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内服,一半外敷。你的腿要是再不治,怕是废了。”
“多谢丞相!”
狄生看向了杨羡,没有隐瞒,拱手而道:“梁侯于我有提拔之恩,不过这些年来,我随他东征西讨,该还的也都还了。我也清楚,在梁侯麾下,我不可能更进一步。因为桓氏诸人不会让年轻一辈的将领之中,有外姓人超过桓氏子弟。那名桓氏子弟,曾经多次辱我,故而杀之。”
“你应该知道,与一般的士卒不同,你身为梁军大将,被俘虏之后,要么降,要么死,不会有别的选择了。”
“我之所以为其断后,那是因为我承过桓子陆的恩情,这番便算还了回去。”
众人向前走了一段距离,却见那狄生坐在地上,大腿被长槊刺了一个大洞,形容凄惨。周围的蜀军的兵士在看管着,可他们对于狄生,除了戒备便没有别的了。
杨羡走了过去,随手取出了一瓶丹药,抛给了狄生。
“此地离散水关还有一百五十余里。”
“郑大发信号撤退的时候,狄生断后,抵住了秦风将军的追击,可是终究是寡不敌众,被我军擒拿住了。”
狄生的目光十分坚定,乌黑的眼眸光芒闪烁。
杨羡看着眼前的狄生,挥了挥扇子,示意一旁的军士去拿。
娄敬跟随在杨羡的身后,赞叹道。
桓子陆身旁的桓氏将校,说起狄生来,语气之中没有丝毫的感激,反而有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缺粮少药,后有追兵,他们还从来没有这么狼狈过。
“闭嘴!”
“你不想死,是因为身负大才,不甘心就此埋没。你不想投降,是因为你看不出此战我与桓武究竟谁会胜,所以不想要押错筹码?”
“丞相说得不错。”
对于敌人的施舍,狄生并没有抗拒,他也不怀疑杨羡会在这药中动手脚,当即打开了药瓶,将里面黑乎乎的药涂在了腿上。
“我不想死,可现在也不想降。”
“也不知道郑大将军如今怎么样了,听闻他为了掩护兵士撤退,受了不轻的伤。”桓子陆说到这里,不觉得用手捶打着身前的石壁,“狄生将军也为了救我,独自拦截蜀军,此刻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这是一个睚眦必报却又恩怨分明的人。
杨羡挥了挥羽扇,说道:“那么你又为什么要借机杀死一名桓氏将领?”
“狄生那个怪人,除了桓有济那种大大咧咧的家伙,谁能够跟他处得来?不过这次我倒是没有想到,他会独自留下,拦截秦风的西凉骠骑,掩护我们撤退。”
桓子陆便在一旁,此刻围拢在他们身边的还有不少桓氏子弟。蜀军攻进大营之时,他们便跟随着桓子陆,一起撤了出来。
桓子陆大吼了一生。在他怒目注视之下,一干桓氏将校闭上了嘴巴。桓子陆没有理会那些桓氏将校,反而将目光放在了荣灿身上。
“荣灿将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这一段山路险要,秦风与杨富不可能追上来,靳信的黑虓军也早已经退去。现在最重要的还是通知散水关的守将,让他加紧运送粮草、药物和军资。我们好建立临时的营地,收拢败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