里亮亮的,仿佛连冬天的寒冷,都被这满室的暖意融化了。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穿越兽世成圣雌,五夫临门美滋滋 官梯:我权势惊天 斗罗:从领域开始的女主之路 从玄黄开始,每月一个金手指 穿越神鵰:我为西狂 白发老兵顶罪自首,吓得军区全军出动 柯南:开局截胡明美,卧底酒厂 我的士兵能无限复活 被六耳獼猴打死后,我成了孙悟空 影视世界:从精英律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