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摇尾乞怜,或俯首称臣。但这些学宫内的老人却不同。他们依旧站在昭阳皇族身边,哪怕明知昭阳皇族已成历史,却仍旧不曾放下。”
“我等的人……”
然后纪这才缓缓道:“这京都啊,又怎能忘。我出生便是此地。”
“所以,他们值得我敬佩。哪怕,他们视我为仇敌。”
二品半圣,成!
今日
昭阳旧日的学宫前。
“人有七情六欲,当所有情绪加到一起的时候,我就明白了我宿命中注定与书籍牵连不断。唯有读书,也只能读书。”
“八岁那年,父亲带四哥五哥,进入山中狩猎,以为我凑其束脩,但回来只有两人,五哥据说死在了虎狼之口。”
然而,这还没完,气息一直在膨胀,三五分钟之后,一阵白色的光华闪过,四周空气为之一清。
旋即,一道人影浮现而出。
生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渐渐蔓延。
“悟了,先前念头太杂,所想太多,其实到头来也只是镜水月一场空罢了。”
薛尔思说的斩钉截铁,毫不犹豫。
涉及人道诸事,则由四国诸城的联合推出的内阁管控,暂时方文山为内阁第一任首辅。
这才是新学应该所走的道路。
纪突然问道。
“稍等!”
读书无用论,已经在昭阳京都甚嚣尘上。
顷刻间便破了四品的界限,登临三品程度!
为自己而读书,理念纯真,最过单纯,看似残缺,却是补完他新学儒道的最后一环。
“之前是在下太钻牛角尖了。读书本就是持之以恒,不为外物所动之事。无论是为国读书,还是抱有其他目的,都让读书不再纯粹。”
纪点了点头,继续道:“你的路,才刚刚开始。不急,慢慢来,以小见大,未尝不是新的道路。”
但,他身上的儒道之气,与读书人身上的截然不同。
薛尔思摇头。
原来,他是在发愁儒道之路,虽创新学,却仍旧前路未知。
玄景帝也不多言,反而擦了擦额头,在额头上露出了一个大大的2号数字。
“所以,薛大人如果杀我,还请耐心等一等。待我等的人来了,再杀我不迟。”
薛尔思眼神闪烁,再次冲着纪的拱了拱手,轻声道:“纪君,可是夫子?”
片刻后
薛尔思一阵的沉默,良久之后,眼中才重新有了神采,旋即一阵惊人的气息扶摇直上,冲临九霄,天地风云色变。
“尔思,你知道我第一次吃葫芦是什么时候吗?”
出生于此?
“龙皇陛下…并不需要一位位读书人啊。”
纪背负着双手,淡淡说道。
“但龙皇慈悲,并未杀你。不过陛下却出现在我等面前,就不怕在下出手吗?纪君在此,陛下应无处可逃。”
所以,田间地头,放眼望去都是辛苦劳作,以及欢声笑语的孩童。
有些人干脆破口大骂,言称他为龙皇走狗,行那欺师灭祖,弑君之恶行,天理不容,一定会被雷劈的。
只是,他仍旧可以看到,薛尔思眼中的那一丝落寞之色。
随后又往嘴里塞了一颗葫芦,神色恢复了平静,继续道:“所以,我不知道读书有没有错,也不知道读书是否有用,更不知道,什么是儒道,也不明白何为读书人。”
也有的,在骂他枉为夫子传人,竟是一个心中无君无臣,乱臣贼子之辈。
说罢,便朝着小青走去。
龙皇庇护此地,让他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百姓不再惧怕邪魔,官员不敢肆意妄为。
薛尔思张了张嘴,声音却有些嘶哑:“纪君,您说这读书又有什么用呢?”
“我创之道,也只为我的道,因为那是我所创,与你无关,与他人无关,也与众生无关。”
这句话一出,就连一旁美滋滋吃着冰葫芦的小青,也睁着大大的圆眼,好奇的看了过来。
读书只为自己,看似自私,没有为国为人的高大上,却也最真诚,最纯粹。
纪把葫芦塞入了口中,咀嚼了两下,鼓着腮帮子含糊不清的说道:“今日得闲,我们去郊区走走,边走边说吧。”
说到这里,纪一阵的沉默。
三人便一路向城外走去。
旋即,抬起头,看向了虚空,在天际之处,一道漆黑的魔影,正向着此地,飞速而来。
是玄景帝。
后者欢呼一声,径直奔向了田间戏耍的孩童。
“我苦读春秋经史,在六岁那年,我第一次接触书,便爱不释手;九岁我悟出一丝道理,神魂立于九天之上,第一次有了要写一本属于我自己的书籍的想法。”
纪眼神微微的眯着,继续道:“我生于千年前,那时候昭阳很乱,硕鼠之魔肆虐,民不聊生。”
此刻,纪牵着小青,问到:“尔思不恼吗?”
纪微微一笑,眼中赞赏一晃而过,道:“你悟了?”
薛尔思闻言心中一颤。
“只是,那天夜里,我发现最疼我的大姐不见了。后来听人说,她嫁给了一位六十有七的老翁做妾,自那时以后,大姐便再也没有见过。”
说完这句,看了看纪,明白他在隐晦的提点自己,也不点破,反而好奇的问道:“纪君以前也来过昭阳京都?”
他实力突破了!
突然说道:“陛下还不出来吗?”
那无所谓的态度,让一旁的纪,都感到好奇。
而今日旧日学宫一行,却更加触动了他的心神。
“他来了!”
……
推荐一本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