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朱瞻基为数不多,最想做的事情。
讲究仁义道德,但是当什么事都用仁义道德去约束行为,那就是愚蠢!
至少,朱瞻基一直以来,都是这般认为的。
可是郑和却找出了致命的弱点。
其余人等,按照官职位次,分坐周围的桌案前。
弯曲倾斜着向前的树干下,两颗大瘤子大小一致。
虽然脚下步伐不稳,但郑和还是快步迈出僵硬的双腿,赶忙带着手下的人,走到皇太孙面前。
届时,他们会恨不得住进郑公家中,但凡是看见您歇下来,就会恨不得架着您郑公,给架到包船上,让您继续下西洋!
南疆的瓜果种类实在是太多了。
郑和没有说话。
“酒是喝不完的!建昌府远离京师,上下更需勉励勤恳,朝廷终究是能看到的。如今陛下有口谕,不得失仪不敬。”
朱瞻基想了想,就觉得有点小激动。
他的身体里,开始热血沸腾。
到时候的大明,试问郑公,会是怎样的?
到时候,郑公在大明,必然青史留名,为万世臣子之表率!”
这些地方都有人,他们已经在做最原始的物资积累。
朱瞻基微微一笑,知道郑和大概也是听闻了自己在交趾干的事情。
在太孙年轻的脸上,带着淡淡的不满。
人还没有坐稳,一听太孙的问题,不由微微一愣。
数次远航的郑和,很清楚沿岸地区,有着不少的财富,但是为了船队的安全,他都是直接选择返回大明的。
谄媚!
郑和脸上的迟疑和为难。
在黑洞的后面,是大明经过无数次改良之后,火力最为强大的大炮。
铆钉。
一群败家老爷们!
呸!
大明是讲究的。
“肃静!”
他是三宝太监。
郑和眉头肉眼可见的皱起,他用只有太孙能听到的音量,冷哼一声。
不好搞人家吧?
但郑和更看重的是太孙最后说的话。
朱瞻基刚刚坐下,抱着个红艳艳的果子,啃了一口,带出一片果汁。嘴都没有擦,就对郑和开口问了一句。
这棵椰树长得有些……
但他还是表现的很是喜悦,点点头:“大明的宝船队,自然是要走的越远越好,这个世界很大。大明需要提前知道,这些地方。”
但是太子爷不好与自己分说,也不好与陛下劝谏,所以才要太孙在自己面前游说。
“南疆的香料、图格鲁特的粮食和宝石、帖木儿……帖木儿那些能烧过的黑油、海峡诸邦国的女人、黑衣大食的黄金水晶……
“图格鲁特!”
郑公是知道,在缅甸、在大骨刺向西,那片有大河入海的土地……也就是图格鲁特(印度)……那里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王朝。
你们能来朝贡,那是大明给你们脸了。
朱瞻基嘿嘿一笑:“您可是真的一点脸面都不给他们啊,他们回去了,怕是要揣测好一阵子了。”
保护费懂不懂?
我想……
每一次下西洋,他统帅数万兵马,驾驭数百船舶,裹挟滔天威势,镇压一切宵小邦国。
他踏足的异域土地,冠绝于当世。
但是随着航线的远行,他开始怀疑,开始认识到,大明其实并不是什么中央之国,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地方,是大明从来就未曾触及过的。
随着人的见识和知识的增多,就会越来越觉得自身的渺小。
因为这一次,他就要准备,越过那道海湾,到天边去看一看。
都是大明朝的藩属,时不时的入京纳贡。
停了下西洋,朝廷将会富余出一大笔的财富。
“我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每一次郑公出航,朝廷必然困顿不已。户部数年之积攒,也必然一空!”
曾经,熟悉无比的套路,放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朱瞻基眼准时机,继续加码:“将在外军令有所受有所不受!朝廷里多的是庸碌之人,有眼无珠。他们看不到您在外面都干了什么,他们只会看到您这一次又耗费了户部多少的钱粮。
就该永远属于大明!
然后他也上前,扶住郑和的双臂,将其弯下的腰抬起。
郑和浑然不知,自己在经过太孙的道德绑架,画大饼的加持之后,已经不由自主的陷入到了朱瞻基的话术之中。
朱瞻基闻言,无奈的苦笑一声。
建昌府的一众官员,再难开口挽劝,只得是默默的推到一旁,将码头上本就不宽的道路,让出一条通道来。
每一次航程,都是一次历险。
郑和先是一愣,然后当即抢过话:“大明的体统和脸面,不能因为老奴丢了。哪怕是在天外,远离大明万里之遥的地方。”
这不满。
郑和点点头:“对!图格鲁特那里,老奴是知晓的,同样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矿藏众多。但没有南疆的支援,大明单单依靠水师的宝船队,怕是无法长期占据统治……”
“下官,见过三宝太监。”
他大笑两声,眼中露出精光:“所以,这一次郑公远航很重要!”
这些白的银子,能用在无数的地方。
但是突然想到自己当年第一次下西洋,于是立马默默的闭上了嘴。
他直接开口反问:“郑公为何要去沿途无人之地,劳心劳力的收集物资?为何不去那些,已经有人聚集的地方,直接带回他们收集、生产出来的屋子呢?”
周围的桌案,离着主桌有一点距离。
尽管青史留名,成为大明万世臣子之表率很诱人。
他在船上,就看到码头上,竟然是太孙亲自带队迎接。
随着太孙一段一段的话,层峦叠嶂砸向自己。
想象是美好的。
到树顶,又徒然变大……
交趾稳定,这南疆也就连成一片了。
他有机会选择,待在京师,享受着大明臣子的恭敬,待在江南那世界里。
比人脑袋都要大的铆钉,表面泛着阵阵油光。
他郑和是大明的臣子。
郑和打头,宝船队众人齐声行礼参见。
这位自小就带着自己的三宝太监,随着自己逐渐长大,往日里的亲昵越发的少了。
路上,没了建昌府的人。
甚至可以说,是不成文的习惯和规矩。
他轻笑一声:“大明宝船队停靠藩属邦国,宝船队官兵却遭邦国俘虏。
为了原始资本的积累,大明就该什么不要脸的事情,都得做!
于是,朱瞻基现在就很不要脸。
朱瞻基淡淡的看了郑和一眼,心中微微一叹。
让大明的百姓从此,吃得饱穿的暖,子女可入学堂。
被朱瞻基看得清清楚楚。
“郑公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吗?”
东宫里头有一个屋子,专门放着三宝太监,从远洋带回来的新奇事物。
郑公这辈子。
建昌府众人还想说些什么。
罗向阳手下的锦衣卫,早就在岸边避风防火的地方,安营扎寨。
在甲板下,有阵阵脚步声传来。
然而,在郑和的眼中。
什么叫做自愿!”
别致!
朱瞻基与郑和,相对坐于主案前。
果然,朱瞻基脸上露出喜悦。
郑和目光闪烁,摇摇头推辞道:“老奴不辛苦,倒是太孙,在咱们大明的交趾,辛苦了。”
大抵都不用上岸了……”
而郑公,却是要沿途,将这些财富,给挥洒出去。大明百姓,可曾知晓?”
就如同,周边番邦朝贡大明。
里面玲琅满目,都是三宝太监送给太孙的。
然后继续开口:“交趾如今虽然任由贼子作乱,但最大的威胁胡氏余孽已经伏诛。
所为的,不过是要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去为大明做些事情。
似乎是在海上飘得太久了,即使是郑和,双脚刚刚站在码头上的时候,身子也不由微微的晃动着。
甚至于,未来某一天,郑公说不定,也能从那里开始起航,走向更远的地方!
如此照例,一处一处的建立据点。
若无西部藩属的支援,太孙所说的……图……”
树干越往上,越细。
朱瞻基咧咧嘴,也不多说,自是率先往前。
难道往后的大明,要禁止下西洋了?
这是大明的南海!
“数百艘船舶,过半运载着我大明的物品。那是大明百姓,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积攒下来的。
“城中备好酒席,还请三宝太监赏光。”
已经四下西洋。
两只手攥成拳头,难以压制心中的激动。
他知道郑和说的是非洲的钻石。
即使如今的大明,已经进入深冬腊月,这里却还有众多的瓜果产出。
你们不在自家搜刮一番,不说携妻带子,也得是将自家的库房掏空。
是欲求不满!
郑和心中,顿感不解。
朱瞻基没有给郑和开口解释的机会和空隙。
哼!
搞得像谁不会这招一样!
垃圾!
朱瞻基心中畅快不已,目光死死的盯着郑和,希望从对方的嘴里,听到想要的回答。
宗室
权贵
士绅
自古以来,在封建统治下,因土地而引发的种种问题。
能不能借此,徐徐革新。
在此一举!
感谢我【肥田麦】大哥的打赏和票票!爱你一万年哦~
感谢【汉之旒玥】【書友零零7】【人称江湖小郭嘉】【书友202001222191225494】【霹雳六祸苍龙】【依樓(你是不是退群了?群里来了好多小姐姐小哥哥哦~)】【书友20210224163346526】【太初,】【泛舟行川】【不識好人心】【秀波男神】【plomkn】【书友20190617112227678】【战歌の暗夜】读者老爷们的推荐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