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参与进“聚众抗税”的基本都是商户,也就是本地的豪强,跟士绅不同,不值得陈逊用军政府的信誉去换取胜利。
“那就只有强攻了。”刘煜也明白这样通过欺骗达到目的,对今后的影响会非常恶劣。
“他们是什么条件?”陈逊问道。
两者看起来都很有钱,都有很多土地,可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只说过税和住税,军政府刚刚出台的《工商法》规定,不再简单针对所有货物同样待遇的征取同比例税收,而是根据货物种类不同,分别设置不同的税率。
“根据提前潜伏进去的探子汇报,目前堡里聚集了大小商户四百余户,各行各业的手工业者近万人。”刘煜汇报到:“全都是无地的全职手工业者。”
但是,细细一思量就发现,很过分。
“堡里的工人太重要了。”陈逊知道现在不是追责的时候,紧要的是先将这堡门打开,将里面的人拉出来处置。
士绅可以通过掌控权力,在地方上获得土地、产业,从而成为大豪强,由上而下。
陈逊要想降田赋,减轻农民的负担,就得增加商税。
对一个人来说,信誉建立起来非常难,毁起来可太容易了,对于一个组织也是同样道理。
比如:对于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的必须品征收非常低的税率,甚至低至零税率。
豪强靠的是垄断州县的吏治,也就是世代继承的“胥吏”岗位,来兼并土地、隐匿人口、控制佃农,从而控制地方产业链。
对于这些军政府今后主要依靠的对象,陈逊可不能向对待士绅阶层一样通过血腥杀戮来震慑。
这哪是什么缓兵之计啊,完全就是骗么。
这下难办了。
“你们现在是什么对策?”陈逊问道。
豪强可以通过掌握地方土地、产业,培养族人读书参加科举,最终进阶为士绅,由下而上。
“不行!”陈逊斩钉截铁的反对道:“军政府的信誉比堡里所有人的性命加起来都重要。”
过税收取百分之二,向过往行商收取,按照货物价值收取百分之二。
住税向开店的坐商收税,按照坐商进货价值,收取百分之三。
就这里面还有对于微小型场务的特别政策,那些场务的商税通常是承包给私人的,税率更低。
这在陈逊看来是非常低的。
军政府还整天标榜信息传递对宋廷的优越性,现在一看,脸被打的pia!pia!pia!的。
在鄙视链中,士绅属于上层。
这些商人不知道给他们灌了什么迷魂药,将这些无产阶级都捆绑上了他们的战船,躲入堡内对抗军政府。
“这么大规模的人群聚集,你们都没有提前发现吗?”陈逊有些生气的斥责道。
对于一些奢侈品,用于提升生活品质的商品征收较高的税率,最高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十。
这种规定对于商户来说很不利。因为生活必须品的生产规模非常大,竞争大,利润非常微薄,军政府让利的低税率感受不是很深切。
可对于奢侈品来说,由于销售目标主要针对有钱人,本钱高、竞争小,利润非常大,军政府的高税收就会让他们感觉非常疼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