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祈坐在阳伞下面,小手偷偷掐了个法诀,灵气微不可查的异动了一瞬间。
楚歌正在那用风语术念口诀,突然一顿,然后面露苦笑,小祈这丫头居然把自己教她的窃听术用在了自己身上,他感觉到自己一世英名就要不保,在洛祈心中光辉伟岸的形象就要崩塌。
楚歌这一顿,四人当然发现,纷纷疑惑的看着楚歌,他只能当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继续念着用各种前后不搭的诗词编出来的口诀,心里盘算着是时候教洛祈什么叫尊师重道了。
他用元神感应了一下洛祈的反应,她正用小手紧紧地捂着嘴,低着头,双肩一抽一抽的,好像正在悲伤地哭泣,但是楚歌当然知道她不是在哭,而是努力地抑制自己不笑出声来。
楚歌心里的越发觉得羞耻,只想着赶紧教完这点口诀,然后转念一想,更羞耻的还在后面,他还要教众人如何把口诀和动作一一对应起来。
从古到今,不管是武功还是修仙,只要是动功,都是要动作和口诀一起修炼的,只练动作那叫锻炼身体,只练口诀那叫犯精神病,都不是真正的修炼。
口诀的作用在于调整呼吸,而对于一个刚刚修炼的新手来说,干巴巴的告诉他们什么时候该吸气什么时候该呼气,是很难理解的上去的,而有口诀配合之后,调整呼吸就变得简单了很多。
好比楚歌的这个凝气功,都是运用古诗词中的平仄韵律来调整呼吸,只要做动作的时候以一定的腔调念到对应的字上,呼吸自然就跟动作配合了起来,不需要去刻意的调整。
很多时候武侠小说中,武功心法的口诀都是具备一定的含义的,大多数时候是在阐释本门武学的哲学内涵,大部分高端的武功都是这样,比如什么大道初修通九窍啊,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啊,人身五行,阴阳二气,一练七伤,七者皆伤之类的,都是实际作用和逼格并重的。
但是楚歌创出凝气功的时候根本没想着有人会去练,只不过是例行公事似的给编了一套口诀,口诀取自唐诗宋词,有些句子还是很有意境的,虽然前后不是同一首诗词,但是拼在一起毫无违和感,但有些地方却拗口之极,或者前后意思组合起来感觉就像在讲笑话一样。
一个下午的时间很快过去,任厚德等人都觉得好像回到了初中时的体育课上学广播体操,而且一学就是一下午,唯一让众人有点欣慰的就是,这套拳法比广播体操帅气多了。
洛祈背对着他,没有立刻回复,而是赶紧坐直身体,深呼吸了几次,理了一下头发,这才转过身来看向楚歌,明亮的眼睛带着点好奇,好像在说,干嘛?
楚歌心中冷笑,刚才笑话我的时候个想什么去了?现在求饶有用吗?!
洛祈心里一紧,她瞬间想到了楚歌要干什么,但她之前不知道跟楚歌炫耀过多少次自己过目不忘求夸奖,现在哪里能说没记住?
这是因为这股气本来就是源于他们身上,是生命的元气,他们自己身体产生的气,当然不会受到身体的排斥。
万幸的是,一个下午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到吃晚饭之前,四人都可以配合口诀完整的把这套拳法打下来,打完之后他们一下子就知道自己一下午的努力确实没有白费,这个凝气功确实十分的神奇。
楚歌心中冷笑,装得倒是像,你要真什么反应都没有抿着嘴唇干嘛?
众人记住的内容参差不齐,有些地方还有错漏,让洛祈不禁一阵头大。
“好了好了,这下知道这凝气功到底有多厉害了吧?赶紧吃饭去,能吃多少吃多少。”
看洛祈还坐在那里磨磨蹭蹭,楚歌向她招手道:“来,小祈,咱俩换换,让我也享受一会。”
打拳的过程中,就是这股气在自己全身上下游走,带来阵阵暖意。这暖意不是说真的有温度,但是即使在下午最热的时候,他们都不会对这暖意产生反感,反而这气走过的地方还会异常的舒泰。
凝气功毕竟是仙人创造的功法,用在蜕凡期的修炼上效果简直立竿见影,楚歌当初创出这套功法的时候,就是要让资质再差的人,只要练一次,就能产生气感。
这口诀的传授是绝马虎不得的,别说错一个字,哪怕是长音拉的时间短了一点或者长了一点,都可能导致气息走岔,走火入魔。而一片口诀的内容绝不仅仅是那些字而已,还包含着腔调节奏,这些东西都是必须口授才能学会的。
众人都是大学生,学的也都是理科,当然学过生物,知道人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