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盟被称为“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野蛮人组织,就连第一船队在江南的采购行动都受到了影响,被迫中止。
刘信启打算等这些人立功成为公民之后,再逐步将这些东西还给他们。
比如:其实欠条被烧了,有人捏造假欠条再找欠债人收债,怎么证明假欠条是假的?
一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南方儒学届都沸腾了。
这里面存在的关系太复杂、牵扯太广,不可能一烧了事。
而且高利贷一般一定期限后,都会将利息转为本钱,重新立一份欠条,也就是“驴打滚”,所以欠条上的欠款数额会越来越大。
“好多的欠条。”刘信昂汇报。
三人成虎!虽然含贬义,但是不能否认其中蕴含的至理名言。
而后世中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二十万亿,五分之一就是四万亿。
到了第二天,孔家十几支,总共四千多口人,其中成年男性超过一千,被野战军监督着全部收拾完毕。
最后经过统计,从衍圣公家族搜出来的财产这算成银两,达到了两千万两,其中现银占三成。
“这些该怎么处理?”刘信昂问道。
蛀虫!实至名归。
可是,孔家把这些钱都干什么了?看衍圣公府这豪华的屋舍就知道了。
伪造成本太低了。
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所以这些欠条存着比烧了好。
后世国家用四万亿刺激经济,硬生生扛过了2008年凶猛的全球经济危机,而孔家只是建了一些奢华房子。
一旦粮食算一百斤,后世粮食价格一直维持在一块至一块五一斤,但是后世人不直接吃粗粮,只会吃经过加工的面粉和精米,所以对照价格应该在一斤三块上下。
刘信启看着那几十大箱的欠条,这些欠条就是孔家控制佃户的最根本手段。
按照刘信启的要求,这些人只能携带自身能够扛起来的家当,其他的都必须留下。
而北宗衍圣公被兴汉盟抄家的新闻在七月九日的《百姓日报》中被登了出来,面向北地和杭州进行了刊发。
不过刘信启还要求,兴汉盟没收了什么,给这些人都出具了收据。
刘信启一直在仙源停留到了七月十五日,等这边所有的不安定因素都被清理之后,方才带着警卫返回蓬莱。
四万亿!!!
孔家一家的财富相当于赵国财政收入的两成,说富可敌国一点都不夸张。
两千万两白银是什么概念?
以兴汉盟目前的粮价,一两银子轻松换一石粮食。
返程的路上,刘信启收到了一份信,这是一份私信,从蓬莱送过来的,写信的人是刘信启的老丈人周心远。
目前兴汉盟的金雕传信系统仅限公务、军务和情报系统使用,并没有开放给民间私用,所以老丈人周心远想要传私信给刘信启,只能使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邮政系统,用人传递。
这封信是七月十日写的,刘信启估计,这是周心远看了新一期的《百姓旬报》之后给自己写的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