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剑来 > 1075.第1075章 见麒麟

1075.第1075章 见麒麟

在那之后,祖宅在泥瓶巷的南婆娑洲剑修曹峻,随便用了个“太岁头上动土”的借口,要找陈平安的麻烦。

最后一次见到师父,老人依旧坐在正屋门外的台阶上,手持旱烟杆,吞云吐雾。

马兰揉了揉脸颊。

按照杨老头给出的那个承诺,等到三十年一过,晓得她年轻容貌、身份的小镇老人,走得差不多了,她就可以立起神像,享受香火,凭此淬炼金身。

马兰举头眺望远方,深夜时分,她光是远远看了眼披云山,就会觉得灼眼。

陈平安解释道:“之前在城头那边,实在是无事可做,恰巧隔壁城头那边的离真,丢了本山水游记给我,就派上用场了。”

而那场切磋斗法,当年陈平安只是看了个大概,随着眼界越来越宽阔,尤其是等到自己成为剑修之后,就越发感受到其中的不同寻常。

至圣先师摇头道:“还真就算不到。有些事,极为错综复杂,如果大道推演一事,只是演化出几百、几千条路一条道走到底,数量再多,都不难,那么随便一个上五境修士,都可以跑去当阴阳家了。难就难在人心一动天心即移,打个比方,只说五彩天下冯元宵这类事,道祖当然可以算得到她的出现,咱们再假设道祖小家子气点,一定要针对她,那么道祖就等于与整座五彩天下的大道作抗衡,注定吃力不讨好的,只会按下葫芦浮起了瓢。”

只说拌嘴一事,不谈动手,那么杏巷的马婆婆,泥瓶巷的顾家寡妇,小镇最西边的李家妇人,卖酒的黄二娘等,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成为一地山水神灵后,与阳间那些凡俗夫子的视野,是截然不同的。

后来是阮邛的徒弟徐小桥,一个右手缺了大拇指的女子剑修,再后来是刘羡阳,以及一个瞧着脑袋不太灵光的的外乡女子,余倩月。

当年的小镇妇人,别说是对稚圭指指点点了,反正只要吵架骂街了,管你是谁,总能挑出一堆毛病来,当面说几句搅心窝子、戳脊梁骨的言语,比如你家里有几个臭钱又咋了,如今有带把的崽儿吗,小心断了祖上的香火,将来钱归了谁,可不就是两说的事……这类相互揭短,实在是太平常不过了,等到一方说不过了,再抓头发挠脸。

把马兰气个不轻,老娘不过是让你打听一下孙子的消息,这点小事都不肯帮忙吗?

在这龙须河,顶头上司是下游那条铁符江的水神杨,据说是大骊太后娘娘的身边人,面冷得很,马兰根本不敢凑近,偶尔参加铁符江的水府议事,她也是战战兢兢的,遇见那些一贯眼高于顶的水府胥吏,马兰也是只敢赔笑脸,绝不敢摆半点架子,生怕哪句话说得不得体了,哪件事做得纰漏了,就要丢掉官身。所以一州之外发生的事情,马兰只能通过那些来自州城隍庙那边的山水官场邸报,来揣测一二。

最南边的落魄山,曾经有个被同僚取笑为金头山神的山神老爷,曾经在那边当值,在山顶还有座规格不低的山神祠,可惜那些年混得惨兮兮,好好一座山神祠庙,都快沦为泥瓶巷那个孤儿的“家庙”了,能有什么香火?马兰知晓那个金头山神宋煜章,来历不小,生前当过多年的窑务督造官,在小镇没有县衙的那些年里,算是唯一的官老爷了。上任督造官曹耕心,年纪轻轻的,卸任后就当了大骊的一部侍郎。反观宋督造宋大人,好人没好命,没能赶上好时辰呗。

至圣先师曾经带着礼圣,一起去剑气长城劝过陈清都,但是劝阻无果。

但是陈平安对“欺师灭祖”的大师兄崔瀺,才是最为心情复杂的。

石灵山笑道:“你猜我刚才在骑龙巷那边,瞧见了谁?”

大概就像离真后来腹诽的那样,只有脑子有病的,才能跟脑子有病的同道中人,有的聊,说得通,心领神会。

只是听师父的口气,苏店猜得出来,谢师兄在那座天下,已经攒下了一份不小的家业。

更是让有资格参与托月山议事的蛮荒大妖们,愈发觉得那位年轻隐官不是自家人,可惜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至圣先师微笑道:“巧之又巧,恰到好处。”

而这类山水官场的邸报,是从州城隍庙那边下发的,基本上每个季度都会有两三封,城隍爷张平会让阴冥胥吏分别送到各级郡县城隍和山水神灵手上,这让马兰尤其洋洋得意,当河婆那会儿,一年到头也没几封邸报到手,等到晋升为河神后,官身等于入了大骊山水官场的清流,每年到手的邸报数量一下子翻番了。

之后小暖树还壮起胆子,与那位读书人,问了一个她心中疑惑许久的问题,为何读书之时,突然间就好像不认得某个字了,会觉得陌生。

那次李希圣教给了习惯“说话不把门”的青衣小童,一个道理,说世间所有文字,都是有力量的,字组词,词串联成句,语句接连成文,大道就在其中。

自己还曾被那个牙尖嘴利的小婆娘,使劲摔过一个耳光哩。

尤其是陈平安这种心思细微之辈,而且自年幼起,泥瓶巷的孤儿,一辈子都在孜孜不倦追求“无错”二字。

正因为那些人生路上的一个个遗憾和过错,是那些不为人知的问心有愧,才让陈平安变成了一个极少醉倒、可终究是会醉酒的善饮之人。

至圣先师问道:“陈灵均要么要面子,唯独在你这边,他好像完全无所谓面子不面子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位于西边大山和小镇接壤处,那座不起眼的真珠山,竟然是一颗骊珠所在。

石灵山进了屋子,搬了条长凳,坐在火盆一旁,苏店笑道:“问夜饭问到了药铺,你也不嫌晦气。”

说真的,那山神老爷在年轻那会儿,还曾让人与自家提过亲哩。

在落魄山,哪怕陈平安当惯了甩手掌柜,但是只要每次返乡回家,就没有年轻山主不知道的小道消息。

最早一拨外乡人,在西边群山购买山头的山上仙府,只要中途没有转手贱卖,如今都算得了个财源广进的聚宝盆,

再后来,便是一些个消息灵通、闻讯赶来的修士,与当地百姓,购买小镇上边的祖宅,或是“高价”入手那些从龙须河里边捡来的蛇胆石,墙上嵌着的青铜镜,以及古钱币、瓷器之类的老物件,好像一夜之间,所有不值钱的东西,都变得无比金贵起来,唯一变得不值钱的,反而是那些祖祖辈辈、辛苦积攒起来的碎银子,或是家家户户拿来压箱底的金银首饰。

但是在师姐苏店这边,却是师父没说可以的,就是不可以。

过日子嘛,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抬头看看那些过得好的,这叫活着有盼头,再低头看看不如自己的,心就平了。

“可若是我们几个,各自道化一座天下,只说在自家地盘,当然也就算无遗策了。”

至圣先师说道:“陈灵均当初去北俱芦洲大渎走水,觉得自己犯了错,好像不是想着隐瞒什么,而是想着早点回乡,大不了在你那边挨顿骂,心中一颗大石就算落定了。要知道一般人犯了错,不管大小,总会希望是天不知地不知,最好是神不知鬼不觉,这是人性。”

陈平安说道:“当年李先生与小暖树说了个道理,虽然是旁听,不过在那之后,我就一直记着。”

石灵山只顾着开心,傻乎乎笑着。

斐然的剑术。

至圣先师突然又问道:“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崔东山会怕李宝瓶?当年你们去大隋书院求学,崔东山在红袄小姑娘那边,始终打不还手,骂不还嘴?”

后无来者,是一旦陈清都跻身此境,就像一人独占整条剑道,站在一座独木桥上,无路可让。

只说那场文庙议事,某人一番言语,为蛮荒共主斐然和文海周密的关门弟子,分别送出了两个响当当的崭新绰号,一个是躺着躺着就当上了一座天下共主的“托月山躺圣”,和那从无胜绩的“甲申帐输圣”,年轻隐官还扬言要为这两位浩然天下的大功臣,分别送出一方亲手雕刻的私章,“百死不悔”,“心向浩然”……

年幼时做梦都想的美味糕点,还有布店里那些绿绿的布料,都曾让那个饥寒交迫的女孩,觉得是天底下最遥不可及的好东西,但是熬到长大后,手头有了钱,不知为何,反而好像半点不念想了。

哪有这么寒酸窘迫的河神娘娘?

只是马兰却不敢有任何不满,年复一年,扳着手指头,说是度日如年,半点不夸张。她再让一位关系相熟的土地公,帮忙打探消息,州城那边,到底还剩下几个知道“马兰”这个名字、认得她年轻时相貌的老不死。据说那边如今只剩下两个跟她差不多辈分、年纪的同乡老人了,越是如此,马兰就对那个药铺的杨老头,越是敬畏,因为如果没有意外,只等三十年期限一到,州城里边的那两个老人,就会寿终正寝了?

老人用旱烟杆轻磕台阶,再提起旱烟杆,指了指那条长凳,说那条木凳,就是我们。

这可是难得一见的稀罕场景。

曾经杏巷的老妪,在当年被某个女子仙师寻仇上门,本就上了岁数的马婆婆,一个不小心就死了,却因祸得福,被那个杨老头聚拢阴魂,得以担任河婆,就渐渐恢复了容貌,好似“越活越回去”,姿容愈发年轻了。这条龙须河,最早是一条溪涧,铁符江由河升江之后,作为上游和源头的龙须溪,就跟着顺势升格为河。

龙君的本命飞剑,名为“大墟仙冢”。登山一役,加上登山之前,人间大地之上的前辈剑修,死无葬身之地,不计其数,他龙君能够以本命飞剑作为坟茔,已算幸事。

天地灵气,山水气运,法宝灵器,这拨眼尖、下手还快的外乡修士,确实都挣到了,各有收获,几乎无人双手落空。

只是这种事情羡慕不来。

马兰这位大骊朝廷正统封正的龙须河水神,依旧是止步于龙须河与铁符江接壤处的那条瀑布口,再逆流而上,期间路过了位于龙须河畔的铁匠铺子,趁着如今铺子没人,她从水中探出头颅,看了几眼。

药铺大门虚掩,有人推门而入,穿过前店,掀起帘子,年轻男人喊了一声,“师姐。”

大骊朝廷最早设立了三座山神庙,披云山是山君大庙,高不可攀。

苏店摇头道:“我知道两个师兄师姐的名字,但是师父没说可不可以泄露他们的身份,你就别多问了。”

而马兰脚下这条龙须河,则是名副其实的一条“龙须”,所以当年水中才会出现那么多价值连城的蛇胆石。至于另外一条龙须,就是小镇那条主街,街上依次排开的螃蟹坊,铁锁井,老槐树,一直往东边蔓延而去,止步于东边栅栏门,曾经有个混不吝的年轻光棍,看门人郑大风,如今也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只留下一座没人住的黄泥屋子。

至圣先师一语道破天机,“白玉京大掌教寇名,志向高远,一气化三清,要以三种身份,最终真正融合三教学问根祇,神诰宗周礼是道士,福禄街李希圣是儒生,崔瀺就是算准了李希圣明知道事实真相,依旧会护住妹妹李宝瓶的安稳,李希圣如此选择,那么白玉京呢,甚至是青冥天下?你信不信万一宝瓶洲战事不利,守不住大渎和陪都,大骊铁骑不得不退守北地京城,李宝瓶再有个好歹,李希圣会直接一路破境,一天之内重返十四境,选择直面周密?届时师弟余斗,与陆沉,又会作何选择?甚至是道祖有无可能为这个最寄予厚望的首徒,破例出手一次?”

每次游过那座被大骊宋氏拆掉桥廊、也无悬挂老剑条的石拱桥,她都会格外心惊胆战。

药铺的那个杨老头何尝不是在赌?而且不会输。无论那个将赌桌上所有神性都收入囊中的陈平安,不管陈平安这场人性与神性的拔河,是输是赢,在杨老头眼中,都是左手进右手出的事情,都还是那个一。昔年的男子地仙之祖,十二高位神灵之一,手握一座飞升台的青童天君,苦苦守候一万年,不算白忙一场。

几个来不及停下脚步的孩子,轻轻撞在一起,叽叽喳喳埋怨过后,又是一阵欢声笑语。

至圣先师有意说得含蓄几分,其实崔瀺就像是用了一种与“查漏补缺”反其道行之的手段,说是凿出一口水井,并不恰当,根本是直接将陈平安心境之内,硬生生凿出一座无水之心湖。至于缝补一事,靠你陈平安自己。难熬?受着!

至圣先师思绪飘远,记起了一张张面孔,他们皆置身于远古剑修阵营当中。

没法子,自家河神娘娘,是出了名的节俭持家,简单说来,就是小气嘛。

所以观照的修道路程,最为坎坷,凶险,为观照护道的剑修,络绎不绝,前赴后继,光是远古“地仙”剑修的陨落数量,就多达双手之数。

一次在剑气长城的城头茅屋附近,一次是在城外战场。

陈平安愣在当场,又是一个好像从未深思的问题。

那会儿的小暖树,显然不太相信这种神神道道的说法,她便直接出言反驳李先生了,在某个旁观者眼中,就是把李先生给“教训”了一通。

她从袖中摸出几份老旧的山水邸报,唯一的相同点,就是邸报上边有她孙子的消息,其实她对上边的内容,早就滚瓜烂熟了,倒背如流。这些年闲着也是闲着,这位河神娘娘,便开始变着法子多识几个字了。

曾经的剑修观照,可不是后来那个离真的话痨,而是个出了名的闷葫芦,几乎跟谁都不说话,每次秘密议事,都躲在角落里,或是站在陈清都身旁,从头到尾一言不发。

只说一条泥瓶巷,就有隐官陈平安,大骊藩王宋集薪,郑居中嫡传弟子的顾璨。

对方远在青冥天下。

请别人喝喜酒,就更好了。

事实上,所有接触过小镇年轻一辈的,不管是什么身份、境界,多多少少,都会有类似的感受。

破解之法,就“很简单”了,只需要积攒出一万零一法。

“我觉得没什么意思。道祖认为知止天下将自正。佛祖觉得众生成佛是自己事。反正我们几个,作为人间最早的‘道士’,都觉得道在天下。”

厢房这边的苏店应了一声,是师弟石灵山来串门了。

石灵山问道:“师姐准备去哪儿?远游是多远,是别洲的古战场遗址?”

石灵山伸手烤火取暖,故意装傻,“还有这讲究?”

如今不少在小镇这边隐姓埋名的练气士,一年到头,深居简出,将那些破败宅子当成了修行的道场。

结果这位如今仙都山的末席供奉,那次就跟主动揽事的李希圣,在小巷里边,狭路相逢,各自不愿让路,就打了一架。

三姑六婆的六婆,占了一半,装神弄鬼的师婆,牵线搭桥的媒婆,替妇人接生的稳婆,杏巷的马兰都当过。

而观照拥有一把更加特殊的本命飞剑。

小镇年轻一辈,好像一个比一个喜欢出远门。

“你们读书人,记得信守承诺。”

他们的户籍和山上谱牒,暗中都归龙泉郡窑务督造署管理,至于槐黄县衙那边,始终不清楚这些山上神仙的身份背景,反正也没谁惹事,比起一般的县城,简直就是个路不遗失的地方,以至于县衙政务清明得无以复加,在州城那边年年都是优等考语,毕竟连个翻墙行窃的蟊贼都没有,更别说那种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纠纷了。

多年前,骑龙巷那边经常会有一个蓬头垢面,面黄肌瘦的小姑娘,假装无意间路过那条骑龙巷,走得很慢,轻轻抽着鼻子,闻着糕点的香味,女孩肚子愈发饿得咕咕叫。

至圣先师想起当初在小镇那边,一本正经的青衣小童,好心好意奉劝道祖一句,“道祖”这个名字太大,最好改一改名字。至圣先师忍俊不禁,笑着打趣道:“你们家那位景清道友,有点道行的。”

石灵山说道:“远远看了她一眼,好像是骑龙巷的王朱。”

有个文绉绉的说法,叫那虎踞龙盘,好像那些龙窑窑口,就建造在这条龙身躯之上。

陈平安沉默许久,问道:“算不到吗?道祖都不行?”

马兰幽幽叹息一声,在碧绿深潭中现出身形,踩在水面上,河流自行蔓延向石崖,她就那么走了上去,坐在青色石崖上边,从袖中摸出一把白玉梳子,梳理一头青丝,今儿准备换个发髻。

而苏店,除了药铺这边的关系,在家乡小镇这边唯一称得上认识的人,只有一个叫胡沣的,比她年长几岁,胡沣家里以前是开白事铺子的,他也会经常跟着爷爷一起当那短工,做些砖瓦木匠活计,或是走街串户帮忙磨刀。不过胡沣也离乡了,可就胡沣算留在这边,苏店与他也没什么可聊的。

苏店想了想,说道:“具体有几人,师门谱牒上边拢共几人,如今在世的又有几个,我都不清楚,但是除了李、郑两位师兄,确实还有其他人。”

第二次游历剑气长城,与师兄左右在那边重逢,其实最早,一个不认那个小师弟,一个也不觉得他就是自己的大师兄了。

昔年的小镇,福禄街和桃叶巷那边,有四姓十族。早先的小镇高门大户,四大姓,卢李赵宋,一直是以卢氏为首,因为卢氏王朝在覆灭之前,曾是大骊宋氏的宗主国,而卢氏开国皇帝,便与福禄街卢氏有千丝万缕的渊源。此外类似袁、曹、谢在内的十族,祖上都出过大人物,他们离开骊珠洞天之后,都曾扬名立万,比如被视为大骊中兴之臣的曹沆、袁瀣,造就出了如今大骊朝廷的两大上柱国姓氏,此外还有南婆娑洲的剑仙曹曦,以及北俱芦洲的天君谢实等。

苏店知道这个师弟误会了,解释道:“这次我打算独自历练,就不带你了。”

如今的旧龙州,新处州,是一洲公认的藏龙卧虎之地,奇人异士扎堆,可在苏店看来,相较以往,根本没法比。

龙君原本对于剑修沦为刑徒,就极为不满,故而那场远游,龙君就根本没有想过活着返回剑气长城。

而她也从一位河婆跻身了河神,莫名其妙就升官了。只是将近三十年过去了,好不容易河边有了个托身之所的祠庙,庙里边却依旧没有塑造神像,连个香炉也没有。

这份淳朴民风,阮铁匠,摆算命摊子的陆沉,每天醉醺醺的曹督造……这些外乡人,都曾亲身领教过,不认怂还不行。

马兰梳着头发,长吁短叹。

不过他们师父,对李槐真是当亲孙子看待的。

妇人忘记是谁说过一句话了。

见苏店欲言又止,老人说将来如果有机会,在青冥天下那边相逢,你可以问一问那个人,他肯定知道答案。

至于建造在风凉山那边的山神庙,因为山头地理位置优越,位于群山最北,所以离着州郡治所同在一城的繁华地界最近,祠庙香火一直很旺,善男信女,香客如云,上山烧香络绎不绝,每逢初一十五,山腰和山顶的庙会赶集,更是热闹得让山水官场的同僚们羡慕不已,那条烧香神道的上山主路,宽阔平整得像是一条官道驿路,沿途都是茶馆酒肆和客栈店铺。

越是无瑕之人,旁人与之相处,无形压力越大。

在未来岁月里,陈平安觉得最为接近李希圣那种“境界”的两场架。

至圣先师缓缓道:“但是崔瀺只需要有这个‘不一定’,就足够了。”

否则按照道祖的推算,只要再给陈清都两三千年的炼剑光阴,就有机会成为那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十五境纯粹剑修。

人辛苦活着,骗过自己,就是希望。

这片坑坑洼洼的青色石崖上边,以前小镇的孩子,来这边凫水摸鱼,都有各自挑选好的“座位”。

所以崔瀺才会早早出手,那么陈平安有朝一日,当真成为那个一之后,成功归拢整座露珠洞天所有争渡之人的神性,成为赌桌上最后留下的那个人,大部分的粹然神性,即便是原本不可控的,大不了就是神性宛如一条瀑布垂泻,从天而坠,灌注心湖其中,论事,既省心省力,论人,又能裨益修行。

屋内师姐弟两个,性情很不一样,在石灵山看来,师父没说不可以的,就是可以。

陈平安蓦然眼前一,异象一闪而逝,随即道心震动。

再凝神定睛望去,已经不见踪迹。

刚才仿佛看到了一头传说中的……麒麟,从视野中一掠而过。

至圣先师神色从容,洒然笑道:“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愣着作甚,再来壶酒。”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超品教师 疯狂基地 极品异能学生 绝品小农民 导演有点坏 不朽剑主 公主殿下是网红 [综]黑暗本丸洗白日常 天王时代 绯色升迁图:崛起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