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大汉……加油!
与此同时,屏幕之前的观众们望着重新坐上自己皇位的真皇帝刘彻,不禁纷纷在弹幕间里感慨了出声。
“那些匈奴使者未免也太狂傲了吧?这还能忍?我们支持刘彻干他丫的!”
“没错,刘彻,别怂,干他丫的,你可不能给你后世的李世民、朱元璋两人丢脸啊!”
“话说,刘彻现如今的心中也很是无奈吧?内有太皇太后掣肘,外有匈奴虎视眈眈……他真是太难了,但愿他能够带领大汉朝崛起吧!”
…………
另一边,屏幕之中画面一转,只见得卫青正站在一张军事地图前点指着道:“若是由长安发兵,这么长距离的远征,恐怕又得兴师动众、日费万金,太皇太后恐怕很难同意!”
听得卫青之言的皇帝刘彻很是认真的说着道:“朕知其难,才要想为之——这一场战争,打不打倒是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是那些拒战大臣们的掣肘,他们之所以拒战,就是担心朕能够行使兵权!”
听得刘彻之言后,卫青当即微微低首道:“此举对于陛下获取兵权有非常之意义,陛下必须行动起来夺取兵权!”
“等等……”蓦地,也就在此时,刘彻身边的一位臣子突然开口说道,“武安侯应该也能够看出此举对陛下的重要意义,可是为什么……极力反对的人中就有他呢?难不成……”
此人话未说完,卫青便径直开口说道:“武安侯与魏其侯,原本就是一对仇人,一方赞成,另一方必然反对——我想,武安侯不是看不出此举对陛下的意义,只不过……”
“臣……明白了!”程不识低首而拜道。
“陛下!”之前开口说话的那位大臣再次说道,“朝堂之上各方势力就是一坛浑水老汤,扯不清的,所以,我认为,陛下此番行动,还是应当启用新人才是!”
“有的时候我都怀疑,她年纪都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死抱着权力不放?为什么要遏制她孙子刘彻的想法和权力呢?她除了当大汉朝崛起的绊脚石外……还能有什么用?”
“你再带上朕的剑,朕授权你相机便宜行事!”皇帝望着自己手中的配剑,面色上一片凝重,“这也许是朕这一生之中,做的最重要的决定!”
同一时间,屏幕之前,众多观众们也因为皇帝刘彻的魄力而感到热血沸腾了起来。
“如果咱们的手里没有虎符……那即使派出使节也无法调动会稽的驻军!”卫青认真提醒着刘彻道。
“诺!”韩嫣当即应答了下来。
“陛下圣明!”程不识先是恭维了一声刘彻,继而开口反问道,“何需卑将妄语?”
“好!”听得卫青此言后,刘彻心中顿感轻松,“太好了!”
…………
听得刘彻之言,屏幕前的观众们很是直观的看到,老太太那原本很是和善的面庞,顿时就变得有些不开心了起来。
“陛下,无论如何,此次都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另一位臣子开口说道,“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恢复陛下被太皇太后所压制着的权威!”
“明白了!”卫青当即应声道。
…………
皇帝刘彻说完此话后,屏幕前的观众们便看到屏幕之中画面一转,继而,皇帝刘彻已然出现在了太皇太后的寝宫之中。
对于程不识的反问,刘彻很是不满的开口说道:“太皇太后如此器重程将军,朕就不明白程将军为何还要如此谦恭谨让?”
对于刘彻的责问,程不识当即解释道:“太皇太后的前半句,是问卑将的,后半句,则是讲给陛下您听的——其实,卑将哪里有什么妙策,说实话,卑将在沙场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还从未碰到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好事呢!”
长剑出鞘,惊人的寒芒都快要耀卫青的双眼了。
等到距离稍远了太皇太后所住的宫殿后,刘彻很是不客气的质问着将自己送出宫殿的程不识道:“程将军,朕问你,你心里面究竟有什么不战斗而能够求安的妙策呢?”
“严助来了!”卫青身边的另一位官员立即回答道,“他已经在外面等候多时了!”
“程将军,老师刚才在跟皇上谈援助东瓯国的事,如果启动大批汉军南下打大仗……你们有这种准备吗?”
“那太皇太后拒绝援助东瓯的理由……究竟是什么呢?”卫青进一步的追问道。
只不过……
此刻,屏幕之前,观众们哗然声四起。
“这个老家伙,年纪都这么大了,竟然还死抱着权力不愿意下放,甚至在战争一事上竟然还这般的天真,竟然不主张动刀动枪——不动刀动枪,如何跟周边虎视眈眈着大汉的匈奴人对峙?”
随后,在卫青略显感动的神情中,刘彻轻拍了拍卫青的肩膀道:“有了一百羽林军随行,朕就更放心了!”
“这个皇帝不孬,不愧为李世民和朱元璋的前世身,血性依旧,并未因为太皇太后的大权独揽和掣肘而丧失自己心中振兴大汉的激情!”
说完,程不识朝着刘彻微一拱手道:“卑将告辞了!”
“这个主意不错!”刘彻径直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身来来回踱步道。
此刻,卫青的心中已经隐隐约约间知晓了皇帝刘彻的用意了!
“太皇太后年事已高,而且,又卧病在床,所以,太皇太后现如今其实都是通过程不识将军来控制整个大汉军队的!”卫青继续解释了一句道。
“看到这里之后,我知道,东方选手的这一世皇帝,刘彻其人并未让我失望,虽然他这次的决定我尚不知晓其结果究竟如何,但是,毋庸置疑,能够做出此等决定来的刘彻……并为之行动起来了的刘彻……值得我的敬佩!”
“这个老奶奶在战事上貌似也太想当然了点儿吧?”
不等皇帝刘彻回话,老太太便令人将程不识给喊进了大殿之中。
“这个老太太,对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根本就一点儿数都没有!”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基础是建立在自身强大的前提下,你连打都不敢和别人打,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
“朕已经相中了严助,同时,朕也深感朝廷真正缺乏的就是这种直言敢谏之士,也愈发觉得,朕的新政招贤原本就是对的!”刘彻如是言道。
稍一思考后,刘彻给予了卫青一定程度上的军事支持道:“朕再给你一百羽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