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自有宽路
双方徒步下山,期间毫无征兆下了一场细雨,陆沉笑着变出两把油纸伞,询问陈平安需不需要蓑衣, 陈平安摇摇头,伸手接过油纸伞,犹豫片刻,缓缓下山,主动跟陆沉讨要了一壶酒,两人边走边喝, 名副其实的带酒冲山雨了,撑伞下山,一起走出龙宫遗址,蓦然返回去往村塾的乡间道路上,陈平安收起油纸伞,说道:“有无飞剑,是否能够成为剑修,关捩所在,是朱敛?”
陆沉使劲抖了抖伞上的雨水,笑道:“看破不说破,说破没朋友。”
陈平安看了眼脚上被雨水浸透、沾染泥泞的布鞋,凝神片刻,叹了口气,抬头笑道:“我这叫诤友。”
不用怀疑陆沉的心智和手段,道高术多,举世公认。要是早生七千年, 远古天下十豪,必然有陆沉的一席之地。
某种意义上, 陈平安此次使用符箓分身的手段,用来砥砺境界,将尽可能多的三教百家学问熔铸一炉, 最终为笼中雀和井底月搭配出三千小世界雏形做铺垫,就是一种“见好就收”的模仿。比如先前剑灵,或者说持剑者,就曾泄露过天机,说陆沉可能在偷偷练拳,试图攀登武道之顶。这就是陈平安在水边有此猜想的线索之一,既然反正都是瞎猜,不妨放大胆子,把一个渐渐认真起来的掌教陆沉想得厉害,更厉害,甚至是……未来人间最厉害的那个存在。
陆沉抬起手中并拢的雨伞,如持剑,抡臂画圆,坦诚说道:“是否成为剑修,不全是好事,对我的自家修行而言,后患无穷,属于一种自隘其路的蠢笨行径,陆沉从一个志在十五境的道士,由蹈虚转务实, 变成一位纯粹剑修,一定是势不得已了,白玉京的三掌教必须拔高一层战力,才出此下策,属于一种无奈之举。”
说到这里,陆沉转头笑望向陈平安,“别紧张,跟你关系不大,都是些从未彻底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座天下都是如此。
“陆道长用心良苦,也算是一种未雨绸缪。”
陈平安给出这个公道评价之后,停顿片刻,说道:“说理不举例,等于没讲。比如?”
“由此再退一步,生者阳宅与死者坟地,都有实在的学问,可以仔细讲究一番,认可子孙福报,可以由祖宗功德修来,以及被阴宅风水所荫。那么需要注意的,后世不为城郭道路,不为耕田犁地,不被豪族所夺,不必专求发福,但避山谷阴寒,免水灾蚁患。同时需要避开五箭之地。离家百里之外,路程过远,终究每年祭祀不易,位于大族之旁,容易被强取豪夺。阖族公地,攒葬旧山,山主欲索要重价者,以及吉壤早已有主之地,等等,都要忌讳些,反过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来自己发迹了,也莫要为难他人。”
陆沉嬉皮笑脸,强行将那只青囊塞到宁吉手里,伸手拍了拍宁吉的肩膀,“就是那三个字的称呼,涉及咱俩的……私谊,先前与你说过一遍的,好好回想一下。”
这就是陈平安的一种补救,务必加深自己在上五境之前对人间和山下的印象。
造化弄人,不知不觉,雨师烧火。
以前只是有几分猜测,既然陆沉有此问,陈平安就确定了。
陈平安笑了笑,安慰道:“一样米养百样人,当家三年讨狗嫌,何况是掌教天下一百年。”
陆沉说完这些话,忍不住骂了一句娘,伸出手臂,一抹鼻子,竟然流鼻血了,陆沉抬起头,轻轻揉着鼻子,先止住血,这下子是彻底放开了,骂骂咧咧,大骂周密是个阴魂不散的狗东西,周密你有本事就来人间与贫道一战,王八蛋玩意儿,仗着一座远古天庭作为道场,欺负一个阴神阳神都未归位的陆沉算什么本事……
陈平安笑道:“既然陆道长都这么说了,那我就这么信了。”
那个“陈平安”每次在那聚仙崖观看云海,都会摆出一个古怪姿势,念出一串音节。
神霄城的“小道童”姜云生,玉枢城的“小余斗”张风海等,他们都可以算是土生土长的白玉京道官,在他们身上展露出来的不同脉络,修行道路和心路走向,一个个“偶然”出现得多了,其实就是某种必然。
只是这种身份,属于一种自家门户的内定,无法在落魄山的金玉谱牒上边显现出来,有点类似官史与私家史书的关系。
陈平安的符箓分身之一,禹州境内在那座律宗寺庙内抄经的年迈儒生,每逢云起,小沙弥叩窗相邀,就会一起去山中崖畔凉亭。
陆沉摘下腰间那只黑色布囊,递向宁吉,笑道:“故人遗物,落在贫道手上没有半点用处,只有吃灰的份,暴殄天物。宁吉,你喜欢上山采药,就送给你了。将来遇到一些个危险境地,倘若身边没有帮手,无人护道,可以凭此自救,记得先前你我约定好的那个暗号吧,摇晃这只青囊,称呼一声就成。至于将来如何救人,求学路上,登山途中,不用着急,走一步看一步。”
陈平安终于开口言语,点头道:“懂了。”
崔瀺和齐静春,都是那种一眼就可以看出答案的人。
陈平安点头道:“当然。”
“所谓传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所谓护道,就像带着谁去一座庙烧香,进了山门,香还是要自己烧、自己香的。”
这也是陆沉的一种破例揽事,等于并未将已经敬过拜师茶的宁吉全然交付陈平安,就是说,有这么一层关系在,以后宁吉的所作所为,不管好与坏,陆沉都是要分摊一部分因果的。
“故而,风水相地,这类书籍成百上千,诸多文字流传,原是笨诀。君子只论修身,不讲相地,择葬本是修身中一事。不然古今豪阀世族、山上神仙,何以不皆得吉地,一路福泽绵延千百年一万年?为何他们亦如一般门户,常有横祸,甚至有可能比寻常老百姓灾殃更大,动辄殃及满门?”
聊到了山上那三种凝聚天地灵气的神仙钱,曾是光阴长河中的神灵尸骸流散、继而凝聚而成为实物。
陆沉问道:“能不能冒昧问一句,先后两次试图破境,为何会失败?”
至于陈平安,当年在避暑行宫,闲暇时就经常翻看术算专著,这也是后来陈平安为何会在蜃景城黄观,对那位皇子刮目相看。
凭此陆沉便知道了为何陈平安两次试图重返玉璞境都失败的缘由。
赵树下默不作声。
陈平安点点头。
一气呵成。
这就是陆沉之所以是陆沉、人间只能有一个陆沉的原因了。
老秀才还在屋内睡觉,陆沉准备告辞离去,酒也喝了,宵夜也吃了,再赖着不走,就有点碍眼了。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阳气俱蒸,土膏其动。春种秋收,夏暑冬寒,四季流转,各有其理。人居其中,行事亦然。”
许多话,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那么犹有一些话,是言者有心听者无意。
可陈平安不仅仅是武夫,更是一位剑修,所以还很年轻,想必宁吉成为陈平安的关门弟子,可能性不大。
陆沉笑道:“玉宣国京城永嘉县那边,不用担心,你爷爷是有个晚福的人。”
“想要有资格与余师兄并肩而立,一同面对天下大势的潮头,贫道就只有两种选择了,要么一步跻身伪境十五境,震慑天下群雄。强迫青冥天下再无以卵击石、毫无胜算之事。”
陆沉说道:“竹枝派有两座山头,如今是裁玉山一脉得势,其实早先祖山是鸡足山,而鸡足山那边,历史上,曾经就有一位常驻世间的罗汉。至于佛法缘由,历史久远,无据可查,也没有当面询问的机会,贫道就只能作些合乎常理的揣度,比如佛家八部众,其中有龙众,而古蜀地界,蛟龙出没,数量之多冠绝数座天下,没有之一。”
其余布鞋,该穿就穿,不管天晴下雨,都应该穿出屋外,走在大道小路上边,脏了就脏了,脏了就洗,过于珍惜,反而有违赠送布鞋之人的初衷。
某些老先生们的心胸气量,都是被历史和苦难撑开的,所以在各种各样的年轻人那边,这些老人们都愿意对年轻人的言行,说个好,给予肯定。
然后陈平安也没有让陆沉失望,七显二隐总计九个符箓分身,散落一洲各地,要么在市井民间,要么在山脚,至高不过半山腰。
不堪回首的往事,与之背对而行,生活道路上每走一步,不回头看就是了,最终就可以越走越远,直到彻底释怀。
比如“已为陈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有感于斯文”,又例如“又是长久的看客,不得走一个”。
陈平安笑道:“陆道长就别兜圈子了。”
连同那只青囊在内,分量最重的礼物,当然还是那个看似虚无缥缈的称呼,小师父。
这个心魔,可以说轻如鸿毛,只要陈平安自己愿意跨出那一步,过此心关,轻而易举,可谓是水到渠成。
陆沉收起那份异象,笑着建议道,“诸子百家,蔚为大观,其中术算家在纸上费功夫极多,可惜最后却跟商家的处境差不多,被视为贱末小道,这肯定是不对的。”
可是陈平安做得到吗?
大概这就是修道之人,所需要面对心魔的真正难缠与可怕之处。
宁吉腼腆一笑。
放眼整个浩然天下,历史上,大修士收取了关门弟子,结果之后瞧见了根骨资质极好的修道胚子,又临时反悔,这类情况也不是没有,但师徒三人,往往都会在山上沦为笑柄。
老秀才跨出门槛,似乎极有谈兴,与那少年娓娓道来,“哪怕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圣贤依旧只是劝人行善,且圣贤看待富贵福泽事甚是平常,不怕后世子孙贤而贫,只怕子孙不贤而富贵。俗人只以富贵为福,不知惜福为福。陋矣哉。”
山上练气士,尤其是成名已久的修士,收取关门弟子,是自身修道之外一等一的大事。
前者道家秘诀,后者是儒家道理。
就像山下的江湖人士,上了岁数,想要金盆洗手,彻底退出江湖,肯定是要大办一场的。
昔年龙泉郡境内的每座龙窑,都有个经验老道的老师傅负责把关,陈平安所在窑口,就是那个姚老头。
想念,是一座无需喝酒的醉乡。能够离开这座醉乡的唯一道路,唯有喝酒。
陈平安心神悚然。
在大骊京城,当初陈平安去寻找陋巷内的女子武学宗师周海镜,当时也是脚穿布鞋,陈平安往返一趟,脚上布鞋不沾泥。
先前在落魄山竹楼二楼,赵树下成为了陈平安在拳法一道的关门弟子。
陆沉悻悻然,又抬手擦去鼻血,继续碎碎念,如泼妇骂街一般,诅咒周密生儿子没屁-眼,走路上挨雷劈,死翘翘了买不起棺材板……
陆沉突然说道:“凡夫俗子,谁敢说明天一定下雨或者不下雨?出门在外,有几个人是每次都随身携带雨伞的?”
陆沉自问自答道:“不可全信,不可全然不信。”
“以杀止杀,不管是谁,犯禁即死。”
白也就无需主动拜访南华城了。
陆沉也不觉尴尬,论脸皮厚度,要说老秀才天下第一,阿良第二,贫道怎么都能排第三吧?
陈平安疑惑道:“你想要说明什么?”
作为真身所在,陈平安在此化名“陈迹”。
这也是宁吉自己的缘法。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总不能觉得将学生弟子变成自己才算好,反而是大忌。
而且陈平安的“心魔”,要更深一层,与之为敌,就需要陈平安主动遗忘人生路上那些美好的人事。
陆沉说道:“但是没有袁化境临时起意的下山,跟你开诚布公言语一番,没有他的提醒,你可能在那边抄经再多,都不会知道那桩典故,不清楚寺庙内藏有六祖当年舂米腰石的那方印蜕。”
陆沉哈哈笑道:“才知道啊。”
在宁吉和赵树下视野中,只见那空中的细微纹路,连绵起伏,如一幅涟漪阵阵的水文画卷。
陆沉说道:“佛门罗汉,十六应真,常驻人间护持正法。”
不像宁吉这个小师弟,赵树下因为在落魄山那边耳濡目染,也曾游历两洲山河,所以赵树下开始皱眉思索。
陈平安笑道:“陆道长的自夸手段,更不俗气。”
陆沉笑眯眯抖了抖袖子,轻轻打了个清脆响指。
其实先前与细眉河水神高酿同桌饮酒,陆沉就察觉到了蛛丝马迹,只是陈平安自己都没当真,高酿也只是当做一种溜须拍马。
在术算一途,文圣一脉嫡传弟子当中,可能除了陈平安,其余个个都是高手。
之后就是边走边闲聊。
赵树下一愣,出乎礼数,与这位仿佛突然蹦出一句“谶语”的陆掌教拱手致谢。
“宁吉,以后跟在你先生身边,可以多研究术算一道。”
陈平安虽然不明就里,不过信得过少年的心性,也信得过陆沉,微笑道:“在陆道长这边,不用那么刻板,可以随意些。”
“宁吉,临别之前,贫道也要与你说几句场面话,求学之人,在志不在识,修道之士,在道不在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