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辽东的时候与申三娘子处的还算不错,她脾气性情似乎也能跟大兄处得来,现下怎又选中了弘农杨氏的女郎呀?”
好儿郎便该先立业再成家,这是爷娘一贯秉持的想法。
你大兄觉着申家郎君都不是争气的,明面上瞧着光鲜亮丽,实则小人做派。
怕这才是根本原因。
顾氏靠着三足凭几,叹了口气:“这种事,你二兄倘或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还不如我们做长辈的装作不知。
所以这事儿我们自己就算是说定了。
不是说二兄与宁宁的事。
她说到此处,叹了口气:“弘农杨氏门风清贵,家中关系也简单,杨二娘子的长姊嫁去了博陵崔氏,她两个弟弟年纪都不大,不过读书争气,全都进了白鹿书院听学。
这对于姜莞来说可太意外了。
至于申氏……我倒确实喜欢他家三娘,只是我私下里去问过你大兄,他不喜欢申三娘子。”
阿宁那时候也是恨不得天天住在咱们家里。
给你阿兄娶妻,又不是要给自己家里招惹麻烦的,犯不上。
如今倒换了一套说辞,这样急着叫大兄赶紧成婚,别碍着二兄的好事儿。
而且这些年我看他的意思,也不愿意强求阿宁什么。
顾氏点头说是:“不过我也是后来才知道,他不是针对申三娘子,是看不上申娘子的兄弟们。
大兄一直没有入朝供职,阿耶与阿娘便也不催着他成婚。
我这才心里有数。
她自打知道你二兄负伤,偷偷在家里不知道掉了多少次的泪。
也多是麻烦事。你大兄起初不想与我说那么多,索性说不喜欢申三娘子,叫我不要考虑她。
横竖眼下无事,她便随口问了句:“我记得还在辽东时候,阿娘想着要在辽东驻守三年之久,大兄的婚事本身也可以提上章程,又不想人家士族女郎远嫁,便想着考虑辽东士族中。
别再把你二兄耽搁进去。”
顾氏在她小腿肚子上不轻不重拍了下:“你自己的婚事早有着落,倒嫌你阿兄说亲太早?
你大兄那个大个人了,他不成婚,你二兄和三兄要怎么办?
你三兄身体底子差,不急着成婚也就算了。
白鹿书院门槛高,对杨家郎君们的人品已然是一重考验。
“这哪里突然了?要不为着你阿耶调任辽东,早两年前就应该给他说亲。”
就等着你们从会稽回来,告诉你和你二兄一声,就派人先往弘农去一趟。
你阿耶身在朝堂,没那么自在,要去还得在朝廷告假,所以高门士族往来姻亲之事,也不必直接亲去。
杨家见信,考虑些时日,若有意,再叫你阿耶告假,我们带上些薄礼,去一趟,这事儿就算是定下了。
等把你大兄的事情说定,就考虑你二兄的。
正好你们也回来了,我再去问一问他,他要还是跟从前似的遮遮掩掩,我索性撂开手,再不管他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