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出走
仁亲王府发生的事情,也传到了刘家,刘夫人急忙来仁亲王府打听消息,却在路上碰上返回的仁亲王妃。
刘夫人不敢上王妃的辇驾,便邀请对方上了自己的马车:“王妃娘娘哟,你这进宫不是挨骂去了吗?太后和皇帝肯定不会认为那父子有错儿,还不全赖你头上?”
“呜呜,嫂嫂,就是这样的。”仁亲王妃一边哭,一边给刘夫人哭诉太后是如何骂得她。
“停,停,太后说,他削发何不出家去?”
“是啊。”
“嘿嘿……”
刘夫人笑得十分奸诈狰狞,仁亲王妃看得身上冷汗直冒。
“我的傻小姑哟,你真可怜呐,夜以继日伺候了老爷,为了他进宫讨说法,还挨了一顿骂,这日子过得可真是——”
“我好命苦啊,呜呜——”仁亲王妃又是好一顿哭,两只眼睛都肿成了烂桃子,刘夫人才安慰了她几句,两人分道扬镳。
纷扰不仅惊动了京城的官员,慢慢还传入百姓的耳朵,钱隽当年跟着皇帝从西疆归来的英雄形象,是多么深入人心,转眼被人逼到这样的境地,百姓心里遗憾、好奇,纷纷打听、议论,也不知道怎么传的,舆论的矛头直指仁亲王妃,都说是被后娘构陷,堂堂王爷,嫌大爱小,偏心后妻,跟着后娘做后爹,才使得仁亲王世子在家无立锥之地,不得不挂冠求去。
郑再新天黑没有赶回来,毛六还是个十二岁的孩子,他再怎么担心,也不敢给人说,一直到亥时初,才大着胆子敲了侍卫总管的门。
仁亲王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后悔了,人整个跟呆了一样,不说话的时候,眼睛直瞪瞪的,和他说话,常常半天没反应,有时都过了半天了,他忽然惊醒一般,猛然答应一声,把和他说话的人还吓一大跳。
从没见过沈明熙这幅样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胡子拉碴、眼窝深陷,双眼熬得通红,头发散乱,帽子不正,到上书房门口,才勉强打起精神整理了几下,但依然掩饰不住颓废疲惫和极度伤心的样子,他无力地跪倒在地,给皇上磕头,把永昌帝吓坏了。
“好,我吃!”
她也是看人下菜碟的,碰上个软的她吃起来不吐骨,碰上硬茬,怎么瘪她怎么来。
“你,你这是怎么了?”
仁亲王妃刘彩琴,以前念念不忘想把钱隽弄废了,这仁亲王府就是她所生的儿子来继承,现在才知道,这个继承人有多么不好当,刚开始,她还去哭求仁亲王手下留情,仁亲王现在,依然见不得她眼泪,果然停下了手,但他一没事做,很快就变回那种眼睛直愣愣的模样,嘴里还念念叨叨的:“小隽,你去了哪儿?”
这天晚上,天已经黑尽,钱隽却没有回来。
“王爷,你现在好好的,世子还靠着我们呢,都这样不听话,将来,将来我们老了,可怎么办呀?”
太后和皇帝见到仁亲王,又惊又喜又怒:“天气这么冷,你怎么出来了,若是冻着了,这可怎么好?”
这一下,不光是仁亲王慌了,连永昌帝也坐不住了,下令五城兵马司派人四下寻找。五城兵马司有一批从西疆回来的老兵,认识钱隽,连画像都不用。
实话说,刘月娇容貌虽然比萧文瑾差那么一丁点儿,但诗书画可是顶呱呱的,还会弹琴下棋,钱文瑾这些全不行,唯一厉害的,则是善庶务。
内阁中,有个新晋大臣姚光远,是个心机十分深沉的家伙,他给永昌帝献计:“仁亲王的小公子也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只是过于溺爱了,听说十二岁还留在内宅。”
永昌帝摆手,让身边的太监把人带到隔壁去哭,自己坐在龙椅上懊悔不迭,饶是他算无遗策,还是忽略了钱隽的影响,不仅是仁亲王府啊,还有沈家呢,除了沈明熙,沈明昭也是他的依仗呀。永昌帝这才意识到,几天里,沈明昭上得朝来,几乎一句话都不说。
“王爷,听说你,你,当年也不愿成亲的——”
仁亲王府别的或许不足,最不缺的就是钱,萧大小姐的能耐,在这里无用武之地,仁亲王下了决心,这天早饭后,把儿子叫到外书房。
“小隽”,是前仁亲王妃叫钱隽的专利,这一声,令郑再新忍不住了:“呜呜”地哭了,“王妃,王妃,你要是活着多好……”
仁亲王气得要命,一脚就把郑再新踢倒在地,还滚了两圈。
“你的事情不能再拖了,父王这就派媒人去刘家,这门亲事,你结也得结,不结,也得结。”他认为儿子和自己一样,到了最后一刻,会坚持不下去的。
仁亲王府的人找上门,左宗正这才急忙去了官廨,钱隽的包袱里,竟然放的是册封世子的文牒、圣旨,甚至还有宗族里的人特有的出身文牒。
永昌帝其实后悔地要死,他应该及早出手,阻止事情恶化到这种不可收拾的境地,明明知道钱隽有多犟,明明知道他对文瑾的心意有多深,都敢不要命了的和自己打擂台,他还有什么做不出来呢?
“皇上若是没办法,那我也真没办法!”沈明熙头发都白了一大片,这话让人听了唏嘘不已。
郑再新的铁脚,发出咣当刺啦的声音,十分刺耳,但他咬着牙,一声也没吭。
沈明熙就没儿子,永昌帝好一会儿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仰天长叹:“钱隽呀钱隽,你这个臭小子,到底去了哪里呀!”
或许读者觉得仁亲王冷血不通人情,但这个社会,是以孝道为先的,在大众眼里,钱隽的举动,是彻底的不孝,是要受到谴责的,仁亲王见自己都吐了血,儿子还这么拧,心伤地哇凉哇凉的,以前只是老婆的意思反对文瑾进门,现在,已经变成了他的心意。
他不当世子,连巨荣朝皇家的宗亲都不做了?换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要脱离家门,六亲不认了。
仁亲王妃不光见自家男人能哭,见皇帝也一样能哭,但没有换来同情,却把永昌帝一肚子的怒火给勾了出来:“仁亲王妃,你还有脸哭?若不是你做张做智挑拨离间,仁亲王和世子能闹成这样?朕还没和你算账,你倒先哭上了,你跟朕说一声,你有什么委屈?谁委屈了你?你凭什么哭?有什么资格哭?太皇太后赐婚是让你伺候亲王的,你做得怎么样?你问问你的良心,到底做得怎么样?”
仁亲王一直处于半昏迷中,最严重的时候,连最爱的老婆和小儿子都不认识了,皇上的一顿骂,仁亲王妃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尊贵和荣耀、舒适奢华的幸福日子,都是靠什么得来的,想着男人一旦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和儿子,是绝不可能撑起这个家的,那么,今后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永昌帝立刻明白,仁亲王若是把心思转到培养小儿的事情上,是不是能好些呢?他派让郭公公派机灵些的小太监过去,协助仁亲王办理这件事。
还好仁亲王年龄不大,又有全国最好的大夫、最好的药,最后,竟然扛了过来,等他消瘦如竹竿的身影到宫里谢恩时,已经到处白雪皑皑冰天雪地。
“把沈明熙给我叫来。”永昌帝忽然想起来,最能拿住也是最爱钱隽的人是哪个。
她人整个都傻了,这才意识到,自己就是一株凌霄,虽然看着繁茂美丽,却得有大树来攀附,儿子,则是温室里的富贵竹,表面还挺茁壮精神,但经不得任何风霜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