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比较就没有愤怒。看着长得同样其貌不扬的苏东坡身边妹纸如云,而且还极尽调侃之能事,形单影只的牲口们立马坐不住了,全都冲向了青城书院众人所在的位置。
好在现场还有一些帮佣在维持秩序,死死抱住了那些冲动的愤青,再加上各书院领队以及岳麓书院老师们的呵斥与安抚,好容易才将场面控制了下来。
负责抚琴的司马相如也赶紧将曲目换成了高山流水,平复着一群骚年们那悲愤的心情。
我勒个去,果然够耿直,都引起公愤了!
湘云也是被群情激愤的景象所震慑,看向苏轼的方向,想着末旦评结束后被人大卸八块的惨状,不禁为他感到默哀。
“东坡兄,事情因你而起,我看你不如配个词牌高歌一曲,向众人致个歉如何?”
就在苏轼心中七上八下,不知该怎么办是好是,李清照睁着那双大眼睛,给了其一个解围的好方法。
苏东坡眼睛一亮,顿觉此法可行,站起身大步流星的走到空旷处,对着众人拱手作揖,
“诸位,适才多有得罪,万望海涵。在下一路南来,偶有所得,当下便作歌一首以颂之,向诸位赔礼,不知意下如何?”
“先唱了再说,唱的好就原谅你,不好的话照打不误!”
琴声再次响起,湘云这次倒是眼前一亮,***着说道,
果不其然,在苏轼诵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之时,场间再无一人叫嚣着要将他打的欲~仙欲死,整个礼堂都安静下来,被他词中的博然大气所震撼。
我擦,你们都不嫌事多啊!
“还是不要了吧,你们唱的开心就好,呵呵!”
这是一代大家欧阳修给出的32个赞。
这种让人火大的言论,其他书院的学子倒还能有个缓冲的机会,但作为东道主的岳麓书院,却是无论如何都是避不过去。
可是总有那么一颗老鼠屎要坏这一锅好粥,欧阳德就与有荣光的站起身,环视四周,趾高气昂的说道,
另一侧的郡主柴~玲脸现怨怼,然而时机未到,也只能默不作声的强忍着,身下的裙摆都被两手抓的起了褶皱。
“咦?强哥,这是什么曲子啊,这么好听?而且听起来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看你唱的是不是真的那么耿直!”
“妙,绝妙!‘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句寓意深远,当可流芳百世,岳麓书院果然是藏龙卧虎,不愧是天下第一书院!”
“此词跌宕起伏,浩然大气,比之昨日的《水调歌头》,有过之而无不及,实乃登峰造极之作!”
“铮~!”
苏东坡则充满自信的微笑着,给抚琴的司马相如递去一个手势,那位声乐老师立刻又是换了一个调子,准备配合苏大才子的唱诵。
其他几位文学巨擘也纷纷表示了自己对于这首词作的欣赏,赞美之词一点也不吝啬。
“伫倚危楼风细细……”
哼,你现在就腻歪在文强身边吧,待会儿就有你好看的!
这是左相司马光不吝溢美之词的盛赞。
然而在最后的两句词从柳永口中吟唱而出时,他瞬间脸色就是大变,一副不可置信,见了鬼的模样。
礼堂之内,一时雄壮豪迈,一时婉转凄凉,不停的转换着吃瓜群众们的情绪,让他们在大喜大悲之中领悟着人生的真谛。
湘云看着强哥那无语的神情,一时间尴尬的不知所措,好在这时,柳永的唱诵开始,及时的化解了某腐的囧状。
牲口们七嘴八舌的回应着,态度上显得极其恶劣,准备一个不好就一拥而上,将这个逼格层次极高的第一才子给修理一番。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怀着这样的想法,吃瓜群众们的热情瞬间搞张,要求湘云来一个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颇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趋势。
有了柳永的开头,姜葵、周邦彦等其他书院的翘楚们也先后上场,施展自己的唱功文采,于是更多的经典词赋流传于世,为人类的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不错,此词闻之澎湃,有激励人心之用,开创了新的词风,东坡真乃不世出的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