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个善做主张的将领也主动承认错误,并且还认了前段时间污蔑燕末然的也是他们,然后楚皇把他们咔嚓掉了。
而那几个人,怕燕末然此举传出去之后,会有人说燕末然残暴不仁,嗜杀成性,所以默默的把那晚的事烂在心里,半句也不对外说。
而百姓最容易相信的就是百姓的口口相传了,战区的事经过战区百姓的亲戚朋友一路相传,渐渐的就传开了。
尤其是在那些受战事影响的地区,在那些百姓心中,燕末然的地位已经远远超过楚皇了。
以燕末然现在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楚皇若是再降罪于他,这不是给百姓造反的条件吗?
而楚天宸以及一些吞了燕王府产业的人,都不得不把吃进去的美味佳肴吐出来。
至于粮草的事?
当初燕家军在断粮之后,后来实在没办法了,燕家军就安排人去问附近的百姓接借粮,那段时间一些进山的猎户也经常看到燕家军山上打猎。
但是,自从战事被平复之后,燕末然的名声就又好了起来。
古代的消息传播速度不快,但一个月下来却也传遍了大半个大楚,燕末然的名声也被挽救了。
楚皇之所以为燕末然洗刷冤屈,是因为他知道燕末然的本事,燕末然肯定能自己查出来,要是让燕末然查到他头上来那就麻烦了!
后来燕末然来,快速的平复了战事,还安排人安抚救助灾区百姓,燕家军借的米粮也双倍的奉还了。
他们完全不知道,三个战场的人,都是被燕末然一个人全部杀死的,因为他直接把所有人都杀死了,所以也没人活着回去报信。
而在得知燕家军死了二十多万人,那些人致死都为保护百姓与敌人战斗,这让无数的百姓都红了眼眶。
诏令上说,楚皇每月都案例发放,但是因为派去协助燕家军的楚军将领嫉妒燕末然,想毁了他的燕家军,于是带人把粮草劫走了,后面战事起时袖手旁观,也是因为想毁了燕家军。
无数的城镇的街头巷尾,都挂满了白布圈,街上的行人也多是素衣而行。
此诏令一出,燕末然彻底被洗白了,而楚皇也赢回了不少民心。
因为,战区的百姓都不是瞎子,他们都知道一些实际情况。
在战事彻底平复后,各地的人们自主自发的为那些死去的战士们祈福。
大抵意思就是,那些都是手下的人不听指令善做主张做的事,与楚皇无关。
然而此时,楚皇也收到了书信得知燕末然没死的消息,他当即气得把楚天宸臭骂了一顿,撤去了他协助处理政事的权利。
呵呵——
他们知道若是不主动交还,等燕末然回来了,等待他们的绝非好事!
而楚皇在下了诏令之后,却并未放弃除掉燕末然的希望。
他又下了一道圣旨去给燕末然,同时与充足的粮草一起送去燕家军的军营。
同时,楚皇还分别写信给了大周国、大吴国和大黎国的国君。
信里写了那些内容,让三国的国君更加坚定了出兵的打算,也让他们更加觉得胜利触手可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