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金铸太子
“这么说,这个伪齐太子还是非常值钱的么。”
刘信启手里拿着伪齐皇帝刘豫给兴汉盟的国书。
上面除了一些排面话之外,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伪齐想要赎回太子刘麟,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确实如此,估计收益超过此次登莱两州的税收总额。”周心远回道
目前税收还没有开,六月中旬至六月底夏收夏种,是农民最忙碌的时候,刘信启有交代政府这个时候,尽可能的少去打扰农民的正常生产。
所以收税会放在七八月份。
税部预计,按照亩产两石(旱田)至四石(水浇地)估算,境内水浇地占三成,登莱三百万亩耕地,一成收获的夏税,可以收到七十八万石的粮食。
除了税收,还有地租,盟有田地收的的三成的地租,也会增加十万石左右的粮食。最终夏税可以达到九十万石。
目前河北之地,一石粮食价格的超过一两银子,换算一下,夏季的农税收入相当于九十万两白银。
相较于之前伪齐统治、赵国统治时期,财政收入相差不大。
不过考虑到兴汉盟只收税一成,而且取消了其他人头税、火耗之内杂七杂八的税种,可以预见,今年农民的收入增加幅度将会非常巨大。
之前伪齐为了讨好自己主子金国,从登莱征了两次兵,都是拉的壮丁,基本一县一千人,算下来应该有一万六千登莱子弟前往伪齐济南府集结,参加了之前的对赵战争。
怪不得后世有人为了钱绑票,受益真的大,不过这买卖是写在刑法里的,有命赚没命。
“那你可需尽快,我担心因为我能力不足,耽搁了礼部的工作。”周心远说道。
后世中国可以做到许多世界上其他国家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因为中国的体制,因为中国执政党拥有民心。
“刘豫不是想要刘麟吗?我们可以还给他,不过我们不要金银。”刘信启回道。
刘信启大婚后,周心远就向刘信启辞职,但是刘信启没有同意。他不打算建立一姓之国,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外戚。
【看来以后面对战士,桌椅都得换成铁质的了。要不然面对一些暴脾气,木质家具可撑不住折腾。】刘信启心里思路微微有些发散,等着周心远冷静下来。
“真是让人心动啊。”刘信启都有些忍不住想要同意这个赎人方案了。
刘信启转头面向岳父继续说道:“那就麻烦岳父大人继续与伪齐使者周旋几天,若是他不耐烦,可以带他去看看刘麟,好安他的心。”
一立方米黄金接近二十吨(这个时候的黄金有杂质)。
其他州府已经换了新的壮丁去济南服役,这七千多人却一直不能轮换,待遇也非常的差。
对于南赵也是,手里那么多筹码,还有金国王爷完颜宗隽,而让赵国承认兴汉盟的事情却迟迟没有结果。
人的体积接近水,一吨水一立方米,一个人的体重算55kg,换算下来,一个人的体积只有0.055立方米。
等夏收过后,刘信启有信心可以完全收纳登莱所有的势力人口。
“具你们谛听调查,目前伪齐境内登莱壮丁还有多少人。”刘信启问道。
刘豫打算支付的银两折算成黄金,可以用来浇铸四个密实“金刘麟”。
之前礼部与义军的关系一直进展缓慢,义军只想要套取兴汉盟的物资,并不想屈于兴汉盟之下。而刘信启去了一次河北就收服了这支义军。
两人又聊了一些其他工作,周心远再次提出他不适合礼部的工作,更适合教书育人。刘信启随即答应,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手,就安排周心远到教育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