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反应过激
七月十八日,返回路过北海,刘信启见到了李猷,李猷向刘信启献上了自己创作的一幅《收复北海》。
一幅大八尺的巨画。
画中涵盖了半个北海城和北海城外的兴汉盟野战军,气势非常的磅礴大气。
城外兴汉盟的野战军军阵威势十足,火炮正在轰鸣,北海城城门楼被轰的正在塌陷,城墙上是慌乱的守军。
整幅画非常传神的表现出了这场战争的精髓和敌我双方的巨大差距。
刘信启收到画后很满意,就算在后世,刘信启也没有亲眼见过这么巨大的手绘工笔画。而且这幅画是彩色的,虽然不像油画那样色彩鲜明,但是也区别于水墨画的黑白色,带有一些其他的颜色。
比如火炮轰鸣,炮口的红色火焰,绿色的田野,土黄色的城墙等等,颜色都很淡,衔接的也非常的融洽。
最让刘信启满意的是这幅画的名字。
《收复北海》
“收复”两个字将刘信启定义在了正义的一方。
在北海休整了一晚上,刘信启继续启程返回蓬莱,马不停蹄的赶路,终于在七月二十一日到达了蓬莱。
“谢谢你,回去后我会将他裱起来,用八尺大的玻璃框架,然后将它挂在我的办公室里的。”刘信启道。
“什么?”刘信启看徐忠的面色认真了许多,知道这件事确实让他难以抉择了。
回到蓬莱之后,刘信启先去见了见罗成和卢仁,确认没有重要的事务之后,先回到了家里。
这幅画其实蕴含了很隐晦的拍马屁含义,画上刘信启被画的很细致,比周围的将士都稍稍大了一圈,威武无敌。只要仔细看这幅画的人,目光最后都会被吸引到画中的刘信启身上。
“您还记得之前去杭州时拜访的李纲吗?”徐忠问道。
“你笑什么??”
“这是他们的跟踪记录简要汇总,您看一下就明白了。”徐忠地上一叠纸张,厚度达到了一指。
“金国之前已经有了行动的迹象,但是收到伪齐大名府被偷袭的消息之后,又再次按兵不动,想来是被吓着了。”
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说,好不容易将一个人养育道十四五岁,却因为着急,提早三四年生育导致死亡,非常的划不来。
对付不了“核”,有“核”国家就根本不可能打起来。换到现在也一样,金国没有弄清楚伪齐是怎么被偷袭的,没有妥善的应对方法之前,也不会轻举妄动的。
刘信启没有打算给李猷钱,因为只要刘信启将这幅画挂在办公室,整个兴汉盟全都会知道刘信启欣赏李猷的画。到时候,李猷的画价格肯定会飙升,自然会给他带来无穷无尽的财富。
“不是。李纲来蓬莱了,许翰带来的。”徐忠回道。
“估计他们是怕把我们逼急了,我们将金国上京府也端了。”刘信启感慨道。他终于深刻的领会到了后世“核”平世界的根本。
“记得,前赵国左相,怎么了,他去世了?”刘信启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