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宫花红 > 第六章 怨怀无托

第六章 怨怀无托

小殿里欢声笑语,大家都盼着二月快到,似乎一进二月就有了新希望,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了。好容易腾出了空,轮着慈宁宫崔总管和坤宁宫金总管不当值,锦书下了差事,趁着宫门没下钥,拿红漆食盒装着寿膳房出的大小八件往体和殿的东梢间里去,这是给崔贵祥磕头,认干爸爸去了。

体和殿东梢间是崔在宫里的下处,金迎福是牵线人,他不厌其烦地促成了这件事,提着羊角灯引她在甬道里穿行,一面夸锦书有福,一面又掏心掏肺地说崔有多不容易。

锦书默默听着,顺嘴应承两句,心里琢磨着坏处总不会有,既然认了干闺女,往后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再说打她进慈宁宫那会儿起,崔贵祥就挺照顾她的,要认他做干爸爸,倒也乐意。

拐了几个弯就到了崔的榻榻里。金迎福进门就喊,“给老兄弟道喜了!我今儿做回送子观音,给您送个活蹦乱跳的大闺女来了!”

崔贵祥正由徒弟伺候着洗脚,一下子蹦起来,哎哟一声忙擦了两把直迎出来,笑道:“来啦?”

金迎福点点头,“来了,专等天擦了黑才走的。”

崔总管脸有点浮肿,两个眼袋大大的,可却是满面的笑意,喜滋滋地透出和乐来。待圣人似的把金迎福供到上座儿,亲自沏了茶敬上,赔笑道:“您受累了,我这儿不知道怎么谢您呢!”

金迎福道:“别忙谢我,咱们穿开裆裤就认识,一笔写不出两个字来的把兄弟,看见你有依靠,我比你还乐呢!”对锦书招手道,“快来,好孩子,给你干爸爸磕头。”

锦书把食盒交给小太监,旁边崔的几个贴心的徒弟燃起了红蜡烛,点起了高香,捧来了跪垫儿,躬身道:“姑奶奶,行礼吧。”

锦书扶着崔贵祥坐下,退后两步整好了行头,郑重请个双安,然后双膝跪拜下去磕头,边磕边掉眼泪,趴在跪垫子上哽咽,“锦书给干爸爸请安,干爸爸吉祥。蒙您不嫌弃,往后我就是您闺女了,我一定孝敬您,给您端茶递水,养老送终,不辜负您对我的厚爱。”

崔贵祥受了三个响头,一下像找着了依托。自己八岁上就净了身在南苑王府里当差,老家的人都死绝了,连个外甥侄儿也没留下,本来是孑然一身了,到老死拿草席卷上,往海甸的恩济庄里一埋就算完了,从没想过死后还能有供奉,有人逢着过年过节的还能念叨上他两句。没有的时候没念想,一旦有了就不一样了,什么算计利用都是前话儿,眼下心里蹬蹬的,热乎得能叫他笑出声来。他很想放开嗓子号哭一把,又顾忌叫人听见,往后她闺女有了三灾八难的活动不开。

他老泪纵横,腿肚子颤了,声音也哑了,抹了把眼泪扶起锦书,“好丫头,往后你就是我亲闺女,你叫我声干爸爸,我要对得起你这一呼。你只管放心,我处处为着你,一定叫你平平安安的。只有一点,你别嫌我这个干爸爸不体面,我是个下等奴才,跌你的份儿。”

锦书肃道:“您别这么说,我命不好,身份又这样的尴尬,真怕给您惹来什么灾祸。”

到了这时候,大有苦命对苦命,泪眼对泪眼的意思,又是通抱头痛哭。金迎福劝道:“行了,喜兴的日子,又是鼻涕又是眼泪的,多不吉利!往后你们爷俩相互照应着点,比什么都强!老的多护犊子,小的将来有了升发别忘了恩德,就成了。”

锦书屈了屈腿,“谙达说得是,我记下了。”

崔贵祥眼下不愿意说什么升发不升发的,就怕伤了父女的情分,连忙道:“我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竟能得不着这么个闺女!您瞧瞧,多齐全的孩子!若非遭了这个难,我就是在跟前伺候都不够格的。”

金迎福笑道:“甭说这个了,既叫了声干爸爸,那往后就是一家子,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儿,多生分”使了个眼色给边上小太监,“别顾着抹眼泪了,快上汤团啊,一块儿吃个团圆饭,父女兄妹的有个照应。”

热腾腾的百合芝麻汤团上了,统共是六碗。锦书一碗碗接过来端到在场的每个人手上,对崔的徒弟们纳了个万福,“师哥们有礼,日后劳师哥们替我多周全了。”

那三个徒弟把碗一搁,马蹄袖甩得山响,齐齐地打了个千儿,“姑奶奶客气,奴才们定当尽心竭力。”

金迎福笑起来,“这几个猴崽子,就是做奴才的料!嘴里叫着姑奶奶,还管自己叫上奴才了。”

崔贵祥是个谨言慎行的人,他常说满招损,谦受益,带出来的徒弟自然个个都是好料子。他笑了笑,“这就对了,不论什么时候都拿自己当小菜碟,这样才能得人待见,讨人喜欢。”

锦书端碗汤团给金迎福,“谙达赏个脸,和咱们一道讨个彩头。”

金迎福喜道:“还有我的份儿呢?”

锦书笑着把勺子放到他手里,“看谙达说的!我今儿能认这么好的干爸爸,都是您的大恩大德,莫说一碗团圆饭,就是给您磕头都是应当的。”

金迎福大为赞许,真是个大宝贝!模样生得俏,小嘴又会说话,叫人听了浑身都受用。这要是肯对着万岁爷下个气儿,再费上点功夫,宠冠六宫就在眼巴前啦。

崔贵祥这会儿是有女万事足了,点着头道:“闺女说得对,吃了团圆饭你就是咱们一窝的,回头你也得上点子心。”又对锦书道,“人前叫谙达,人后喊声金叔。你金叔时时帮衬着我,这么多年亏得有他了。”

金迎福摆了摆手,“一个篱笆三个桩,帮衬你就是帮衬我自己。咱俩是一个村子里出来的,交情厚着呢,不是别人嘴上说的好话儿,面上做得再足,隔着心,终究是不顶用的。”

几个人围着八仙桌坐下来,边吃着汤团子,金迎福边说起了从事的事儿。

他们是冀南人,都从大城县一个叫柺子村的地方来。那鬼地方十年九涝,遍地的茅屋草舍,按着风水来论,四外冒穷气。一道夏天成堆的牛蝇,成片的蚊子,声音响得就像打串锣。家家没茅房,村子西北角上有个大粪场子,不管男女,大溲小溲都上那儿去,时候长了没人收拾,要多脏有多脏,癞蛤蟆满地乱爬,蛆圆鼓鼓的全长尾巴,瞧一眼,能叫人把隔夜饭呕出来。金崔的交情就从那个大粪场子开始。

那时候金迎福也就五六岁,乡下孩子摔打惯了,五岁上挂着屁帘满世界乱蹿,结果不小心就掉进粪坑子里了,幸好大三岁的崔贵祥打那儿过,解了裤腰带让他抓住,才不至于溺死。金迎福笑道:“崔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哪!要不是他,我得被粪撑死。”他说得欢快,说完之后看大伙捧着碗勺打嗝愣,猛想起来正吃饭这茬呢,惊得呀的一声。

崔贵祥摇头,“你存心恶心我就算了,我们姑娘还在呢,你对着吃食说大粪,真是晦气!”

金迎福的胖脸上浮出歉意来,对锦书拱了拱手道:“姑娘,对不住了,我真是没留神,顺着就说出来了,您别见怪啊。”想了想道,“我明儿打发人来给你榻榻里送春饼子赔罪。你爱吃什么馅儿的?酱肉、肘子、熏鸡、还是酱鸭子?我觉着肘子好,配上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再加个素炒粉丝、摊鸡蛋,蘸着细葱丝和香油面酱小料……嘿,那叫一个美!”

锦书想怪道这么胖,整天琢磨吃的,能不胖吗!环顾这一桌子人,虽是七拼八凑,原先八竿子打不着的,这会儿能坐到一块儿也是缘分。她也有了种找回亲情的感觉,多好啊,热热闹闹的。只要崔贵祥不盘算她,她就打定了主意孝敬他,就像苓子对梳头刘那样,他活着敬重他,他哪天“老了”,给他置办后事,发送他。

金迎福和崔的徒弟们聊起了吃食的讲究,崔贵祥看看沙漏,对锦书道:“时辰不早了,咱们爷俩相聚且有时候,你快回去吧,晚了怕宫门下钥进不去。”

锦书应了声起来行礼,“那我回去了,金谙达宽坐,改天我再去拜会您。”

崔贵祥也站了起来送她到门口,锦书深深福下去,他一颔首,对身后的徒弟道:“添寿,这黑灯瞎火的,你给照着点道儿,送咱们姑娘回慈宁宫去。”

叫添寿的哎了声,点了宫灯来引道:崔贵祥站在门前目送,直到他们出了长春门才回过身来。

金迎福把碗里的汤都打扫完了,一撂勺子抹了把嘴,“瞧瞧你,一辈子没当过爹的样儿。”

崔贵祥自嘲地笑道:“可不,就是一辈子没做过爹!以前虽也收过干儿,到底不长久,男孩儿心大,收不住。闺女就不一样了,闺女贴心,实话和你说,我这会儿心里真是喜欢,先头说什么仰仗她好叫我日后过过好日子,这些也不想了,我如今哪里不好,还非得利用她?”

金迎福嗤了一声,“你得了吧,给驴踢了脑子了?她要能攀个高枝儿,对谁都没有坏处,她自个儿受用,你也跟着享福,多好的事!”

崔贵祥往高座上一坐,让徒弟伺候着点了旱烟,吸上两口,松快的喷出一团烟来,笑道:“不瞒你说,我在慈宁宫当差时候长了,每天伺候太皇太后吃喝拉撒,见不着神机营的人,也见不着军机处的首领大臣,那些个雄心壮志都丢了。我得了空一个人也琢磨,咱们已经在这个位置上了,阖宫四个总管太监,咱们哥仨占了大半,还图什么?爬得再高也是阉人,这辈子没指望了,就图临死有人收个尸,给我戴两天孝帽子,就足够了。”

金迎福塌着肩膀一叹,“说得也是,家业挣得再大也是便宜别人,没准还便宜外姓了呢!”惆怅了一会儿又道,“差点忘了大事情!你那好闺女有难啦,皇后像是觉察出来了,今儿找太后商量怎么处置锦书呢,你悠着点儿,赶紧想辙吧,说是要等皇上上西山健锐营的当口给锦书找下家呢!”

崔贵祥愣了愣,拔高了嗓门道:“找什么下家?没有太皇太后的懿旨,她们敢动慈宁宫的人?”

金迎福在他胳膊上拍了一下,“你嚷什么!我这儿偷着告诉你,你别把我卖了。”又窃窃道,“缺德带冒烟的,你知道要指给谁?说出来怕气着你,是圆明园的鸽子刘,就那罗锅子。”

崔贵祥白了脸,“指给太监?真行,她们这是要糟践死她呀!”

看他恼得下巴直哆嗦,金迎福忙道:“你也别急,万事都有个解决的法子,咱们不知道便罢了,知道了还能坐视不理吗?回头找李玉贵去,让他在万岁爷跟前吹吹风。还有太子爷那儿,我打发人给小禄子传个话,这两位主子爷知道了,这事肯定成不了,只要别让锦书落了单,她们有力气也没处使。”

崔贵祥直跺脚,“防得了初一防不了十五,这么下去怎么成!”

金迎福道:“你急,有人比你更急,用不着你咸吃萝卜淡操心。您啊,歇着吧!这回您擎好喽,也瞧瞧咱们万岁爷的手段。”

阳光明媚,又是一个艳阳天。皇帝叫起后往南书房进日讲,用过了午膳方回乾清宫,换完了衣裳就检点折子,在御桌前闲适地坐着。

鎏金铜炉里点着佳楠塔子,熏得满室的幽香。窗屉子上挂着的五彩线络盘花帘卷起了一半,阳光斜斜地照过来,映在镜子似的金砖上,是一团团明亮的光影。偶尔有风吹来,吹动明黄的双绣花卉虫草纱帐,隐隐绰绰有细碎的铃声传来,皇帝抬眼看过去,原来是床头上摆着的平金荷包下的金梭子,半条搭在床沿,半条已经垂落下来了。殿内的御前太监偶人似的伫立着,皆是屏息宁神,无声无息。

皇帝批完了折子叫人取《职方外纪》来,才翻了两页,突然问:“今儿怎么没人递膳牌子?”

帘子后的李玉贵忙躬身上来回禀,“臣工们知道万岁爷龙体方愈,不敢给主子添乱,说是没什么要紧的公文,等明儿叫起再上陈条也是一样。”

皇帝的嘴角微扬了扬,“这帮人常说文死谏,武死战,个个是一等一的大忠臣,怎么如今倒学会瞧眼色了?”说罢颇嘲弄地摇了摇头,复垂眼翻起了书页。

李玉贵正是百爪挠心的当口,从金迎福打发徒弟来和他说了那件事起,他就在琢磨,是寻机会和皇帝说呢?还是装不知道,就此蒙混过去?那个慕容锦书究竟值不值得他下那样大的赌注?万岁爷再爱,后宫里的事向来管得少,他要是把皇后和太后出的馊主意和万岁爷一说,不知道会有怎么样的反响?万一皇后问起是谁透露给万岁爷的,前后这么一查……乖乖,他们老哥仨都得见阎王爷去。

李总管背上熬出了汗。再细想想,崔认了那丫头做干闺女,就是拴在一根绳上了,听说还心疼肝断的护着,弄得跟真的似的。也罢,那丫头想来也是个有福泽的,这会子不搭把手,等懿旨一下,什么想头都没有了,白错过了这千载难逢的好机缘。

他咬了咬牙,偷觑皇帝的动作,见他专心在看书,也不敢直愣愣地打断他。那西洋自鸣钟上的指针还差一点儿就指着十一了,宫里有规矩,日正主子们都要歇午觉,不论春夏都有这惯例,他也不用急着出声,等钟下头的大铁陀摆动开了,万岁爷自然就能把视线挪开了。才思量完,那自鸣钟响了,是种清脆又恰到好处的当当声,不急不慢的,正好十一下。

皇帝撂下书,瞥了李玉贵一眼,“叫进来吧。”

这是唤司衾和尚衣的太监了,李玉贵走到门前击掌,传伺候的人进来给皇帝铺褥子、更衣。御前的宫女量了水呈浇灭鼎里的塔子,另备安息香来换上,合拢了槛窗,放下卷起的帘子,然后都哈腰却行退出暖阁。

皇帝裹着一副杏黄绫被子仰天躺下,正待要合眼,却见李玉贵在他床前踟蹰着,欲言又止的样子。他拧了眉,“你是愈发的没分寸了,仔细哪天掉了脑袋都不知道。”

李玉贵吓得赶紧跪下,磕头道:“奴才不敢!奴才是有天大的要紧事要启奏万岁爷。”

皇帝本就没有倦意,听了这话便支起了身子,料想他必有锦书的事要回禀,也不恼,倚着床架子问:“什么要紧事,说吧。”

李玉贵道是,爬起来边翻箭袖边道:“万岁爷上回颁了旨要巡视西山、通州、丰台三营的,奴才想请万岁爷个示下,几日能打个来回。”

皇帝颇意外地看着他,暗道这奴才生了熊心豹子胆了,敢问起他的行程来!皇帝出巡随扈众多,全城官道要预备行围,九城戒严。仪仗銮驾开拔,晚间还要沿途扎营驻跸,那三个地方都巡上一圈,恐怕要十来天的光景。

李玉贵见皇帝面色不豫,心头悚然一惊,腰更往下躬了,颤着嗓子叫了声,“主子……”

皇帝冷笑起来,“朕是待你太宽厚了,纵得你没了边。你这种说一半留一半的性子要是不改,朕迟早命人绞了你的舌头。”

直把李玉贵吓得背心里的衣裳湿了个透,磕磕巴巴道:“奴才是怕这一说得罪了别的主子,回头要了奴才的命,奴才就再也不能在万岁爷跟前伺候了。”

皇帝一听便纳闷起来。看李玉贵那畏畏缩缩的样儿,不由急火攻心,抓着案头的白玉比目磬脱手就砸过去,只听砰的一声脆响,那磬的玉质极薄,往游龙柱上一碰,立刻就四散开去,溅得满地玉碎。

皇帝咬了咬牙,“自己上内务府领二十板子去。”

都到这份上了,想套皇帝一句维护的话是不能够了,再卖乖,真得腚上受罪了。李玉贵忙膝行了几步,“主子您消消火,奴才这就原原本本告诉您。”于是一句不拉地把得来的消息倒豆子似的,一股脑儿全倒给了皇帝。

皇帝的脸色很吓人,语气却很平静,“这是谁的主意?是皇后还是太后?”

李总管掂量了一番,说谁好呢?太后是万岁爷的生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说皇后?皇后和他十几年的夫妻,早就是至亲的人了,这样算来哪个都不能得罪。于是他决定装糊涂,“奴才也是听旁人风传,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底细,只一味地急着给主子报信儿了,也没打听清楚,请万岁爷恕罪。”

皇帝抿着嘴不言语,过了老半天才从牙齿缝里挤出一句话来,“鸽子刘?他是个什么东西!你去……”

去干什么没往下说,李玉贵是人精,揣摩主子的心思是行家里手,只这一句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刘登科算是完了,这倒霉催的点儿背,就因为长得缺人味儿,还有那么点不上台面,不明不白的给惦记上了,糊里糊涂就送了小命。

万岁爷真厉害,这招釜底抽薪用得妙!法办了刘太监,太后和皇后自然会得着信儿,这么一来存了顾忌,轻易也不好怎么样。皇上是杀鸡给猴看呢,一来不伤了太后和皇后的体面,二来表明了态度,一个不起眼的奴才,死了就死了,谁让他走霉运,被那二位主子点中了!

“你打发人去办吧。”皇帝挥了挥手,只顾半躺着发怔。

李玉贵打千儿应个嗻,示意人进屋子悄悄打扫那一地的碎屑,自己脚下麻溜的上内务府传话去。上谕发得了,照旧回殿里侍候着。

他回来时皇帝往里侧着身,已经睡下了,只不过极不安稳,烙饼似的翻来覆去的折腾。李玉贵暗咂了咂嘴,这丫头,真了得!崔这回是办对事了,这干闺女认得好啊,将来指不定有多大的出息呢!万岁爷看锦书的脸子,对崔这个干老丈人高瞧一眼,嘿,那就发迹了!

至于太子那头,他是不看好的。虽说跟了太子,将来也许位份晋得更高,可皇帝尚年轻,要等到太子当政,那黄花菜都得凉了。最重要的是等不起啊,崔五六十的年纪了,太子少说也得再过三十年才能登大宝,到时候崔八九十了,还在不在都不知道呢!所以要抓紧了眼前把那孩子推上去才成。

李玉贵边犯着春睏边盘算,突闻帐内有窸窸窣窣衾被翻动的声音,他一惊忙回了神,打眼一看是皇帝坐了起来,冷着脸,皱着眉头,老大不痛快的样儿。

李玉贵紧赶两步迎上去,“万岁爷,要什么?”

皇帝道:“取养荣丸来。”

李玉贵道个是,掀起膛帘子指派人把药呈上来,伺候皇帝服了,仍旧扶他躺下。皇帝问什么时辰了,他看看钟上道:“回主子,午正了。”

皇帝翻了个身,只觉心头憋了团火,烧得他没法子安睡。太后礼佛多年,想来也不会参与这件事,难道是皇后的主意吗?他和皇后同床共枕十几年,从不知她是这样的人……一定是受了奴才的挑唆,才想出这么个损招来。

“查查这馊主意是谁出的,查出来了即刻来回朕。”皇帝头都不回地说,这样的人留着是祸害,将来必然要掀起风浪来,趁早收拾了才干净。

李玉贵应着退出殿外,站在丹陛旁的台阶上眯眼看日头。这差使难办,又得挖个人出来,否则就害了金迎福了。他提溜着帽子上的蓝顶珠抱胸一叹,抓太后宫里的人还是皇后宫里的人?这梁子结得大了。得!他一跺脚,办吧!不过只有自己一人可不成。他把帽子往脑袋上一扣,直奔敬事房而去。找敬事房总管赵积安去,那小子是杠头,死钻牛角尖的主,不论宫女太监,逮着一个交他办,他板子一上,保管什么话都问出来了。

皇帝躺到午时末方起来,由尚衣太监打理好衣裳,传梳头太监结了发辫,戴上紫金冠,也不宣御辇,起身便往宫门上去。一溜御前的近侍慌忙举着华盖跟上,他脚步匆匆沿夹道朝坤宁宫方向疾走,到了门上不叫人通传,自己背着手进了明间。

值上的宫女跪下行大礼,他只问:“你们主子呢?”

小宫女回道:“皇后娘娘才歇了觉起来,这会子在配殿里呢。”

配殿的槅扇门半拢着,透过屉子上糊的绡纱望过去,隐约看见南窗下的条炕上摆着一个绷架子,皇后在那架子前坐着,正拿炭条勾花底子。

太监躬身推门,暖阁里的宫人们磕头请安,皇后忙下炕立在踏板上屈腿纳万福,笑道:“万岁爷怎么来了?也不叫人通传,奴才好上正殿迎驾。这样子,多失礼。”

皇帝看她言笑晏晏,心里也顾念情分,便伸手扶她起来,“咱们还用得着讲那些虚礼么?”回头瞥了绷架上雪白的缎底一眼,“你在绣什么?”

皇后亲自从宫女手里接了茶盏来敬献给皇帝,一面道:“总是闲着,如今开了春,天暖和起来,绣副百子图的被面子备着,回头咱们太子爷大婚时好用,不必急着赶工了。”

皇帝抬头看她,眉眼间俱是恬淡怡然的神态,那样端庄贤淑叫人敬重的,怎么会有那种坏心眼子呢!皇帝唇角浮起游丝一般的笑意,“这些东西交造办处就是了,日夜熬着,仔细伤了眼睛。”

皇后挨着皇帝坐下,缓缓道:“绣工们的手艺虽不差,到底比不上自己绣的。儿子带到这样大,要讨媳妇了,我给他绣一床被子,也是我这个做母亲的意思。”

皇帝点头,“只是要小心身子才好。太子的婚还未指,你也不用那样急,诸事铺排下来,怎么也要到万寿节前后。”

皇后应个是,低眉顺眼地坐着,心里有话,到了嘴边又说不出口,犹豫了半晌方道:“万岁爷可有了合适的人选?还是早点定下来吧,也好收收太子的心。”

皇帝唔了声,“皇祖母和额涅的意思呢?她们瞧下来哪个好?”

皇后道:“那四个丫头都好,奴才听老祖宗的话头子,一个封嫡妃,另三个封侧妃也使得,最要紧是开枝散叶。”皇后边说边掩嘴笑,“万岁爷尽快拟召吧,今年大婚,要是祖宗保佑的话,到明年年下就能得个小子或闺女,那多好!咱们就做祖父母了。”

皇帝生出感慨来,他和皇后还未及而立,儿子要讨媳妇了,将来孙子的年岁可能比东字辈的皇子们还大些……皇帝微吁口气,他早年戎马,太子的成长并未关心太多,都是皇后一手操持的,这么多年来,皇后主持六宫应付宫中琐事,还要过问皇子们的学业,真是大大的不易,他才刚怒气冲冲倒是不该,亏得没在她面前发作,否则岂不伤了皇后的心!

皇后瞧皇帝并不说话,心里总有点忐忑,似乎他这一来是另有用意的。莫非是走漏了风声不成?细想想也不会,知道这事的都是近前的人,且没有大肆宣扬开去,除非他是神仙,能掐会算。

皇后谨慎地问:“万岁爷今儿来找奴才是有什么事儿?”

皇帝调转视线过来,目光淡然如水,微一挑嘴角,“也没什么事……才用过点心,出来走走,消消食。”

皇后心头一松泛,笑着说:“正是呢,政务太过多了,万岁爷要仔细圣躬才好,没的叫老祖宗和皇太后担心。上回奴才来瞧您,李玉贵拦着不让进,奴才在外头只有干着急的份儿。”

皇帝心不在焉地应道:“朕喜静,你是知道的。倘或见了她们,后头必然个个都来求见问安,那朕还能安生吗?”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天下倾歌 梦回大清(梦回原著小说) 帝皇书 屈远志:书中躺着整个过去的灵魂 余生请多指教(余生,请多指教原著小说) 锦衣之下(锦衣之下原著小说) 乌衣巷历史是由少数人决定的 两世欢(两世欢原著小说) 帝王业(帝凰业原著小说) 淑女飘飘拳(淑女飘飘拳原著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