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天下皆知
渡口此行收获颇丰,因为裴钱竟然从一捆捆贱卖的书籍当中,发现夹杂了一批宫廷殿试卷秘档,名副其实的闱墨真迹孤本,汇总了一国将近百位科举状元的殿试文章,每一份状元考卷,都有鲜艳欲滴的朱砂红字,是历代皇帝御批“第一甲第一名”,除了策论正文,最后边还有读卷官职衔和姓名,虽说龙气浅淡,流逝极多,但是文气浓郁,算是实打实的捡漏了。
陈平安分别翻阅了几份年月最久和最近的殿试考卷,随便记住了一连串的官衔人名。
当时店铺旁边,一位身穿儒衫的消瘦老人看得目瞪口呆,大概是被陈平安的运气给震慑住了,犹豫了许久,才与陈平安开口询问,能否将这些考卷转卖给他。
陈平安摇头笑道:“老先生,恕难从命。”
老人洒然笑道:“君子不夺人所好,是我唐突了。”
何况自己兜里也没几个钱,来这处山上渡口,不过是散心,哪有底气与这些山上仙师谈买卖。三颗神仙钱,雪、小暑、谷雨各一,都是新帝赏赐之物,打算当做传家宝的。
小陌心声道:“公子,方才这位老先生,对年月最近的几份考卷,好像比较上心,看到上边几个人名的时候,心境起伏很大。”
陈平安说道:“老先生身上官气和沙场气都重,说不定是在殿试卷上边,瞧见了自己和同僚们的名字。”
看到了一对鳌龙钮印章,两方没有边款的印文,让陈平安一见倾心。
知足。知不足。
原来是一页经书被刘茂用檀木框裱了起来,挂在墙上,只不过一篇黄庭经的经文内容,却是两种字迹。
刘茂坐在书案后,陈平安搬了仅剩那条椅子坐在书案对面,翘起腿,取出一根竹制旱烟杆,一袋子烟草,磕了磕桌面,笑问道:“不介意吧?”
陈平安点点头。
刘茂伸手接过书,意外之喜,竟然没有被这位陈剑仙掉包。
老修士伸手轻推桥栏积雪,笑道:“山上道脉众多,但是自古百千技艺,弟子皆可求而学之,唯独剑仙一途,历来只有师父收徒,不曾有弟子主动寻师就能成的,剑仙收徒,一向门槛比天高,宁肯失传,不愿轻传……”
小陌说道:“公子要是能够绘制出一幅‘名泉’图画,小陌可以试试看,帮那位姚府尹查探出这把宝刀的下落,找到之后,暗中归还府尹衙署,再留下一封书信解释来路和缘由。”
姚仙之笑道:“忙个屁的忙,这些天就没睡个安稳觉,总得歇口气。”
怎么是这么一天?立春时天子有率领百官去郊外迎春大礼,就连自己这个京城府尹,都要负责打春。
刘茂这次没有拒绝。
观主刘茂,曾经的三皇子殿下,后来的大泉藩王,在国祚绵延不断、却换了国姓后,刘茂就主动请辞,得了份道门度牒,在京师内的这处小道观潜心修行,闭门谢客,如今道号龙洲道人,只收了两个孤儿出身的小道童当弟子,刘茂教了些道法口诀和仙家吐纳术,只是两个孩子不知无价宝,比较惫懒,觉得比洒扫庭院麻烦多了。
曹晴朗点点头。
要了四间屋子,陈平安跟客栈这边要了一摞近期的山水邸报,小陌几个都留在屋子这边,围桌而坐。
一来试图多了解几分那座飞升台遗址,还有就是担心周密或者斐然,隐藏有后手,最后则是顺便挑选落剑地点和对象。
返回那座望杏馆,裴钱回自己屋子休息,曹晴朗却独自离开仙家客栈,去赏雪了。
其实没有任何刻意渲染,就只是平铺直叙一般的质朴文字,只是因为那个人做出的一系列事情,实在太过匪夷所思。
与裴钱不一样,她会直接喊小陌,或是小陌先生,曹晴朗还是坚持敬称小陌为喜烛前辈。
对岸远处,一行人往桥边踏雪而来,脚下咯吱作响。
没有与三位谱牒仙师过多客套寒暄,只是让他们灵璧山担心今天这场闹剧,会有隐患,可以飞剑传信大伏书院。
她只得丢了竹竿,远远抛入河水中,再将那只空鱼篓一脚踢飞,行了,回了府上,就跟人说鱼儿太大,绷断了鱼竿,鱼获太多,拖走了鱼篓。
其实在山下的古玩行当,这倒是常有的事。
埋河水府碧游宫。
店铺标价三十颗雪钱,如今桐叶洲的山上器物,但凡与灵气稍稍沾边,要是再加上点添油加醋的仙府“故事”,价格就会高得吓人,哄抬价格,争抢不休。
姚仙之陪着陈平安走到门口,他要返回府尹衙署继续处理一大堆公务,寻刀一事,只是迫在眉睫的一桩眼前事,其余乱七八糟的事情,更是多了去。
一般来说,寺庙结制,就不再起单云游,只等解夏,就可以外出参学,云游僧人每到一处寺庙,去大殿礼佛,只需要看一下韦陀菩萨的造像,就可以知晓这座寺庙是可以十方丛林,还是只提供一宿两餐的子孙丛林。这一处禅寺,韦陀菩萨左手单立掌,右手托降魔杵立于胸前,这就意味着是座半十方半子孙的佛家丛林,行脚僧可以在这里挂单三日,却不宜安单常住。
月照一天雪,灯火小于萤,吹灯字更明。
其实陈平安已经发现了蛛丝马迹,这拨人当中有个半吊子的青乌先生,手缩袖中,偷偷以一只造工粗劣的定宝盘的指针转向,大致判定流水财走向,而由于自家落魄山有个掌律长命,陈平安身上就沾了些财运,自然而然就被那个青乌先生误会想岔了,再加上先前的那批殿试卷秘档,对方才会想着陈平安挑中什么就买下什么,稳赚不赔。
不知为何,大雨中,有个妇人带着个孩子,跪在山门外。
曹晴朗看了眼她。
陈平安将那一大摞殿试考卷重新取出,递给老人,笑道:“老先生说得对,君子不夺人所好。”
一旁少女瞪眼道:“你别打断我师父说话。”
因为没能见着那位皇帝陛下,鸡距笔那桩买卖,陈平安就只好让姚仙之帮忙捎话了。
刘茂看着那个抽旱烟的家伙,问道:“陈剑仙下次什么时候再来蜃景城?”
之前来这边,陈平安为了找出斐然行踪的蛛丝马迹,属于刘茂心头好的一把寻常拂尘,被陈平安寸寸捏碎了木柄。
在那托月山地界,与元凶对峙期间,其实陈平安有过一场悄无声息的神游。
陈平安说了句不用送客,就收起烟杆,再随手挥了挥袖子,驱散烟雾,起身走到门口那边,突然从袖中摸出一本书,丢给刘茂,“还你。”
小陌坐在那个车夫身旁。
所幸那个家伙旋转笔杆、一番仔细端详后,很快就将其放回笔筒内。
如今呢。
当了多年的礼部尚书,多次主持科举,朝野上下,都说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官场上,说他是桃李遍天下。
曹沫,郑钱。
裴钱捧场道:“这就是书上说的山人自有妙计。”
这件事情,说大不大,就是一件法宝品秩的宝刀失窃案,说小又不小,因为这把刀,是前朝重宝,有着不同寻常的象征意义。
裴钱立即说道:“我那份,不要辣。”
还是只有曹晴朗喝茶,其余三个都在喝酒。
上次陈先生做客金璜府,皇帝陛下驻跸松针湖,明明只隔着几步路,双方却还是错过了。
陈平安摇摇头。
那个青乌先生怒喝道:“小心,是妖族!”
陈平安走在一条小巷中,在这大泉京城最西边,有座名为黄观的小道观,前不久刚刚解禁,皇帝陛下撤掉了一拨暗中“护卫”道观的皇室供奉修士。
犹豫了一下,刘茂终究是没敢说出那句“有机会补上”,担心今夜自家道观就会落个寸草不生的下场。
只是当陈平安凝聚一粒心神,好像行人驻足某地,在看那天地间的一朵时,
等他想要让这朵自行生发时,刹那之间,一座心相天地分崩离析,如瓷器碎尽。
心中讶异,什么时候好这一口了?
世人见佛而不得,则造像以见之。
老人犹在,可是那些桃李,那么多的年轻人,意气风发的,朝气勃勃的,文采飞扬的,如今却都真的无法言语了。
姚岭之丢了一把刀。
竟是那座托月山地界的千里山河。
不曾想那个彪形壮汉身边的一个朋友,又伸手过来,陈平安轻轻一抬肘,挑起对方的手腕,笑道:“哪有你们这么买东西的。”
小陌笑着点头,举起酒碗,一饮而尽。
陈平安就将那些书籍放在桌上,然后从袖中取出一截木柄,招招手,“上次一个失手,这次补上。”
妇人垂帘听政,倒是为数不少。
邸报内容,惊世骇俗。
只是那位托月山大祖首徒,很快就主动要求捉对厮杀、问剑一场。
陈平安点点头,“真正有佛法的僧人,就只能随缘而见了。”
眼见鸦雀无声,无人捧场,水神娘娘又自顾自哈了一声。
不少关于宝瓶洲的小道消息,比如自家落魄山的那场观礼,反正就是乱写一通。
一起走出巷弄,陈平安与姚仙之说了丹药的时候,一瘸一拐的姚仙之,甚至都没说半句客气话,跟陈先生客气什么。
陈平安收起那只翡翠手镯入袖,再拿起那对印章,最后往柜台上放下十颗雪钱,转身对那位老先生抱拳道:“谢了。”
在那旧大夏王朝境内,两支骑军厮杀起来,同室操戈。
不曾想竟然有条呆头鱼来到岸边,缓缓游曳,气得水神娘娘丢了鱼竿,弯腰捡起岸边一块石头,高高举起手臂,伸手指着那条鱼,怒目相视,“你这就欺人太甚了啊!”
是最清流的文官出身,桃李满朝野,老人却没有跟随先帝一起逃往那座崭新天下,而是留在了家乡故国,置身沙场多年,前些年又挡住了旧大夏王朝在内几个邻国的边境侵袭。如今告老还乡,刚好路过此地,无事一身轻,打算领略一番山上风光,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囊中羞涩。
小陌拿过一份邸报,说道:“这个桐叶宗,好像有点惹人厌了。好歹是个宗门,下场如此凄惨?”
柳柔双臂环胸,呵呵一笑,“你就懂个鳝鱼面,等回头我参加了下宗庆典,开口讨要个客卿啥的,只要一敲定此事,我再开口,陈小夫子到时候还好意思拒绝来书院讲课授业?”
老修士气笑道:“自个儿问去!”
裴钱立即斜眼过来,又要告状?
一行人先在蜃景城找了家仙家客栈落脚,名为望杏馆,地段极好,闹中取静。
姚仙之问道:“这么着急啊?”
然后姚仙之试探性问道:“爷爷,我这就去给宫里边传消息?”
陈平安拍了拍姚仙之的肩头,“忙去,不用管我了,我自己在这边等着老将军醒来。”
师徒双方,对视一笑。
天寒地冻,山下边便顺势多出了许多冰厂,开辟地窖储存冰块,好在明年入夏再取出。
既有香客入庙,也有僧人外出。
官场上,最麻烦的就是这种事,揣摩天心。姚岭之的那把佩刀,大有渊源,是大泉王朝宝库秘藏了两百多年的镇国之宝,名为“名泉”。而大泉刘氏的开国皇帝,起于微末,属于武将篡位立国,有得国不正的嫌疑,尤其是这位开国皇帝,当年还持刀手刃了前朝的末代皇帝。
就像在海陆之交,稍稍驻足观望,这就是所谓的回光返照。
陈平安刚伸手拿住紫砂壶,就被人一撞肩头,抢过那只石瓢壶,转头与店铺掌柜大嗓门喊道:“说个价!”
至于曹晴朗和小陌,用的都是大骊王朝的户籍身份。
离开铺子后,走在渡口岸边,陈平安看了眼曹晴朗,笑问道:“是想要说什么?”
得了那位青乌先生的心声密语,那个先前抢走石瓢壶的魁梧汉子,沉声一喝,衣衫当场崩开,上身裸露出两道刺青纹身,又是过肩龙,又是下山虎的。
曾是白也的半个剑术师父,更是陆台的两位传道人之一。
陈平安轻轻推开刘茂的手,埋怨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何况咱俩都是认识多少年的老朋友了,客气什么,拿走拿走!”
姚仙之轻声说道:“陈先生,我帮忙查过了,北晋国那边,没有陈先生上次说的僧人住锡如去寺。”
进了寺庙,有匾额莫向外求,大殿悬挂匾额,得大自在。
一帮弟子听得如痴如醉,嗯,除了那个喜欢拆台的少年,他忍不住再次开口道:“师伯,上次咱们遇见了你那个山上故友,求了老半天,对方都没舍得将那份山水邸报送你,他不是说天底下有个地方,叫剑气长城吗?邸报上边说那边地方不大,但是人人皆剑仙呢,那么老剑仙们是咋个收取新剑仙当徒弟的?”
鸟有鸟道,蛇有蛇路,山上渡船和仙家渡口,往往都会有本册子,专门介绍沿途客栈,无偿赠送给客人,内容详细的,夸上天的,往往是双方有那不浅的香火情,简明扼要一笔带过的,肯定就是客栈跟渡口、渡船的关系没到位。
唯独裴钱在大殿外敬香之后,还去了大殿里边跪拜磕头。
大泉皇帝姚近之。
没有鳝鱼面,黑鱼也成啊。
老秀才一般不跟有钱人穷讲究,但是在这件事上,没怎么狮子大开口,不是这个恢复文圣身份的老秀才,求不来更多丹药,也不是于老儿和天师府没有更多库藏,只是山中修士,追求长生久视,本就是忤逆之事,借丹续命,禁忌一样有些,却不算大,可是油尽灯枯的山下俗子,试图凭借外物“添油”,却是禁忌重重,
听说是一洲女修的首选,就算凑钱都要在那边下榻。
小陌微笑道:“客随主便。”
姚仙之先喊了声陈先生,然后抬起那条胳膊,重重握拳,在心口处轻轻一敲。
柳柔这会儿听说落魄山都要创建下宗了,说立春之前,自己就一定到场,到时候在那仙都山碰头,自己肯定带上刘厨子!
老人笑了笑,只是说了一句“翰林风味”。
上次重逢,姚仙之解开不少心结,终于下定决心,不去边关在马背上重操旧业了,他会继续当这个京城府尹大人,不过陈平安得预留一个下宗供奉位置给他。
小陌轻声提醒道:“公子,是不是可以缩小地界范围,同时减少事物数量?”
因为之前陪着小米粒一起看山门,听小米粒说过,当年裴钱陪着好人山主一起途径大泉王朝,发生过一箩筐的故事哩。
走出城门洞后,小陌说道:“公子,在浩然天下,女子称帝,不常见吧?”
柳柔一拍桌子,“对,还是小裴钱会说话,就是这么个理儿。”
小陌默然点头,走出屋外,轻轻关上门,站在廊道中。
是自家先生从符箓于玄和龙虎山天师赵天籁那边,求来了两颗最适宜山下俗子服用的续命丹药。
以前是南北对峙,其中桐叶宗又稳稳压过玉圭宗一头,如今却是毋庸置疑的一家独大,反观桐叶宗等同封山,在一洲版图上,如同孤舟一叶。
陈平安解释道:“送完丹药,确定姚老将军服药无恙后,我们就会马上离京,去一趟蒲山云草堂。”
陈平安笑道:“明年立春就要创建下宗了,府尹大人你自己说,我这个上宗宗主忙不忙?”
一行外乡远游人,在京城门口那边递交通关文牒。
自家水神娘娘与皇帝陛下商量好了,要在埋河畔筹建一座半官府半私人的书院,就只传授那位文圣老爷的学问。至于钱嘛,算是碧游宫与朝廷借的。
一来,人之精神气的去留,不是修士积蓄天地灵气,用完了可以补,尤其是那些即将寿终正寝的迟暮老人,整个人的精气神,如江河汹汹入海,一去不返。
一“碗碗”面条端上桌,陈平安和裴钱都已经习惯了。
老人身边一位青壮扈从,欲言又止,是在担心自家老爷,会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小陌沉默片刻,点头道:“不会客气的。”
有一位鱼精出身的水府官吏,实在是担惊受怕,只觉得度日如年,只好私底下单独觐见水神娘娘,硬着头皮义正言辞一番,大致意思就是水神娘娘你再这样,我就要辞官了。所幸之后议事,水神娘娘从头到尾都不看它一眼。
两手空空登门,岂不是正好满载而归?
刘茂拿着这本书,走到窗口,打开窗户,回头看了眼桌上灯火。
最近每次水府议事,水神娘娘一开始倒是正襟危坐,然后就开始忍不住斜眼瞥向一处,偶尔偷偷抹嘴。
到了姚府,来到那间贴有多张符箓的屋子,等到姚仙之帮着姚老将军服下两枚丹药后,坐在床边的陈平安,轻轻拿起老人的手腕,仔细查探脉象,最后转头与姚仙之轻声说道:“放心吧,没什么问题,姚老将军很快就可以醒过来,到时候你小子再忙,也要抽空陪着爷爷走走看看。”
曹晴朗说道:“我能吃一点辣。”
刘茂扯了扯嘴角,“好说。”
灵璧山那位金丹老祖,小心翼翼问道:“是那位崔仙师的同门?”
陈平安突然收起册子,说道:“小陌,帮忙护道片刻。”
手上这只镯子,陈平安是肯定不会让的,因为已经想好了送给谁。
这番言语,说得那些刚上山没几年的弟子们,一个个神采奕奕,心神往之。
刘茂深呼吸一口气。
“学生曹晴朗,大骊上届科举,京城春闱的会元,殿试的榜眼。”
末尾十六字,正是陈平安上次帮忙补上的“分道散躯,恣意化形,上补真人,天地同生”。
店铺掌柜给吓得脸色惨白,实在是千疮百孔的桐叶洲,前些年被蛮荒天下那些妖族给害惨了,朝门外高声喊道:“赶紧传信灵璧山!”
姚仙之试探性问道:“怎么不干脆住在我家?”
陈平安摆手道:“千金难买几句公道话。”
陈平安笑道:“捧杀不遗余力,棒杀一棍子打死。其实往往是好也没那么好,坏也没那么坏,反正看人挑担不吃力,就是图个看热闹不嫌大。不过我们周首席有句话说得好,”
此刻,在笼中雀之内,陈平安飘然凌空,独立于天地虚室中。
而这位黄帽青衫绿竹杖的“年轻人”,却是见过真佛的。
陈平安双手负后,看着墙上一幅字画,点头称赞道:“观主这份手笔,无异于画龙点睛,陋室随之灿然。”
第一次双方就是在照屏峰山脚分别,这一次还是,那就还有下一次重逢。
这次来,陈平安还带了两枚丹药。
今年开春时分,皇帝陛下现身一场水陆法会,让礼部尚书宣读仪文,并且御笔敕书“水陆无碍道场”匾额,故而一国之内,水陆佛事,大为盛行。
看完了所有折子,夜已深,皇帝陛下抬起头,望向远处,怔怔出神。
京城皇宫内,有个淡妆女子,姿容极美,她摔了手中折子,揉了揉眉心,闭目养神片刻,重新拿起那份户部递上来的折子。
其实刘茂跻身龙门境,并且看架势还要直奔结丹而去,就是一种与大泉姚氏的表态,大泉刘氏已经没有什么皇室刘茂,只有个龙洲道人,要安心修道当个观主神仙了。
以往年年清明祭祖,坟前犹有纸灰飞作白蝴蝶,如今日落狐兔眠冢上,几家坟头子孙来,唯有无数新鬼哭旧鬼。
书房不大,不宜待客,况且屋内就两张椅子,陈平安就让小陌他们在外边等着。
聊了足足小半个时辰,姚老将军才放过陈平安,只是让他离开蜃景城之前,必须再来家这边吃顿家常便饭,陈平安答应下来。
陈平安笑道:“就在明年立春这一天。”
裴钱转头望向师父,陈平安点点头,随意出手就是了。
崔东山已经与大泉王朝谈妥一桩买卖,下宗会大量收购官制鸡距笔,风鸢渡船可以帮忙远销桐叶洲以北两洲。
按照邸报上边的只言片语,最后还是府尹大人姚仙之,貌似突然转性了,从一个酒鬼变得兢兢业业,亲自与皇帝陛下商量,算是大包大揽了此事,让转为辅佐的三座衙门,都稍稍松了口气。就算天塌下来,还有府尹大人顶着了。而且供奉修士、捕快调度一事,府尹大人颇有章法,使得整个蜃景城内外的京畿之地,内紧外松,既不扰民,又调度有序,这才让京城官场不约而同记起一事,这位头戴府尹官帽子的从一品郡王,还曾是个年少投军的姚家子弟,之所以断臂瘸腿,还是在战场上落下的结果。
刘茂笑着摇头道:“陈剑仙自便。”
陈平安瞥了眼笔筒,上次瞧见的三支抄经笔都还在,如果没记错,其中两支分别篆刻“清幽”、“明净”。
一座古桥,两拨人擦肩而过。
之后老人就只是与陈平安聊了些当年事,至于家国天下大事,只字不提。
差点大水冲了龙王庙,这就有点尴尬了,灵璧山三位老祖师一时间不知如何开口。
姚仙之神色古怪。
裴钱骤然出手,竟然有人竟敢伸手想要搂住她的腰肢,裴钱一肘砸中对方面门,后者直接倒飞出店铺外。
小陌就安安静静站在门口这边。
裴钱聚音成线,与师父解释道:“这拨人都是南边那个大夏朝的供奉,只是如今王朝分崩离析,光是称帝登基的,就有三个,一皇子两武将,都在争个正统身份,三方人马,前些年就开始派人在外搜刮钱财,手段都差不多,一路货色,好不到哪里去,不过这几块供奉牌都是宫中老物件,所以我也分不清他们是谁的手下……”
小陌则是心不在焉。
老人话里有话,言外之意,是你们的山头师承,如果名声足够大,兴许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然就会很麻烦,而且是极其棘手,被一位皇室供奉的练气士指认为妖族修士,别说灵璧山担待不起,一旦今天店铺这边没谈拢,双方动手了,说不定还会惊动大伏书院,专门派遣一位书院君子或是贤人,赶过来勘验身份。当然,如果事后证明是灵璧山故意谎报,罪责不小。
陈平安祭出一把笼中雀,再运转五行之属本命物,同时调动五处气府灵气,开始凝神观想一处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