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母亲和妻子吃了一顿温馨的晚饭。晚上小夫妻久别胜新婚,团建之后,刘信启终于算是彻底放松了下来。
“那就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我们兴汉盟的科技,争取下一次与他们在战场上相遇,能够让敌人的军队望风投降,不敢有反抗的心思。
“按照你说的,今晚你…,我是不是要怀孕了?”周玥趴在刘信启胸口,娇声问道。
“卑职的荣幸。”李猷躬身。
“你反应过激了,我们兴汉盟的制度虽然比赵国优越一些,但是并不适合现在的赵国。”刘信启道。
周玥很高兴,忍不住笑出了声。
低龄结婚生育不仅仅是对女性身体不好,生产时死亡率也会非常高,远远高于成年孕妇。
“说道这个你倒是提醒我了。这次回来暂时就不出去了,该好好关注一下民生了。”刘信启打算立法规定最低婚育年龄了。
刘信启接过后打开查看,发现是谛听探子追踪李纲两人的记录,不过这份并不是详细记录,而是经过筛选汇总之后的版本。
社会制度是否适合当时的社会,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
快速的翻看了一边,刘信启明白了:“你是不是在纠结,要不要放两人回江南吧?”
在这个医疗不发达的时代,人的平均年龄并不高,上次见李纲的时候,刘信启看到他的年龄已经很大,猜测是不是老人有了什么三长两短。
“我高兴啊。”周玥道:“我特别想要小孩,之前刘家堡的那些朋友都已经结婚,有些早的都已经开始怀第二个了,大孩子都会跑了,每次我看到那些小孩都好羡慕。”
徐忠向刘信启汇报了大陆上近期主要的情报信息。
“是的,这次也算是杀鸡儆猴了。就连赵国朝堂的讨论也没有之前那么激烈了,那些叫嚣着要过河接管京东两路的大臣也都闭起了嘴。”徐忠回道。
“嗯,有可能。现在我们兴汉盟已经在这个世界上立住脚了,你也成年了,当然可以怀孕了。”刘信启道。
第二天,刘信启精神抖擞的来到盟部上班。
先来汇报工作的是徐忠,徐忠比刘信启早返回蓬莱。
“还有一件事需要你决断。”
“什么!!上次让他来,他不来。这次怎么会主动过来?”刘信启疑惑。
“对,按照探子的记录,李纲已经完全探明了我们兴汉盟,知道的太多了。”徐忠道:“我总觉得,让他们就这样回到道江南有些不妥。”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封建社会,为什么会适用于分封制,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信息传递速度和资源运输距离。
一个消息从国家边境传递到权利中心都需要一个多月,再加上反应和回信时间,估计已经是三个月之后了。这种问题处理速度,真有敌情,估计等命令到达,边境都被敌国都打穿了。
对于国家境内的突发情况处置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只能分封,将权力中心分散,分散到国家的各个地方,提高信息处理速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