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了?”杨羡微微呢喃,“桓武这是打得什么主意?”
荣灿一声大喝,打断了狄生的话。
“我念你当日舍身护我之恩,今日不杀你。告诉杨羡,我荣灿与数千兄弟,便是在这巴地饿死,也不会投降他。让他死心吧!”
此时,杨羡正在与其他人核算蜀国上下的一应用度,安排预支。严乐匆匆赶来,脸上还有一丝红潮。
“两军交战,各位其主,生死各有天命。”
这让他的兄弟严益有些不满,毕竟他们这些世家大族讲究的便是气度。不过在杨羡面前,严益也不好拿出长兄的姿态。
面对荣灿的长锋,狄生毫不意外下一刻他便会挥刀砍下他的头颅。可他没有畏惧,反而向前走了两步。
弦城,丞相府。
“贺方兄,汝部在这穷山恶水之地,缺衣少食。试问,又能够撑多久?便是你荣贺方能够撑下去,难道你就甘心在这里终老么?”
“丞相,徐州乃是中原重镇,桓武是不可能让徐州落在侯深手里的。”
“看侯深的兵力布置,他显然是动真格了,有一举吞徐之心啊!”
荣灿看着狄生,本是没有表情的面容之上涌起了轻笑。
梁军新败,士气低落。吴楚两军去而复返,打了梁军一个措手不及,的确是出人意料。
“蔡通和侯深这两个家伙这是要趁火打劫啊!”
“我之所以愿意见你,并不是想要听见说这些劝降之词。便是因为你,桓彪将军惨死在叛军的手里,我军惨遭大败。对那些死去的兄弟,你真的什么话都没有么?”
“桓武对我不薄,可是十年来,我替他东征西讨,大小二十余战。每战我不避剑矢,冲锋在前,拔城十六,受伤四十三处。我被蜀军俘虏之后,关押在宝成关中。桓彪别说是营救,怕是想也没有想到过我。主不仁,臣何忠?该还的我已经还了,此后再投他主,有何不可?”
荣灿一声大笑,拔出了腰间的佩刀,指向了狄生。
“你想要跟我说的就只有这些?”
“我们的探子来报,桓武自从回到神都之后,梁侯府中便传出了他重病需要调养的消息。眼下朝廷之事,多有桓磬与桓易主持。而军中之事,则有桓仲、桓恭和六位外姓的梁军上将主持。”
“够了!”
严益却是站了出来,面色有些犹豫。
“桓武这个老家伙,可没有那么容易倒下。蔡通和侯深两个家伙,梁军伐蜀的时候在我这里讨了不少的便宜。这次就让他们去探探桓武的底吧!”
“够了!”
“丞相,宫中的用度一向与丞相府的分开。如今为了军队和地方水利农桑的开支,缩减宫中的用度,这样会不会不妥?”
“国事艰难,大王身为蜀国之主,怎可不知如今益州疲敝?上服度而六亲固,当此危急之时,大王正是做出表率的时候。”
杨羡挥了挥手,有些不在意的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