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触霉头(一更)
出身门楣,姻亲故旧,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沈从真确实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总好过推了他们不愿的人上去。
相比而言,沈从真没多大干系,是个无关紧要之人。
在盛京,亦或者去南苑,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差别。
纵使华阳大长公主也许舍不得,沈家却不至于这么拎不清。
都护府主事,官秩虽然不高,但那是实打实的位高权重,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足可见是朝廷信重,才会委以重任。
在如今这个年纪能得这样的器重,何愁前途不一片光明呢?
“沈从真这个人——”赵禹反手摸着自己下巴,沉吟须臾,“他很好,有才干,也中用。其实父皇从前也说起过他,是个能当大任的。进退有度,分寸拿捏得好,又有出身摆在那儿,也不用担心结党营私这种事儿。
只是皇姑奶太过溺爱孩子,沈宝芝未出阁前又难免老是依赖着这个兄长,所以才冷放着他。”
姜元曜就笑了。
他倒忘了。
殿下只会觉得不安全,可不会想什么手握实权,前途灿烂。
沈氏世世代代都不是那等张扬轻狂的,也就是昔年尚主之后,大长公主辈分太高,皇室宗亲没有愿意跟她红了脸的。
于是他低低的叹了口气:“沈大人再明事理,也恐怕争不过大长公主。
她自己若肯尊重倒还好,她非要仗着身份倨傲不容人,谁拿她也没办法。
晋和帝忌讳大长公主的溺爱和不讲理,也不是没有道理。
姜元曜觉得这事儿大概没那么顺利能办成。
说难听点,是倚老卖老。
姜元曜是个最擅交际的人。
那时候他祖父沈老太师还在世,见不对劲,把人带在身边,手把手养了三年多。
袁道熙想了想,这话也对。
沈从真算不错的了。
反正那些陈年旧事,现如今他们这些小辈儿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
一则是华阳大长公主自己争气,又是肃宗老来得女才得的。她小的时候生得漂亮不说,又很会说话来事,对外人就算了,反正到了肃宗皇帝那儿她是能把人哄得高高兴兴。
官家圣人从前有多少次都懒得理她,何况他们这些人呢?
只能说华阳大长公主命好。生母是肃宗心头肉,连中宫徐皇后都只得了肃宗一生敬重而从无半分爱意,满心欢喜都给了杜贵妃一人。
皇子们暂且不论,光是公主也有十几个。
她年少时得宠。
她当然敢抗旨。
殿下少时承教于肃宗皇帝,朝堂政务,未必不通。
姜元曜看他那样,料想着他也是没什么继续下棋的心思了,便索性把棋子都扔回了棋盒里:“不如我替王爷去见一见沈从真,问问他自己的意思?”
袁道熙把两手一摊,颇为无奈的看向赵禹:“大长公主那个劲儿,我看哪怕是官家下旨要派沈从真去南苑都护府,她也敢把公主府的大门紧闭,不领圣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