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直到了吃过午饭,赵行都没从宫里回来。
她们想着大概是在含章殿陪郑皇后被绊住了脚。
姜氏和周宛宁虽说家中也没甚么事,但顾氏和姜莞还是劝着她们回了家去。
王府上房院的堂屋中只剩下母女两个,长安和长宁对视一眼,就晓得主子们有话说,领了小奴婢们退出去,顾氏也打发了跟着她的大丫头一并退出去。
姜莞腰间垫着好几个软枕,她调整了下坐姿,寻了最舒服的姿势:“我方才听阿娘说什么手心手背都是肉,是对二兄和宁宁的事情有了定论吗?”
顾氏掩唇笑出声:“你果然早就知晓。”
姜莞也笑:“大家成天在一块儿,我又不是个傻子。二兄待宁宁的不同之处,宁宁又那样紧张二兄,我有眼睛会看,有心也会感受。
旁人知不知晓我无从得知,但看平日大家相处的情况来看,似乎也不大知道。
阿娘是什么时候看出来的?”
“你们兄妹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有什么心思我看不穿?从前不提,是不晓得阿宁怎么想。”
还是去年南苑闹起来,你二兄出征,不是有消息送回来说他身负重伤吗?
已经看中了弘农杨氏的嫡次女。
所以那会儿在辽东,也没有把你大兄的婚事给定下。”
到今年朝廷里的事情基本都平息了,总算能安稳下来。
那样的人家,最好不要结亲,不然将来要来依附着咱们家里,就靠着申三娘的姻亲关系,你大兄将来要袭爵的,又不好不给申三娘体面,她兄弟倘或真的有什么事情求到家里,总不能坐视不理。
怎么她去一趟会稽,来回也就三个多月的时间,这怎么就把阿兄们的婚事都给说定了?
“怎么突然要给大兄说亲?”
姜莞瞳孔一震,意外的不得了:“阿娘问过大兄?”
我上个月与你阿耶商量着,你大兄的婚事也差不多该定下来。
我私下里也同她阿娘套过话。
不过要说急归急,但她那位未来阿嫂,却不是匆匆忙忙随意选定的。
我去问过你大兄,他对杨氏也没任何不满,你阿耶亦然。
不过的确和前世多有不同。
据姜莞所知,阿娘是早就看中了杨氏嫡女。
她嘀咕了两句,然后又说:“阿宁去年行过及笄礼,她出身门第又不输人,性子虽然刚烈了些,却也讨喜,早过些日子,登门求娶的照样能把周家门槛给踏平了去,我不快着些,你二兄就眼巴巴干看着吧。”
而是大兄。
你这不是都有了身孕吗?
你大兄的婚事都有了着落,当然也要考虑你二兄的。”
其实早在辽东那会儿,阿娘曾中意过辽东高氏与申氏,不过后来为什么不了了之,姜莞至今也不知晓。
她也大了,都要做阿娘了,顾氏也不瞒她:“你阿耶说,高家没表面看来那么干净。那样的人家,最好不要去沾染。不然将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出了事,多多少少要牵扯到咱们家。
当初二兄和宁宁的婚事是在数年后,因南苑反叛就不是在去年发生的事。
那会儿不是看上了高氏与申氏的女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