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果真吗?我从没听二兄透露过一星半点儿啊。”
赵行是从宫里出来的,与姜莞说了姜元瞻手上有一道赐婚圣旨之后,她震惊不已。
这些事情,前世里她也不知道。
这都已经是十日后了。
弘农那边有了回信,家里已经着手准备着要往弘农去的事。
因姜元曜的婚事大抵说定,沛国公府要与周家联姻这事儿就也不必再藏着掖着。
如今满盛京没有不知道的。
沛国公府双喜……啊不,乃是三喜临门。
蜀王妃身怀六甲,两个郎君又都定了婚事,这是大喜,天大的喜事。
赵行也是今晨散朝后跟着赵禹进福宁殿议了两件事,议完了,晋和帝同儿子们闲话家常了几句,说起沛国公府的喜事,也问起姜莞的胎,最后扯到了姜元瞻身上。
二兄要保的,是宁宁的命。”
姜莞靠在他怀里,诶的一声:“你怎么说话说一半?他既然没那么大的把握,就应该是没打算用这道圣旨,可不打算用父皇赐婚来逼嫁宁宁,他求来做什么?
我从前觉得二兄想法单纯些,毕竟武人心思,不似大兄考量诸多,也不似三兄沉稳冷静,但要叫你这么一说,我竟突然发觉,他心思也够重的啊?”
赵行揽着她肩头,颔首说是:“横竖赐婚的旨意是父皇亲自下的,要是周家平安,这辈子都相安无事,周宛宁大可嫁她想嫁的人。
他们这些士族长大的郎君,有哪一个是心思单纯的?
他先前其实自己也挺担忧的,并没那么成竹在胸。
抄家灭门,灭顶之灾。
毕竟她从将死的罪臣之女,摇身一变做了沛国公府的新妇,也没人敢小看她。”
再则也恐怕旁人眼红心热的嫉妒宁宁。
所以难过的是心里的关,而非外头人如何给她委屈受。
二兄他是怕有朝一日,这些乌糟事情也会牵扯到周家头上去。
她沉默良久,才感慨道:“我可再不敢说二兄心思单纯,最似武人,合该他做武将,领兵打仗去这样的话了。”
既然是给姜元瞻的恩典,那当然是随他去了。
尽管若真如他所想那般,活下来的人,才是最痛苦,也最煎熬的。
以周伯父的官品官衔来说,一旦出事,他是最有可能被舍弃,又被官家先拿来开刀,震慑众人的,所以对于这样的人家来说,只要真的做过那些勾当,一出事,就势必牵累家眷。
赵行抚着她已然隆起的肚子:“我听大兄说,前些日子袁道熙跟你二兄一处去吃茶,吃了顿饭,席上说起他的喜事,那会儿知道的人还不多,也就咱们这些亲近的,关系不错的知晓。
而私下里,他也的确说过,在别的事上,或也可再补偿姜元瞻一二。
原来竟是私下里许了姜元瞻一道赐婚的圣旨。
赵行心里无奈,也不跟她说这些,只把前面的话再捡起来:“那段时间朝廷里出的事太多了。从柳家到韩家,再到郑家,牵连了多少朝臣跟着他们一起倒霉。
毕竟如今也可说是我们未来的阿嫂。
他话止于此,不往下说了。
给宁宁体面太过,显得薄待了长嫂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