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枉为人(一更)
姜护并不支持改行兵马制,这对于韦存道来说算是意外之喜。
吏部亦然。
最起码有了姜护开口,他们底气就更足了。
再去打量赵禹两兄弟的神色,好像对此也并不意外。
韦存道皱了皱额眉头,一时无话。
晋和帝想了半晌,才叫赵禹:“你觉得呢?”
改行兵马制其实最早就是赵禹先动的心思。
姜护曾赞他是难得的将帅之才,原也不是随口说说,夸来好听,讨晋和帝与郑皇后高兴的。
赵禹年少时候熟读兵书,兵法谋略在同龄的这一批孩子里,可谓无人能出其右者。
彼时他还在进学,跟着老帝师梁老太傅学一学经国知世的本领,至于兵法谋略一道,晋和帝特意托姜护指点他一二。
顾怀章忽而低笑出声:“是挺嚣张的。”
年少时期的赵禹文武兼备,但要说他自己对哪个更感兴趣,一定是后者。
反正朝廷里三省六部这么些人,谁也没有姜护的这份儿待遇,何曾闻得晋和帝是如此语气。
顾怀章背着手在身后,面色平静的注视着殿前台阶的方向:“人人都想往上走,可等到真的顺着这台阶上了高台,入了金殿,心志就全都变了。
吏部那么想惫懒躲清静,面上功夫都还知道做足呢。
可是军制摆在那儿,就算情况有所好转,也好不到哪里去。
以朝廷现在的局面来讲,确实是自掘坟墓。
改行兵马制不在一朝一夕。
但如今赵禹心里也很清楚。
放眼朝堂,哪怕是连同顾怀章在内,谁来说这个话,赵禹都不会放在心上。
而且他不是没眼力见的人。
姜护一定有姜护的考量。
毕竟父子之间,一目了然,他眼珠子一滚,晋和帝都知道他打什么主意,何况是这么直白的心思?
无非是仗着他不会真的恼怒生气。
没上位前,谁不是勤勤勉勉,政绩斐然?
真的位列班次中,又格外小心起来。
突厥与匈奴虎视眈眈,设立都护府又迫在眉睫,此时推行新的兵马制,军中裁剪在册兵丁,军饷较往日减去不少,军心不稳,最易激起兵变,到时候就是内忧外患。
各地驻军大多如此,也只有姜护所亲率的能有所好转。
是以韦存道掖着手,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再不发一言。
晋和帝问的只是改行兵马制一件事,赵禹却已经把后头的话都先回明了。
众臣退出太极殿,一路出宫门,韦存道是垂头丧气退出金殿外的。
那设立南苑都护府一宗呢?
也就这么着敲定下来。
看看晋和帝的神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终归人家是亲父子。
当然不必再议。
姜护脸色越发难看起来。
都像咱们似的,傻子一样不成?”
二郎年纪尚轻,初入兵部历练,往后时日久了,他也晓得何为三思而行,谋定后动。
儿臣以为非但不该责罚,反倒该予以褒奖,才正彰显父皇赏罚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