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桓磬躲在华阳城中,一步也挪窝。若是冬日一过,梁军怕是会就此撤军。那么这样一来,周梁之间的战事怕是会拖长,变成消耗战。”
“桓武留下的那十万北军,也是桓氏的根基所在。桓磬很清楚这个道理,所以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中。这十万北军的战力,便是如今丞相手下的大军与之相比,恐怕还在之下。若是硬拼,丞相怕是没有把握胜之。”
“太傅大人误会了,我说的不是太傅在神都的后辈,而是在镐京城的。毕竟,此刻在神都那些常氏族人看来,太傅不过是个妨碍了他们前程的老糊涂而已。”
“河湟之地已定,朝廷意欲在其间建立马场,豢养骑军。太傅大人素知军事,掌管此事,不知意下如何?”
便在此时,小院之外闪过了几道匆匆地人影,杨富赶了过来,面色急切。
“雍州之事若定,朝廷将要征讨南阳。宗石才干卓越,对朝廷有大功,当可为南阳郡守。此外,常氏之中多豪杰,亦可为朝廷效力。”
这种整合过程是不可逆的,也因此,现在周军的战力较刚进入雍州之时,有着大幅度的下降。
“驻守商关的鹰扬军随时可以调动。”
常虞似笑非笑,杨羡也没有直接回应。两人相视,却都从对方的眼眸之中看出了一丝的异样。
杨纯驻守在桃林,以他的能耐,只要在桃林一日,梁军便不敢妄动。
此时楚廉军已经暂停了攻势,以鹰扬军的数量和脚程,消失个三四日,梁军根本察觉不出来。
很快,常虞的心中想到了苏哲这两个字。心中暂定,常虞的手松开了杯子。再抬头时,常虞的面上已经不是那副不温不火的表情。
杨羡点了点头,说道:“杨安伤重未愈。你秘密前往桃林,主持前方军政之事。”
“臣遵命!”
自从杨羡攻下了雍州,杨纯便一直待在桃林。常虞与杨纯虽是旧识,可却从来没有见过面。
常虞脸上露出了笑容,伸出了两根手指,说道:“丞相,要想要歼灭这十万北军,凭借数千人马尚不够,还需要一支精锐。”
常虞眼睛一眯,看向了杨羡,将手中的杯子放在了桌上。
“便在华阳城与桃林之间有一地,名叫碎石塬。此地狭窄,却是从神都进入雍州的必经之地。便是十万大军进入其中,只要数千精兵便能封锁。将其诱出,再行诛灭。”
便在杨富走了之后,常虞微微拱手。
“请教!”
常虞了解杨纯,知道他的修为天下几无敌手,可也知道这数十年来,他为遵杨慈遗命,护佑杨氏一脉,杀伐过重。
因为答案他早就知道。
常虞心中有了主意,站了起来,拱手而道:“丞相,此事不可急。若是让梁军察觉,必定生乱。”
“主公,桃林发来紧急军情,义父病倒了!”
“丞相,大事可定。”
杨羡此刻的心情很是复杂,杨纯终于还是撑不住了。只不过,他此刻还有着更为重要的事情去做,暂时按捺住了心中的那丝不安。
“如此,就有劳太傅大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