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邀功(一更)
有些话根本就不必问。
但到了嘴边忍不住。
脱口而出那一刻其实就后悔了的。
因为本来也晓得答案会是什么。
死生无悔。
阿兄是大邺未来的储君,将来的天子,壮志凌云,心怀天下,他希望开创盛世山河,也定然是要护子民安宁的。
兵乱四起,天下动荡,倘或真的国将不国,他又怎么可能在盛京待得住。
如果他能,珠珠大抵也不会做这样一场梦了。
明明知道会是这样,却还是寄希望于能听到不一样的答案。
或者是,得到阿兄一个保证——不会出城平叛,坐镇盛京,稳定朝堂。
前年修皇陵,去年修宫殿,每回户部都跳出来哭穷,说没钱。
要不是西北和福建那边接二连三的出事,户部拿不出银子来,他还不肯说呢。”
因为户部哭穷原不是从今年开始的。
现而今又出了这样的事。
赵禹说起这个嗤笑不已:“偏偏传到了父皇耳朵里,你说这事儿多巧啊?”
怎么这才抄了一座国公府,户部又跑出来哭穷?
难道柳明华说的竟是真的?”
他一提起郑家,赵行眸色一紧:“郑家出钱了?”
可是事后又全都传入了福宁殿中。
这也不能说是大兄恶意揣测,或是小人之心。
户部哭穷这事儿赵行知道。
赵禹想了想,觉着这话也没错,不过还是不大放心,便叮嘱他:“你要是有什么,只管跟我说,宫里住着不舒坦,到我这儿来住就是了,父皇和母后又不会说你什么。
一来二去,真是所有事情都搅和到一块儿去了,压得人几乎要喘不过气来。
之前不声张,是因为没那个必要。
可是明明年年都做预算,年终也做核算,怎么就年年超支,一遇上事儿就说没钱呢?
晋和帝头疼的不得了,赵禹也是绞尽脑汁不知想了多久,始终不得其法。
朝廷遇上什么难处,有了为难的地方,往往郑氏一族最上赶着表忠心。
福建沿海一代又有水贼,还下了几场暴雨,几个县里都有决堤之势,得拨了银子去筑堤。
你见不得阿莞受气,偏偏母后立在那儿,你还说不了什么。
赵行心里就明白了。
赵禹脸色也好看不到哪里去:“柳国公府是真没钱,穷的叮当响,抄没所得,连十万两都凑不上。
差不多是这些话。
“三月踏青,四月春猎,大兄一块儿去吗?”
“没有。”
赵禹也叹气:“皇叔私下里给父皇拿了三万多两,但也顶不了多大用处,这事儿还不能往外说,免得给人知道了,又是一场风波。
赵禹不假思索回了他,又点点案上的奏本:“西北那边才出了年就闹了几场山匪暴乱,入了城抢百姓,父皇已经下了旨意派兵镇压,兵部觉着这事儿未必有那么简单,折子一道一道的往朝廷里送,如今还没个定论。
赵行不假思索反驳了:“能有什么混账话?别的人也不敢说什么不入耳的话给我听。就是这些日子过得不舒心吧。
赵行垂眸下去,自嘲笑了声:“大兄说的也对,都是杞人之忧罢了,将来的事情谁又料得准,如今倒拿了这话来烦大兄。”
过些日子就好了。”
赵行抿唇:“先前柳家抄家,所得家产不是尽数归了户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