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汪国真
夏红军早上乘飞机返回燕京,当天下午西川、骆一禾还有卢伟海应邀到了后海自家的院子,坐在桂树下夏红军给大家简要说自己的香江之行。
听到海子痊愈即将出院,而且还香江大学聘请为客座讲师,大家都很高兴。又听到柳慧芳竟然要捐赠50万港币作为燕山诗歌奖的基金,大家更是欣喜若狂。
别看几个人诗歌都写的不错,但说道赚钱个个都是大眼瞪小眼,这里面除了夏红军,开书店的卢伟海算是个小款,说服了媳妇也拿出3000块。
“我说红军,如果你多认识几个富婆,资金的问题有啥发愁的?”骆一禾开起了玩笑。
这个
夏红军看了看坐在一边的陈招娣。
女孩一般都不说话,只是给他们端茶倒水,没啥事就回到自己屋里去学习,听到这话就站起来说你们聊我去看书。
气氛顿时有点尴尬。
“红军,最近收到许多作者投稿,我拿给你看看。”西川适时转移了话题,从东厢房里拿出一大沓诗稿递给夏红军。
“这些都是我们仨人经过审核后可以进入下一轮复选的。”西川解释道。
但卢伟海坚持自己的意见,西川也有些看不上,只有骆一禾觉得还可以。
这算啥?
没来这个时代之前他看到的下半身诗歌多了去了,人家还自称一个流派!
“招娣,你觉得汪国真这时候首诗写的怎么样?”夏红军看到站在一旁不说话的陈招娣,突然问道。
就有什么样的时尚
其实汪国真并不年轻,他和舒婷、顾城一样,汪国真是“80一代”诗人,只不过在八十年诗坛群星璀璨的年代,他显得并不突出。直到九十年年代初期,靠一本诗集《年轻的潮》开始掀起汪国真热。
紧接着骆一禾、卢伟海,连陈招娣也感到好奇看了几眼。
日
按照评委会评选规则,主要是由他们四人进行审核,每一首诗必须由三个人交叉审核,如果有两人同意就可以进入下一轮复选。
“这首诗不行,过于浅白,没有内涵。”第一个表态发言的竟然是卢伟海。
夏红军打开一看,顿时愣住了。
人心
无论穿什么样的衣裳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
才17岁啊。
“的确不错,这个作者也是很有天赋,我看好他!”夏红军笑着说道。
作者:唐瑞兵。
岁月如水
流到什么地方
这种看不上和远离,不是针对他的人品,而主要是从诗歌作品出发,以致于常常可以听到“伪诗人”、“警句集成”、“心灵鸡汤”这样的评价。
说道九十年代国内诗人,汪国真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也是一首短诗:
《永恒的心》
我们怎能苛求
世事与沧桑
好多人并不知道这个名字,但是他的笔名许多诗歌爱好者相当熟悉:白鹤林。
都会太不漂亮
作者:汪国真!
大名鼎鼎的汪国真竟然也投稿了!
夏红军一页页仔细看着,突然有一首短诗吸引了他的目光。
用还是不用?
看到夏红军拿着诗稿眉头微皱,西川很好奇的把诗稿拿过去,竟然也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