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以文御武
周心远信里的内容很少。
主要是说他看了《百姓旬报》,对于刘信启抄了衍圣公府很是震惊,不过事已成定局,没有办法改变,他只是希望刘信启不要擅杀那些孔家后裔,否则会在历史上留下恶名,就如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样。
刘信启知道秦始皇“焚书”并没有烧医学、农牧等技术实用书籍,“坑儒”也只是杀的方术士。
但是这个时代的人并不这么认为,言路狭隘,被传授知识的阶层掌握,所以在这个时代,秦始皇“焚书坑儒”是绝对的恶。
刘信启没有给老丈人回信辩解,马上就要回蓬莱了,到时候上门拜见,好好聊一聊,自然就能化解了两人之间的误会。
秦始皇“焚书坑儒”做到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对中华大一统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
刘信启清理孔家也是为了清理特权,做到天下士绅百姓一体纳粮,确保政府财政健康。
无论在哪个时代,特权的口子都不能开。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特权的口子但凡开了,今后就很难关闭了。毕竟谁家还没有个亲戚,你特殊、他特殊,特权阶层指挥越来越庞大。
周心远书信后面还预测了刘信启这次“抄孔”可能会导致的恶果,预估天下读书人都会反对兴汉盟,导致兴汉盟无才可用,将会大大的影响兴汉盟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兴汉盟治理体系的大崩坏。
“亏你已经来过登州,到现在还没有搞明白,刘信启权利的来源。”李纲道。
许翰想了想,点头:“是的,总体上来说,还是以文御武。看政务院罗成就知道,他的权利比丞相的权利都要大。”
这个时代,主流的思想,当官的是代天子管理百姓,也就是“牧民”,“州牧”这个官职中的牧字就是这个意思。
“你认为兴汉盟如赵国一样,是以文御武?”李纲问道。
作为兴汉盟最高统治者的刘信启,在政务上只会住大方向和立法,其他九成以上的执政权力都下放给了罗成和卢仁。
伯纪是李纲的字,崧老是许翰的字,另外两人是他们的家仆。
两人自二月份就准备启程前往登州,可是先遇到了江南沿海进入挂台风,接着就是兴汉盟西进攻略开始,惹的南赵朝堂大震,许翰不得不返回朝堂,所以原本计划好的行程一拖再拖,一直未能达成。
“军队?”许翰小心翼翼的说道,这是他的猜测。
来源于民?来源于士?好像都不是。
兴汉盟政务院院长罗成的权利确实非常大,颠覆了这个时代文人的认识,这种“权相”出现在一个势力的发展初期,是很不可思议的。
可是刘信启之所以敢一意孤行,就因为他有系统作为金手指。目前招募的武将卡累计已经超过了五千张,有这五千多绝对忠诚与自己的精干手下,刘信启一点也不担心兴汉盟的治理体系会崩坏。
君王自称天子,代天牧民。因此老子才会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