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砍瓜切菜一样的杀倭
海洋。
从古至今,对于人类来说,都是一个极其凶险的地方。
远海浪大。
近海暗礁。
那是海面上什么也没有,在海面下也可能有一股暗流,能将庞大的海船,在瞬间撕碎。
即便是在白日里,航行在海洋上,也是凶险万分。
更不用说,是在漆黑一片的夜晚。
月华星光,只能让人隐隐约约的看清海平面在哪里,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照明,让水手看清靠近海船的海面下的动静。
即便是经年累月的海上好手,也不好保证,在黑夜里让海船一直太平无事。
在汉王殿下的带领下,丙字营就像是一柄大锤,重重的砸在了整片海滩上。
很可惜!
他到现在,都没有找到那个,胆敢砍他汉王府世子的倭寇贼子。
王景弘也已经带着人,到了整个甲板上最高处。
在那几条战船上,是他细心教导了一辈子的几个徒弟。
顷刻之间,海面上已经多出了无数的碎木板。
“娘希匹的!这些个倭寇,怎么不自己跳进海沟子里淹死呢!”
人才。
船队开始缓缓的挪动着前进的方向。
从军多年,他们从来就没有经历过这等顺畅的战事。
更远处,原本在旗舰等大船周围护卫的海沧船等中型战船,开始加速直奔不远处的海岸近海而去。
佛朗机炮、碗口炮、迅雷炮,不断的喷吐着火焰,倾斜出一颗颗弹药。
朱高煦砍翻了最后一个未曾逃进海水中的倭寇,一枚明显是从佛朗机炮发出的炮弹,就落在他面前不远处的海水中。
丙字营千户小声的询问着:“王爷,不过什么?”
海风冰凉,让张老爹发白的胡须有些僵硬,也变得更加的白了起来。
朝廷,或者说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皇太孙,有意要将此处这批战船,从三宝太监的宝船队里划分出来,建立大明的东海舰队。
“海外倭寇不过皮癣而已!唯有攻破占领倭人本岛,断绝倭寇来源,则大明永无倭患!此战,是为了解决出自大明内部的明奸,些许倭寇放过也就放过了。”年轻的幼军卫官兵,不卑不亢,平静的说着。
看着什么也看不见,只有时不时闪过一团光亮的深海,朱高煦停下来了脚步。
他皱皱眉,原本就黑黝的脸色,越发的黑起来:“太孙要放真倭逃走,这我知道,但此时谁能分得清谁是真倭,谁是明奸!”
而在旗舰上,没再和于谦争斗的王景弘,拿起一杆前不久才到手的望远镜,向着海岸处观望过去。
而随着王景弘一声令下,随即,诸多水师将领鱼贯而出。
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受到尊重。
在船队前方,属于大明的海岸线,已经隐约可见。
太孙身边的亲近人!
王景弘冷哼一声:“这是在养虎为患!”
杀敌,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简单。
溃败,在眨眼间发生。
只是一瞬间,无数的明奸被战场的惨烈,吓得惨叫不断。
带头冲锋的朱高煦,不断的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做着劈、砍、切、扫、捅等等动作。
王景弘的面色一沉,不悦的看向突然插话的幼军卫官兵。
整个海面像是炸开了锅一样。
张老爹赶忙抬眼看过去。
结局早已注定。
他的身上,除了属于自己的水师战袍,还有一件不知道哪个天天喊他老爹老爹的小伙子,在他上桅杆前披在身上的毛皮大衣。
如果记得没错的话,就在这条浪下面,是一条离海面只有几尺距离的暗礁。
他带着人,与先前派出的丙字营官兵,正在追杀逃窜的倭寇,以及那些等在海上,准备运走福宁州官仓物资的明奸海船。
不是风声。
王景弘再次冷哼一声。
在他的身后,众多亲兵将校。
朱高煦笑了笑:“王景弘跟在三宝太监身边多年,水事海战熟稔,这次回来,除了宝船这等巨舰,定然还有其他战船,用于围堵全歼倭寇明奸……”
好不热闹。
朱高煦觉得自己的血都在燃烧,似是要将整个海岸点着。
深海上,一道道龙吟声响起。
这是为了给敌人来一场出其不意的进攻。
其中,就有副都督王景弘。
或许,自己可以在死之前,请求定然已经成为东海舰队总督的王景弘公公,将那几个不成器的徒弟,给提一提官职?
张老爹想了想,觉得王总督定然是心肠善良的,看在自己这些年效力水师的份上,大抵是会仁慈的同意。
在军中,张老爹是最受人尊重的一位。
倭寇们凭借着强大的身体素质,将抢在他们前头的明奸们给拖下水,争先恐后的向着海船上跑。
常年的经验,让张老爹一眼就分辨出了徒弟发出的信号内容。
他知道,在那里,同样有无数的水师同袍,未曾歇息,而是在静静的等待着。
今晚有一伙倭寇和明奸,要洗劫福宁州官仓,将劫掠的官仓物资,从海上运走。
昏暗的船舱内,一员身形魁梧,面色黝黑的男子,中气十足的发出命令。
这是海面上的水汽,因为低温,在张老爹的胡须上凝结。
“王爷,咱们现在干嘛?”丙字营的千户,带着人走到朱高煦的身边,看了一眼混乱的海面。
海面上,更多的如网梭船这样的小船,开始搭载水师官兵,准备追捕逃出包围的敌人。
然而,他却没有再说话。
年近五十的他,已经在属于大明的海洋上,生活了近四十年。而在大明的水师战船上,也工作了近三十年。
船队前方,传来了一声呜咽声。
不需要多么精确的瞄准。
“本岛战略,才是重心!太孙不希望船队,在这里出现什么意外……”年轻的幼军卫官兵,小声的解释着。
月华下,无风无浪的海面上。
其中最大的一艘旗舰宝船上。
等到张老爹钻进船舱,入眼是大批水师将官。
而东海舰队的第一任总督,那位年轻的皇太孙,似乎很有意于副都督王景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一片通亮。
可他们何曾见过大明军阵。
水师的火炮虽然强大,但百密总有一疏,绝不可能覆盖整个海面。
远处,更多的高举着火把的人,不断的发出阵阵杀声。
一口口深邃的炮口,从船舱里被推出到船体外。
整个海面上,发出巨大的呼啸声,海水被气压压出一道道的凹痕来。
除了这座旗舰宝船以外,所有的大型战船,都开始调整方向,将左舷面对福宁州海岸。
一座座的佛朗机炮、碗口铳、迅雷炮,准备就绪。
大明水师的怒海狂啸,依旧未曾停下。
已经有倭寇和明奸,爬上了海船,开始驾驭着海船,向没有火炮轰鸣的深海逃窜。
高耸数十丈的桅杆顶部,是一个小小的圆形,围绕着桅杆建造的瞭望台。
尤其是在性命攸关的地方。
他们在胡乱的奔跑着,想要冲到停在海水里的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