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的战事虽然被燕末然力挽狂澜的以一个月时间平复留下来,但是还有诸多战后事宜要处理。
比如战败的一方的赔偿事宜,军队的伤亡处理,受战事牵连的百姓的安置等等。
尤其是这一次燕家军的伤亡数量及其庞大,五十万燕家军只余下不足三十万,还需要重新扩展人数。
这些事虽然不是每一件都需要燕末然亲自安排,但是却都需要他一件件的过目下批。
所以,自从燕末然再次回到营地之后,又是连续的忙碌了一个月仍然没有把事情完成。
赔偿的事不是那么好商量的,因为损失惨重,燕末然索要的赔偿额度不低。
以前只要燕末然提出要求,尽管有些超过预算,但是四国中也没人敢吱声,谁让人家足够强大呢。
你不给,那行,人家自己带兵去打下来!
到时候不仅地没了,钱没了,脸也没了。
但是这一次,燕家军只剩下不到三十万人了,而且其中还有将近十万的伤兵残兵,再加上要一些人留守营地,算起来能上战场的人也只有不到二十万人,而这二十万人还是分成三批驻扎在三个阵地的。
也就是说,每个营地能上战场的人只有六万左右!
之前的那些谣言毕竟只是谣言,但燕末然多年来打下的基础不是一个谣言就能彻底将他打落的,此时燕末然一让百姓受益,他们对燕末然的崇拜敬仰又都回来了,自动以为那些谣言是造谣的。
只要燕家军一破,大楚就成了被拔了牙的纸老虎,说不定他们三国可以一举把大楚都拿下了呢!
肯定会有异心者说他罔杀忠良,非贤明之君,然后惑乱民心造反的!
所以,现在外人眼里,燕末然仍然只是一个武功高一点,领兵强一点的人而已。
然后,楚皇还表示要为了战死的燕家军吃斋一个月,并且给他们的家属发放十倍的抚慰金。
三个国家的国主幻想得睡觉都是睡醒了,仿佛他们已经胜利了似的。
最后楚皇还表示了虽然不是他下的指令,却也是他的管制不当,态度诚恳的承认了错误。
等到战事发起时,让吃都吃不饱的燕家军上战场,而那些大鱼大肉的楚军看到百姓受苦也不出手。
楚皇虽然很想紧抓着之前给燕末然定下的罪状不放,想直接下旨降罪于他,最好是直接判他一个死刑。
于是,三个国家国主在收到索赔的条件时,都集体沉默了,然后悄悄的互通书信,最后商定了每国各出二十万兵马,分三处同时向燕家军进攻,要把燕家军和燕末然一起彻底的歼灭掉!
这个时候若是三个国家联合起来猛攻,极有可能能把燕家军一举歼灭!
所以,为了避免这类事情发生,楚皇下了一道圣旨昭告天下,说当初那事燕王是被诬陷的。
战事虽然让燕末然平复了,但是当时他们发的兵并不多,所以三国的人都觉得他们是败在人数不够之上。
倘若手上的兵不足,他一个人也不足为患了。
燕家军被楚皇断粮的事很快就传开了,有好事者去查探,还知道了楚军里的情况,楚军大鱼大肉,燕家军却没米开锅。
而燕家军这边,除了那晚的几个人之外,也没人知道那是燕末然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