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慧眼如炬
镐京,丞相府。
亭台之中,两人对坐。除此之外,没有他人。
杨羡手中拿着一个粗陶茶杯,杯中茶气氤氲,轻轻啜了一口。而坐在他对面的常虞,也是老神在在。
“宗石前些日子前来丞相府,禀告桓氏逆贼留在这镐京城中的逆贼之时,我还真是有些惊讶啊!”
“不过是几只耗子,丞相想必早已经成竹在胸了。”
杨羡一笑,放下了茶杯。
“耗子固然小,可咬在关键的地方,也足以让人损失惨重。更何况,这些耗子想要咬的不只是我,还有太傅大人!”
常虞面色不变,轻轻摩挲了一番手中的杯子,感受着上面粗厚的纹理。
“老夫一生毁誉早已经在那了,不是几只耗子能够影响的。”
常虞的态度很是微妙,他既让孟清掺和了这事,自身却又不下场。不过对于杨羡而言,却不是难事。
“太傅大人即使不担心自己,那么后辈呢?”
杨羡站了起来,面容有些刹那间的失措。常虞看在眼里,事情如此的凑巧,以至于让常虞怀疑这是不是杨羡预先的设计。
建立马场,豢养骑军需要巨量的资金,而让常虞主管,无疑是给了他巨大的权利。
果然,杨羡知道了么?只是,又是从哪里泄露的呢?
“太傅大人真是慧眼如炬。”
“老夫的族人都在神都,在逆梁的手中,老夫有时候也是身不由己啊!”
杨羡的态度很是谦恭,不过在常虞看来,杨羡不过是故作姿态而已。
“你说什么?”
常虞说到这里,看向了杨羡,嘴唇间留有一丝玩味的笑意。
“雍州虽定,可是梁军的探校仍然分布在各地,监视着雍州上下。可以说,我军的动向桓磬掌握得很清晰。可也正因为这样,才好做手脚。这些日子,运送往桃林的辎重队,去的时候与回来的时候数量只是有些许对不上,那些探校察觉不出来,可是时间一长,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数量。丞相的调兵之法高明,可是又想要用在哪呢?”
杨羡一笑,心中暗道这个老狐狸果然厉害,对于此时的情势洞若观火。
常虞笑而不语,显然胃口不只这么小。杨羡自然清楚,要想要这老狐狸出力,当然不可能如此轻易。
“对于丞相而言,区区几只耗子自然不在话下。丞相在意的是这天下之间周梁之间的大势。桓氏虽败,可手中仍有六州之地。桓武二十多年的经营,桓氏的江山至此依然稳固。所以,怎么样才能撬动桓氏的根基呢?”
可从那一瞬间的判断,常虞知道杨羡事前并不知道这件事情。也就是说,杨纯是真的病倒了。
“而另一点便在杨纯。”
他的眼眸之中一道光芒一闪而逝,是狼一样的光芒。
常虞的话并不是无的放矢,在经过最初的整合之后,周军已经有了初步的新型建制,而伴随着数量增多,战力却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