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磊:“1964年,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使用了一个等级标准来衡量宇宙中可能存在的文明的技术水平,也就是【卡尔达舍夫等级】。”
“他认为,一级文明,即行星文明,这个文明水平掌握的科学和技术,可以完全控制行星上所有可用的资源和一切。它是行星的绝对主宰,可以随意控制天气、河流、土地、其他生物、海洋,甚至地壳物质的变化、兴衰。可以说,他们可以在他们的星球上做任何事情。”
“顺便说一句,我们人类方明如果套用卡尔达舍夫等级,大概相当于0.72级文明,连一级文明都算不上。”
底下的学生们果然对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感兴趣,一个个支棱起耳朵。但听到人类文明只有0.72,又有点感叹人类之渺小。
而齐磊,“别着急,虽然我们的文明等级还不到一级文明,可是从生物个体的角度来说,我们和一级文明的智慧生物其实区别不大,依旧是生老病死,依旧碌碌无为。”
齐磊,“二级文明,即恒星文明,可以充分利用其恒星的能量,完全控制其恒星系。”
“三级文明,是星系文明,可以控制整个银河系。这个等级的文明个体已经可以进行超光速旅行了,可以穿梭于银河系的任何一个角落。”
“四级文明,是列星系文明。据推测,它们吸收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作为能量。至于这种文明的其他方面,这是无法想象的。”
加入了一点齐磊自己的猜想,“也许这个等级的文明个体能力相较于人类,我想已经不亚于超人了。”
“而五级文明就更厉害了。”
“五级文明,即多维空间转换文明。这个文明的生命可以说是我们这个宇宙的主宰,不但在四维宇宙,而且是全维度的掌控能力。他们已经拥有我们所不能理解的,看似匪夷所思的能力。在我个人看来,已经是接近于神的存在。”
“而六级文明,平行世界文明!如果说五级文明是我们这个宇宙的主宰,那六级就是真正的神明。这种文明生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能量与物质相互转化的叠加状态,能够实现独立宇宙与另一平行世界之间的旅行。”
说到这里,齐磊多说了一句,“这种文明中的人,即使所在宇宙毁灭了,也可以转移到平行宇宙继续生活,开启无限种可能。可以说,不管发生什么,都是不死不灭的。他们永远不会被打倒,永远活在最优宇宙之中。”
“至于七级文明,是造物主文明。是广义的神,绝对的主宰,他们可以随意创造宇宙、生命、一切!”
卡尔达舍夫等级讲完了,也列在了黑板上。
直到这里,大家虽然听的挺有意思,可依旧是懵的,不知道数学题、【知识沟】,还有【卡尔达舍夫等级】,到底有什么联系。
齐磊为什么要在非常重要的雏鹰班第一课上面去讲这些乱七八糟的呢?
然而,齐磊依旧不解释,依旧不进入正题。
回过头来,他又开始说那两道数学题,而且做了详细的板书,画了两副图。
“我们普通人通常认为的真理,比如科学,就是在两个或者更多的选择或猜想之中,证实其中的一个是对的。”
“比如,【1+1=2】和【1+1=3】。”
“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科学运算,最终得到一个真理——【1+1=2】。那么,【1+1=3】这个错误答案将被彻底摒弃。”
“但实际上,我们普通人的认知是错的,科学的定义和我们普通人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科学的显著特性之一就是可以被证伪,也就是可以被推翻的。”
“虽然我们认定了1+1=2,可是我们保留1+1=3,甚至等于4的可能。”
“事实上,在宏观的科学观中,错误答案对科学的发展、进步以及推动做出的贡献,同样不可忽视。”
“那么!”齐磊突然停止板书,转向全班,问出一句,“那么科学之外呢?”
“比如在坐的各位接触了传播学,你对新闻事件、热点时事拥有了专业的评判标准以及系统的分析能力。”
“你们甚至可以把新闻事件拆分专业的结构——【信源】【信道】【信息】【信宿】,以此来佐证你看到了事件的本质。”
“所以你证明了1+1=3是错的,你认准了1+1=2,就是等于2!”
回身,在黑板上写下:
“两个选项,找到真理,去掉错误的,就是正确的方向。”
“就是……二减一!”
众人凝眉细听,似乎是这个道理。
只闻齐磊继续道:“再比如,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人抱定了一个生活的原则或者真理。”
说到这里,齐磊在板书上画上了一个点,以这个点为延伸向前画出一条直线。
“但是,随着生活阅历的累积、知识的丰富,当有一天,原本笃定的真理被挑战,一个新的选项出现在你的认知之中,需要你重定义生活,重新校正方向。”
在线段的尽头,齐磊画出两个分支,形成了一个“丫”字。
“这个时候,你可能抱定原则不放手,继续坚持原本的判定。也可能识时务者为俊杰,做出理智的选择,一个你认为正确的路线继续人生,不断向前。”
齐磊把其中的一个分支画上了叉子,代表放弃。
“于是,你沿着新的分支、新的决策继续向前。不出意外的,人生会有很多选择,你再次面临新的信息分支、新的选择。”
齐磊又画出一一个分支,“然后,你继续二选一。”
再次在一个分支上打叉,再次延伸剩下的分支。
又要选择,又要分支,又要二选一,重复着原本的操作。
渐渐地,黑板上呈现出一条曲折的,充满分支,又被叉号封死的线条。
直到这时,齐磊把整条折线圈了起来,说出一句很装逼的话来,“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
“曲折……”
“充满选择……”
“却又无法停顿的向前。”
“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存方式,我们总是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然后放弃一个错误答案!”
……
番外 原来可以这样(下)
大家再看次那条折线,也似乎都有了一些感悟,是啊,那好像就是人生!
而且,大家似乎也明白了其中一道数学式子的含义:【(2-1)+(2-1)+(2-1)+(2-1)……+(2-1)】
这就是人生啊!
而齐磊的声音也适时响起,“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这条折线。”
“你学了新闻,就看透了新闻的本质。”
“你选择了北广,那浙传就一无是处。”
“你喜欢一个演员的演技,有关于其他演员的新闻,你会去比较。”
“你认为宋朝太过软弱,那它就是一无是处的,是不喜欢的。”
“你喜欢明朝的硬朗,就一定要为它的不足寻找各位理由。”
“你喜欢《流年》,那其它都市就看不下去了。”
“你没见过、听过的一些桥段,那它就一定是不合理的。”
“在你的人生里,信息一定要有一个判断,现实一定要有对错。”
“这被成为年轻人的率真,成年人的判断力。”
“每当看到一个你认可的真理,都不由发出一声感叹:‘原来是这样!!!’”
“你的人生,是单线程的,干脆利落,一往无前。”
讲台下的学生们、听课的老师们,开始还觉得很有道理,可是等齐磊说到后面,怎么感觉……小齐老师的语气不太对呢?
有同学壮着胆子,“老师,是不是这样是不对的?”
齐磊笑了,“它看上去是对的啊!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总要做出选择,然后走下去。不是吗?”
大家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
那为什么你是那种语气?
齐磊却道,“选择,没有错!继续走下去,也是对的!但是,错就错在,你把错误答案都都放弃了,堵死了。”
只见齐磊把那条折线上,画叉号的分支都圈了起来,“问题就出在这儿!”
众人,“????”似乎抓住了什么,但又不清晰。
齐磊却在刚刚讲科学的那段板书中,把“证伪”、“错误答案对科学的贡献”、“保留错误答案”都圈了起来。
“科学是可以被证伪的,科学是保留对错误答案的尊重的。”
齐磊在黑板空白处重新画了一幅图,“第二幅图,依旧是刚刚的问题。”
“我们的人生,再次从一个起点开始。”
第一条线段出现。
“不出意外,我们会遇到第一次选择。”
线段变成了“丫”字形,但是这次,齐磊没有在错误方向上画叉。
“我们把【原来是这样的】变成【原来可以这样】。”
“当然,我们依旧认准其中一个方向是正确的,另一个方向是错的。但是,我们试着保留错误答案,并允许它继续发展延伸。”
这次,“丫”字形的两个分支都向前延伸,然后不出意外地遇到的下一个节点。
两个分支变成了四个,然后4变8,8变16,16变32……无穷无尽。
眨眼间,黑板上的第二幅图已经“开枝散叶”,有如大树般铺开了。
齐磊又把从原点到末端的其中一条折线加粗加重,“这是我们的人生,和第一幅图没有任何不同,我们依旧选择自认为正确的方向前进。但是!”
把整幅图圈起来,“我们保留错误答案,并允许它在我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中生存。”
“【原来可以这样】就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众人看着黑板上第二幅图沉默了,那幅图好庞大。
大家似乎明白了齐磊要表达什么,可又不太懂他要表达什么。
是的,张路臣也好,陈姥爷也罢,还有廖凡义他们,他们确信,自己已经抓住了些什么,只是没法表达。或者说,没有比齐磊当下更好的表达!
而这个时候,齐磊突然抛出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
“人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不管是外部因素,天灾人祸,还是我们自己选错了。不管哪个节点出现了问题,都可能导致这条折线无法继续。”
“怎、么、办?”
突然,齐磊在两幅图的末端都重重的划下一条线,就像墙一样阻断了折线的去路。
“这条线画不下去了,怎么办?”
众人,“!!!!”
齐磊,“毕竟谁都不是圣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假如我们在某个节点选错了,走上了一条不成功的人生道路,甚至就是一条死路,怎么办!?”
突然指着前排的一个漂亮女同生,“你告诉我,怎么办!?”
女人吓傻,本能地来了一话:“我……我不知道!”
齐磊,“不知道?你的人生能说不知道吗?”
女生,“我我我……我真不知道!”
齐磊,“好!我再给你具体一点。”指着第一幅图,“这就是你的爱情线。”
“你喜欢一个男生,你认为这就是爱情,而且这一辈子就只爱这一个人,你不会变了,你的爱情就是这样的,他是无法替代的!”
在第一幅的随便一个节点上画圈,“这就是你的爱情抉择,可是!”突然划到最后,“你的爱情失败了,他不是你的真爱,你怎么办?”
女生,“……”这老师有病!别咒我好吗?
她还真有青梅竹马,她也真的像齐磊说的,那就是爱情,无可替代,他就不可能不是真爱。
年轻人麻,都是这么冲动。可是被逼到这了,只能硬着头皮回了句,“分手重找一个呗!”
齐磊,“可是,你把自己的路都封死了啊!”
回到爱情节点,指着那个大大的叉号。
女生,“我……”
齐磊继续嘲讽,“你回不去了,你放弃了第二个选择。所以你的爱情结局,只有……”
“要么再也不相信爱情,要么认命地选择和他相互折磨,要么干脆毁了人生,从楼上跳下去。”
“我!!”女生傻眼了,没这样的哈!
要哭了,她才不要这么悲惨呢!
可是,悲惨吗?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她能开窍,从失败的爱情里走出来。
可是像她一样选择,像她一样坚信,像她一样把自己堵死的,最后因此发生悲剧的例子,比比皆是。
此时,齐磊让这个已经不知所措的女生坐下,缓和了一下气氛,“也许这个例子有些极端,那我们再找一个。”
又指向另外一个女孩儿,“你,站起来。”
“啊!?”那个女生吓傻了。
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急中生智,“老师,我不谈恋爱!”引得哄堂大笑。
齐磊也跟着笑,“那好,我们就不说爱情,我们聊聊事业。”
“假如你学了厨师,找到了工作,在这个行业里全情投入做出了一些成绩,开了自己的饭馆。可是突然有一天,饭馆这个行业不好混了,你的饭馆倒闭了,你怎么办?”
女生,“……”
她算看出来了,在小齐教授眼里,大家都是倒霉蛋,就没有一个过的好的。
“我转行?”女生试探着回答。
齐磊看向第一幅图,“好像不太容易。你的任何一个人生节点都围绕着厨师、饭馆,你似乎不具备转行的能力。”
女生慌了,“那我再开一个饭馆总行了吧?”
齐磊,“可以啊!但是不出意外,你依旧是在重复着原本并不成功的那条路线,坚持着原本不成功的经营理念。”
“也许你可以幸运一次,成功了,可是失败的几率还是太大了啊!”
指着第一幅单线程的折线,“你还会按照原本失败过一次的轨迹再失败一次。”
女生彻底急了,这也太倒霉了吧?
嗷一嗓子,“那我去死好了!”
齐磊认真地考虑了一下,“嗯,不是没这个可能。”
“你!!”女生的眼神想杀人,愤愤坐下,我还不回答你的问题了呢!
而齐磊一点也不生气,“不要觉得我的问题极端!大家心平气和地好好想一想,极端吗?多少人在失败一次之后,就再也找不到成功的感觉?”
“多少人的人生悲剧,是因为自己把自己的路都堵死了?”
“好吧,也许人生太沉重,我们只拿生活中最轻的例子来说。多少人笃定了一个判断,就以此为准绳,而摒弃了一切其它的可能与观点?”
“不信的话,下课之后,我们可以随便打开一个论坛,随便打开一则新闻或者社会热点,你会看到多少的单线程观点?单线程人生?”
众人不说话了,他们知道齐磊说的是对的。
而齐磊来到如参天大树一般的第二幅图前,话锋一转,“那我们再来看看保留了错误答案,允许不同观点生存下的情况。”
指着第一位女生,“也许你依旧认为那个男生就是真爱,依旧按照心中所念坚持相爱。可是,你清楚地知道,爱情没那么绝对。你在相信真爱的同时,也清醒地知道,人是会变的,那个男生有可能变成你讨厌的样子。或者你知道,这个世界上一定有另一个男生更值得你去爱。但是你不贪心,你有眼前的这一个就好。”
女生认真地听着,歪头想着,她认为齐磊说的有道理,也许人生真的没那么多绝对。
而齐磊,“那么,当那个男生辜负了你。”他在代表爱情的节点上,重新画了一条加粗加重的线。
“也许你可以退回来,坦然地憧憬新的爱情。”
代表人生的粗重线条在那个节点拐向了新的方向。
女生,“!!!”
不等她做出反应,齐磊又看向另一个女生,“也许,在做厨师的同样,还有其它你愿意付出精力的事情。也许在选择经营方向的时候,你不是抱着一个模式走到黑。”
“那么,也许你也可以退回来。你可以在厨师的节点选择另一个方向,带着热忱重新奋斗。也可以找一种新的经营方式,在困境中寻找生机。”
在第二幅图的大树上,齐磊画了很多条加粗加重的人生路线。
“也许今天,你认为那是错的。也许明天就会发现,错误的方向已经变成了对的方向!”
教室内突然陷入了安静,所有人都在思考,“原来还可以是这样!”
只见齐磊突然在第一幅图上再画了一圈,并把这个圈和开始时列出的那道数学公式相连。
(2-1)+(2-1)+(2-1)+(2-1)……(2-1)!!!
“这!就是单线程人生,是我们接收信息的最基础处理方式和路径。”
在第二幅图上画了圈,连接到了第二道公式。
【2^n!!!】,2的n次方!
“这!是复式增长的人生,是少数人才能掌握的清醒。”
正当所有人恍然大悟,原来那两个数学式对应的是这两幅图和这样的含义的时候,齐磊还没说完。
第二副图,2的n次方又连向了另一个方向——【卡尔达舍夫等级】。
而与之连线的,不是我们当下的0.72级文明,而是六级文明。
是的,齐磊把复式增长人生与六级文明相连。
板书上,原本只当做好玩儿、新奇看待的一段文字,此时却是让所有人汗毛都炸了起来。
齐磊一字一句地念了出来:
“这种文明生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能量与物质相互转化的叠加状态,能够实现独立宇宙与另一平行世界之间的旅行。”
“这种文明中的人,即使所在宇宙毁灭了,也可以转移到平行宇宙继续生活,开启无限种可能,不死!不灭!”
“!!!”
“!!!”
震惊,醍醐灌顶!。
可是……齐磊还没完!
歘歘,把两幅图、两个数学式子再次圈起来!
【(2-1)+(2-1)】vs【2^n】
【第一幅图】vs【第二幅图】
在连线的中间,写下了一个传播学理论——【知识沟】。
“知识沟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越来越大?”齐磊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
“抛开西方学界所认定的,信息传播速度、效率、效能,以及不同阶级、知识水平的理解能力等因素。”
“我认为,也是【(2-1)+(2-1)】和【2的n次方】的差异。”
“是认知的单线程传递和复式增长之间的差异。”
“有的人在做加法,有的人在做乘法,当然越来越见鸿沟!”
“希望大家,不要再‘原来是这样’,而是‘原来可以这样’。”
“不要在一条封闭的曲线中禁锢。”指向六级文明,“做一个高级生命,可以随意地穿梭于人生的平行宇宙。”
“好了,下课!”
拿上保温杯,背上一只手,溜溜达达地走了。
留下一教室迷弟迷妹,还有后排在凌乱的老学究们。
……
番外 三大法则
最近徐小倩去米国了,美思那边积攒了很多事需要她处理。
晓儿在准备新专辑,除了选歌的时候缠了齐磊好几天,让她石头哥给写个五六七八首的新歌之后,就再没了人影。
而李憨憨,今天要录节目也没空。
而齐磊正好也没课,雏鹰班的空教室里只剩他孤家寡人一个,窗前也没了冰红茶。
倒让齐磊突然有点无所是从。
好在,无聊的时间只持续到中午,教西方新闻史的老师来找到齐磊,下午有事儿,和他这个辅导员说一声,让雏鹰八班上自习。
后来又觉得不好意思,干脆道,“要不换一节课也行,下午你上传播学,明天你的课时我来补一节西方新闻史。”
要是换了别的系自习也就自习了,这是常有的事儿,可雏鹰班毕竟是挂了号的。
齐磊正愁没处打发时间呢,欣然应下,“怎么着都行。”
下午去了雏鹰八期,齐磊也没按教学计划上课,“今天不讲传播课,也不上自习,随便聊聊天吧!”
只见齐磊搬了把椅子,坐在了大伙儿中间。
而对于小齐老师的风格,大家也已经熟了,他说聊聊天,那就真的是聊聊天,什么都可以聊。
前几天还有一个女生找小齐老师开解感情问题呢!
总之,这就是一个大号保姆。
气氛很融洽,齐磊闲得慌也愿意和大伙吹吹牛皮,偶尔还会讲讲他在国外忽悠洋鬼子的故事。
可是,不知不觉,大家又聊起了一个相对很沉重的话题,就是第一课,齐磊讲的知识沟的问题。
直到现在,有的同学依旧不理解,很困惑。
比如,2的n次方,选择对的,包容错的,可实际情况哪有说的那么简单?
有的同学问道:“怎么才能保持包容心态?或者说,给自己一个接受错误答案的理由呢?”
“生活中很多案例,貌似就不适用这种容忍错误答案的情况出现。”
“比如,价值观的冲突。很多人看过或者听过《三体》,对其中的黑暗森林法则深信不疑,甚至以此来当做处事准则。”
“事实上,与之类似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做人生信、条行动准则的人,大也有人在。再比如,随处可见的利己主义,有的人真的能自私到发指。”
“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必然有人极度反对与厌恶。”
“套用【知识沟】中提到的允许错误选项,就应该包容认可利己吗?那价值观不就崩了吗?”
“再比如,一个信上帝的去包容一个异教徒,那还有信仰吗?”
女生想了想,正好桌上有一本她正在看的二次世界大战方面的书籍。
接话道,“对呀,让中国人包容一个侵华战犯?这样的错误答案反正我是说什么也不能认同的。”
只见齐磊点了点头,笑道,“这世间,本来就没有哪个道理是可以解释所有问题的。不然的话,哲学也就没那么难学了,传播学也就不是一个深奥的学问了。”
“但是,其实也不用困惑,可以试着寻找本质,也就是底层逻辑。”
突然站起来,去讲台后面拿出两本书。
对着那个女生笑道,“说起你提的这个问题,最近我还真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拿起其中一本书,在众人面前晃了晃,是华乐师范特聘教授刘擎写的《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
“刘教授在书中引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爱国到底是不是一种美德?”
众人一听,面面相觑,第一反应是:这还用讨论吗?当然是!
齐磊则道,“确实,对很多人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于不爱国,或者抱定理性思维,理性到可怕的人来说,这还真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