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我对上述指控表示认罪【5k】
从走出东宫。
朱瞻基赶了一路。
却绝望的发现。
一路上根本就看不到老父亲的身影。
等他一路慌慌张张的赶到宫里头,等进了殿,方才看到老父亲,已经是稳如泰山的站在了最面前,离着皇帝御座最近的位置。
小半年没见。
昨日又只是简短的见了一面。
等到这个时候,朱瞻基才发现,老父亲曾经宽实无比的后背,竟然是肉眼可见的消瘦了下来。
老父亲身上穿的衣服很新,也不像以前总是一件衣服能穿上好些年。
定然是东宫为瘦下来的太子爷,新作的衣裳。
朱棣皱紧眉头,自南疆的消息传入京师后,他就有预感朝堂内外,会有不和谐的声音发出,会有一批人要做出反应。
“臣等请陛下,为大明之江山社稷,下旨训斥皇太孙,斧正太孙,回本溯源,延我大明江山万代。”
如今,他们终于是发动了。
于是,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的某些人,顿时就彻底放开了手脚。
然后,就见朝堂上,更多的人站出来。
一片寂静。
朱棣很清楚,如今的大明朝需要这些人的支持和维护。
此时已经三月。
唯有一跪解千愁。
不过是因为这位皇太孙,没有按照你们设定的教育路线成长而已。
连十万兵马都出来了。
尤其是动辄砍头杀人的上级。
这是自己审自己?
刑部尚书吴中,两眼发蒙,茫然的看了眼正盯着自己的皇太孙,心底不由的有些发虚。
朱棣的脸色很难看,阴沉一片,黑着脸瞪着大孙子。
皇太孙都要弄死自己了。
“上朝。”
外面什么都没有。
很是简单。
朝堂上,文武大臣们,黑压压跪下去一片。
想了想,朱瞻基觉得定然是这样的。
这是朕的孙子?
有必要大惊小怪的?
内阁众人忧心忡忡。
武将轮值内阁,我们忍了。
朱高炽拉了崽子一下,与满殿大臣一同跪拜皇帝,山呼万岁。
尽管他知道,就算自己今天什么都不说,也有这帮武将会为自己,去和对面那帮文人打嘴仗。
就是近些年,数次北征干翻的北元余孽也有不少。
南疆万里之遥,位处控弦之外,鄂宏大就算打下了南疆,我还得找朱勇他们要来不下于十万兵马,才能彻底镇守住南疆!”
不过是才杀了万把人?
定罪?
他再次肯定,然后目光找寻了片刻。
这人常和清流走动。
不用想,太子爷都知道,等下老爷子肯定是要骂自己了。
吕震同样在默默的观察着皇帝,稍加思索后再次开口:“太孙今日所作所为,于礼不合,若不加以惩戒,朝堂体统荡然全无。至于南疆之事,朝堂大可再派官员,亲赴南疆追查,必然能带回真相。”
朱棣也只是瞪了大宝贝孙子一眼,然后就看向朝堂:“都不要藏着掖着,有事就说。”
相较于文官们的不可思议,李彬等武将的脸上,则是不满了震惊和困惑。
吕震浑浊的双眼看了一眼上方的皇太孙。
这个时候,朝堂上已经是乌泱泱的跪下了一地。
但是在今天,却没有说什么好话。
“臣查,太孙去岁南下广西,乃是为陛下责令,自省修身。太孙却无视朝廷律法,擅自领兵出广西。此举,不可助长!”
而随着吕震的开口。
他们还能说什么?
这个时候。
吕震如同朝堂上,那些清流腐儒代表们的想法一样。
朱棣的目光,已经是移向了躲在太子爷身后的朱瞻基身上。
朱棣默默的看了吕震一眼。
这不是因为太子爷突然大方了起来。
照入殿内。
你现在有我们啊。
山东哦~
那就正常了。
老父亲这样说,显然是不打自招,早就在自己回京之前,就在思量接下来要如何有效的统治南疆。
朝堂上,又是一边寂静。
是问皇太孙,为何要在南疆那般行事。
皇帝将要北巡的安排,早就已经在年前定了下来。
但他还是站了出来。
朱棣没有看了,他很是好奇的看了一眼,同样没有立即开口反驳的大孙子。
他抬抬手面向皇帝告罪一下,然后便抱着笏板站起身,走到了大殿正中:“吴尚书虽说到南疆远离京师,我等无法探得真实。然今日太孙于朝堂纸上,却是肆意妄为,无视朝堂纪律,胡言乱语,其罪却是实实在在的!”
满堂愕然。
恪守仁义道德的清流很多,多到就算他是皇帝,也不敢轻举妄动。
至于原因……
朱瞻基整个人几乎是一个不稳,反应过来后赶忙稳住身子,人却已经是跟着跪了下来。
细看一眼,才能发现,太子爷如今下跪的速度,也比以往快了不少。
太子爷咬咬牙,猛的一用力。
“臣,对皇太孙交趾所作所为,有异议。”
就是要先给朱瞻基定下罪来,后面再慢慢的将南疆的罪证查清楚。
朝堂上,随着朱瞻基不加解释的,无所畏惧的,毫不遮掩的,将所有被提出的罪行承担下来后。
咱们不怕事。
跪在地上的朱高炽,悄默默的伸手,拉扯了一下边上还站得笔直的不孝子。
老大。
显然,他们对皇太孙在南疆干的事情,很是赞同。
他所代表的,在他身后的那一帮人,也不喜欢。
朝堂的体统和规矩,在这位年轻人眼中,几乎形同虚设。
皇太孙用自承罪行,自请死罪的方式,并不能开拓自己的罪责!
吕震的心中有些烦躁,大明朝的皇太孙越发的不受控制了。
但其实,说到底,今天的场面,也是内阁希望看到的。
噼里啪啦,无数张口,罗列出来的条条罪行,几乎是要将朱瞻基整个人给淹没了。
他不单单是因为神机营与皇太孙结缘,幼军卫的火器营也是在神机营接受的训练,他本身在去岁更是协办京察军方的事情。
但其实,他本来是准备今天入宫请安的。谁知道今天被老父亲喊了,要一起来上朝。
朱棣收回视线,再次看向跪在一起的父子两人。
还是现在,为何要不做任何的解释,直接承认了所有的指责。
你不敢是开口就喷,对面要是敢还嘴,咱们当场就抄家伙干他丫的!
就连安坐龙椅的朱棣,也有些诧异,一双眼不时的在宝贝孙子的身上扫视着。
朱勇感受到了吴中的目光,立马偏头,默默瞪了这位刑部尚书一眼。
刑部尚书吴中心生悲哀。
朱棣看着大孙子不服输的摸样,默默一叹:“刑部,你们准备怎么给皇太孙定罪?”
这在哪朝哪代,都是少有发生的事情。
试点徽州府我们忍了。
身为大明继承人,杀个万把人,你们这帮文官就集体高~潮了?
嘭的一下。
良久之后,有人下意识的开口询问:“敢问太孙,为何要这样?”
“启禀陛下,臣认罪!”
于是,吕震又看了眼太子爷。
是大明朝下一代,下下代的传承。
太孙去岁,一举定鼎交趾,朝廷在交趾的压力徒然一小。此等大功,功在大明江山社稷,怎么到了你们嘴里,就成了大逆,大不敬了?
“山东出身的官。”
吕震打的主意很简单。
爷爷们当年打下大明江山的时候,杀的人可比现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