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教育集团內部,一种积蓄已久的力量正在蓬勃欲出。
儘管外部仍有暗流涌动,但赵楼生刻意將校园的重心向內牵引,聚焦於教学与成长本身。
各类社团在经过一学期的潜心打磨后,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接下来的各类年终赛事中检验成果,礪刃试锋。
新校区“文匯苑”的那一层空间,成了最繁忙的“战前指挥部”。
各个社团的准备工作,不再是散兵游勇式的兴趣活动,而是呈现出一种项目化、体系化的专业姿態。
国学社与文学社联合备战“沪上中学生传统文化大赛”。
他们的准备极有条理:书法组每天午间雷打不动进行一小时“日课”练习,由水平最高的高三学长学姐进行笔画指导和章法点评;徵文组则成立了“素材库”,收集整理与大赛主题“薪火相传”相关的古今案例、名人軼事、自身经歷,並定期进行头脑风暴和提纲研討。语文老师也被邀请来进行写作技巧和立意提升的讲座。这种准备,已然超越了简单参赛,更像是一次深度的学术探究和写作训练。
为迎接区文艺匯演,民乐社、戏曲社、话剧社的排练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民乐社的孩子们不再满足於简单合奏,他们拆解乐句,反覆磨合,追求极致的音准与默契,甚至研究起了声学原理,试图理解如何调整位置让合奏效果更佳。
戏曲社的孩子们则对著录像一遍遍抠身段、练眼神,汗水浸透了练功服。话剧社的剧本《窗》改了又改,学生们自己动手製作简易道具,討论舞台调度。他们的指导老师,那位退休的京剧演员,看著孩子们的投入,时常感慨:“这劲头,比我们当年跑码头练功还足!”
学科实验室和机房则是另一番“硬核”景象。机器人战队为备战全国赛,进入了最后的调试衝刺阶段。他们分成机械结构、电路控制、算法编程三个小组,分工协作。为了解决一个机械臂抓取稳定性的问题,他们甚至跑去请教明诚学校职高部的数控老师,借鑑工业机械臂的设计思路,將课堂所学的物理、数学知识应用到了极致。科创社的“低成本净水装置”项目组,则带著原型机多次前往老校区附近的城中村进行实地水质测试和数据收集,他们的实验报告严谨得堪比大学生论文。
变化最大的,是原“竞技策略社”,如今已更名为“曙光电子竞技社”,並確立了更清晰的目標:参加今年年终在中国举办的世界电子竞技大赛(wcg)中国区预选赛。
项目包括《星际爭霸》、《魔兽爭霸iii》(个人赛1v1)以及《反恐精英》、《dota》(团队赛5v5)。
他们的备战,彻底告別了“网吧开黑”的散漫。赵楼生支持他们聘请了一位有职业背景的战术分析师作为校外指导。
社团活动室经过改造,配备了专用电脑和战术討论白板。
每天放学后两小时,是雷打不动的训练时间。內容不仅仅是打游戏,包括:一小时个人基本功练习;一小时团队战术演练或观看分析国內外高水平比赛录像;半小时体能锻链和心理调节。
他们开始学习使用简单的数据分析工具,记录每场比赛的经济数据、操作热区、失误点,进行復盘总结。《星际爭霸》选手会研究不同种族对抗的最佳开局;《魔兽》选手会苦练各种微操技巧;cs战队和dota则反覆演练各种攻防技战术和团队配合。
社团有铁律:任何成员成绩出现大幅下滑,必须暂停训练直至成绩回升。
事实上,为了爭取训练时间,许多队员反而更加注重课堂效率和作业质量,学会了高效的时间管理。一位cs战队的主力队员甚至开玩笑说:“打比赛需要精確到毫秒的时机,这让我做物理题计算时间都更精准了。”
各社团的指导老师们也惊喜地发现,备赛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內驱力和跨学科应用能力。
为准备机器人比赛,学生自发去钻研更深奥的编程和机械知识;为写好徵文,去大量阅读歷史文献;为了理解游戏战术背后的逻辑,有人甚至翻出了《孙子兵法》。
比赛季如期而至,捷报频传,但过程绝非一帆风顺。
传统文化大赛上,曙光学子斩获颇丰,但也有学生因现场紧张发挥失常,泪洒赛场,队友和老师的拥抱与鼓励,成了比奖牌更珍贵的收穫。
区文艺匯演,曙光的节目贏得了满堂彩,但台下是无数个深夜排练的汗水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全国机器人大赛,曙光战队在决赛中遭遇强敌,最后时刻通过一个巧妙的算法调整反败为胜,夺冠的那一刻,队员们相拥而泣。
wcg中国区预选赛,线上赛阶段,曙光的《魔兽爭霸iii》选手和cs战队均成功从小组出线,引起了小型轰动。尤其是cs战队和dota战队,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半职业队伍,打得异常顽强,其严谨的战术纪律和团队配合,给对手留下了深刻印象。
虽然最终未能闯入全国总决赛,但“曙光战队”这个名字,首次在国內电竞圈崭露头角。
赵楼生观看了关键场次的线上转播。在战队遗憾落败,队员们情绪低落时,他让指导老师发去了一段话:“胜负是竞技的常態,但敢於站上赛场,並战斗到最后一刻,你们已经是曙光和所有同龄人的骄傲。总结经验,明年再战!”
校园內,庆祝胜利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过程的反思和沉淀。奖状和奖盃被珍视,但更重要的是积极备赛过程中培养出的专注、坚韧、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种更加內敛而扎实的自信,在学生们中间生根发芽。
然而,树大招风。曙光在各大赛事中的活跃表现和优异成绩,尤其是电子竞技领域的突破,再次引起了吴天佑的注意。他看著简报上关於曙光电竞社的报导,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玩游戏玩出荣誉?真是譁眾取宠。”他对助理吩咐道,“去找几个『教育专家』和『心理医生』,写几篇『深度文章』,討论『学校鼓励电子竞技的潜在风险』,重点关心一下『青少年沉迷』和『价值观导向』问题。要写得『忧国忧民』,顺便『提醒』一下某些学校不要为了虚名而忘了教育的根本责任。”
新的风波,已在酝酿。但此刻的曙光校园,沉浸在奋斗后的充实与喜悦中。百舸爭流,千帆竞发,每一艘小船都在这一次次的迎风破浪中,变得更加坚固,更能迎接远方的惊涛骇浪。赵楼生知道,真正的挑战,永远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