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导火索(求订阅)
“呃?”
盛紘有些疑惑的看着老太太,不知道她为什么生气。
在他看来,中举本就该庆祝炫耀的事情。
老太太见盛紘没有明白,心里叹了一口气,说道:“都在我盛家私塾读书,齐小公爷没中,顾家二郎也没中,咱们家这样大张旗鼓的庆祝,是想打齐国公夫妇和顾侯爷的脸吗?”
袁文绍闻言心里暗叹,盛紘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固然和他为人圆滑有不小的关系。
但是和盛老太太不时的提点,也有很大的关系。
可能有人会说老太太想多了,但是做官很多时候就不得不谨慎。
盛紘之前光顾着高兴,没有去想这些,现在老太太这么一提点,也知道其中的不妥,连忙吩咐道:“快快快,快去,去叫那些出门采买的人都回来,关门闭户,什么炮仗啊,粥场啊,不开不放了。”
“住在京城,竟然这样憋屈?那王公贵戚挤的满街都是,还要看人脸色,竟还不如扬州呢。”
王大娘子有些不乐意,觉得有些太小题大做了。
王大娘子被说的哑口无言,她之前确实没有想娶康家的姑娘对长柏的影响。
这样一来,气氛也缓和了下来。
“祖母,岳母,你们别因为这事伤了和气。其实我觉得要联姻的话,没必要一定是长柏。祖母都说康姨妈的那个女儿不错,那肯定是个好的,长梧也到了议亲的年纪了,不如说给长梧。”袁文绍说道。
王大娘子此时也不坚持要长柏娶自家姐姐的女儿了,闻言连连点头。
长柏醉醺醺道:“有件事情,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你的文章我是知道的,居然会没有中。到底是哪里有失呢?”
林小娘看向长枫说道:“还有你,你说你考试能耐不济,回到家里倒是有力气和你妹妹拌嘴了?我告诉你,你妹妹才比谢道韫,她想嫁高门有什么错?倒是你,若考不上功名,日后没有个一官半职的,那说不定还得靠你妹夫来扶持呢。”
而对于康家来说,盛家大房虽然不是官宦人家,但是人家有钱啊。
要是平常,她就算答应康姨母,老太太这么说了,她说不定就不说了。
顾廷烨已经有了醉意,闻言拍着袁文绍的胳膊说道:“你不懂,我想给我母亲求个诰命,科举不中,还不知道要等多少年。”
而这件事也加剧了父子之间的矛盾。
而且盛家大房还有二房这门亲戚,怎么看都是不亏的。
她夸赞允儿的目的就是想让柏儿娶允儿。
王大娘子开始听到老太太夸赞女儿,面上露出了笑意,但是听完老太太的话,笑容直接凝固了。
盛紘摇了摇头说道:“此事急不得。之前我为什么一直不许啊?我这一辈子进中枢是无望了,了不起,将来混个银青光禄大夫,能三品荣休,就很体面了。若柏儿无岳家提携,他能走多远?之前他没有中举,谁家愿意提携他啊?”
但是等她们这一辈没了,几家的关系肯定变淡了,只有联姻才能加强几家的关系。
“还是明丫头懂事,比她几个姐姐都强。”盛紘夸赞道。
老太太本想着大喜日子,而且小一辈都在,给王大娘子留点面子,没想到王大娘子如此拎不清,因此她也就不给王大娘子留面子了。
明兰也跟着劝道:“大娘子,我早早的给二哥哥备了贺礼,就等着他高中了送他呢。”
“一想到以后经常要看如兰那趾高气昂的嘴脸,我就来气。哥哥一人落榜,害的我和小娘都要一起受罪。”墨兰抱怨道。
康家现在都靠康姨妈的嫁妆过活,早已经的七七八八了,日子并不好过。
“哦?看来如丫头也长大了。”盛紘满意的点了点头。
王大娘子不满道:“母亲也说允儿那丫头不错,又是我姐姐家的,我想着让两家亲上加亲。母亲总不能因为对我娘家姐姐不喜,便不准吧?”
“大姐夫,下次你要送礼,也得等我们这些弟弟妹妹的送了再送,不然我们的礼物就有些显的拿不出手了。”明兰调侃道。
老太太闻言脸色冷了下来,不过大喜的日子也不好发火,淡淡道:“那个姑娘小的时候我也见过,是不错。等将来她有了可心的人家,成亲的时候,知会我一声,我好封一份厚礼。”
虽说这酒大概只有三十多度左右,这么个喝法,他也有些受不了。
老太太铁青着脸,说道:“若是你让长柏娶王家姑娘,那也就罢了。可是你让长柏娶的是康家的女儿,你那个姐姐是什么性子你不清楚么?华兰还没出嫁呢,便能厚着脸皮跑到袁家让二郎给她儿子安排差事,我知道都羞的慌。”
出来后他越想越气,直接从后面离开了家。
但是现在不一样,她儿子中举了,她觉着自己有功于盛家,因此多说了几句。
老太太笑了笑,也没在意。
“母亲,祖母说的没错,让长柏娶姨母家的女儿,那是在害他。”
长枫闻言恼怒道:“二哥哥的妹妹成天给他烧香拜佛祈祷。我的妹妹倒好,下场考试的护膝都是六妹妹做的。整天就想着吟诗作赋,嫁入公门。现在反而职责起我来了。”
长枫说完,起身走出了屋子。
“礼物不在乎贵重,心意到了就好。”长柏笑道。
冷着脸说道:“我是不喜欢你娘家那个姐姐,但是我平常也没不让你见她,只是不让她来寿安堂罢了。要是知道你如此容易被蛊惑,我非要做一个恶婆婆,家门都不让她进。”
以后王家和康家还要靠盛家照拂。
……
袁文绍和长柏知道他心情不好,只能陪着。
老太太点了点头,说道:“大娘子休要怪他,拖着柏儿不让议亲。其实这也是我的意思。当初我对他也是这般。当初他也是中了第登了榜,我才有脸到伱们王家提亲的呀。”
当然了,除了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
“呵呵,正好,我和华兰也准备了一份。我知道长柏最喜文房四宝,费了一番心思,弄了一方上好的歙砚,和一些御墨,回头让人送来。”袁文绍笑道。
明兰目不斜视,小声道:“老规矩,我也给你准备了一份。”
能中一个,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仲怀,你不必妄自菲薄,听说齐国公夫妇,昨日便去主考的家中拜访,询问落榜的缘由,顾侯爷难道没有去问问么?”长柏说道。
明兰的话让众人大笑,刚刚有些不快的气氛瞬间消失了。
墨兰闻言质问道:“那二哥哥怎么就考上了?你平日里不是常说你的文采比他好么?不怪你,难道要怪我不成?如若我是个男人,能够参加科举,谁还指望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