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员中尉立刻将指令传达了下去。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自主靠泊,并不意味着引航系统就可以干看着了。
没有驳船协助的情况下,对于信息沟通和指挥的要求反而更高。
而其余所有人的目光则全都聚焦在了主屏幕的监控画面上。
十几分钟后,邓肯号驱逐舰开始缓缓调整姿态,将船尾对准17号码头那狭长的泊位入口。
舰桥顶部的导航雷达缓缓旋转,主推进器精密地控制着船身的每一寸移动。
先是缓缓平行于码头停靠,保持着十几米的距离。
接着,舰体开始以极慢的速度、极小的角度向码头侧倾。
动力系统细微地调整着推力方向和大小,对抗水流和风的干扰。
时间仿佛被拉长。
到了这个阶段,确实就只能依靠邓肯号自身的功底了。
指挥中心里只能听到设备运行的单调声音和人们刻意压低的呼吸声。
拉夫黑德双手撑在控制台上,指节微微泛白,目光如鹰隼般锁定着屏幕上那缓缓移动的舰影与码头边缘不断缩小的距离。
五米…三米…两米半!
就在舰艉距离混凝土码头边缘仅剩大约2.5米时,邓肯号的舰体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稳稳托住。
船身后面的水流方向瞬间反转,产生了一股强大而短暂的逆向制动力,同时舰体姿态被极其精细地微调。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犹豫或迟滞。
巨大的舰身带着令人心悸的压迫感,最终稳稳地停在了距离码头边缘大约两米的位置!
不偏不倚,完美平行。
紧接着,甲板上的水兵们动作麻利而有序地将粗大的缆绳抛向岸边。
系缆桩上迅速缠绕固定舰体被牢牢地束缚在预定位置。
登舰梯被放下,稳稳地搭上了诺福克的码头。
“靠泊完成!舰体稳定!安全!”码头观察员的报告声通过通讯器传来。
直到这时,指挥中心内的气氛才终于放松下来。
“呼……”
不知道是谁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随即,低低的、压抑不住的惊叹和议论声才如同解冻的溪流般响起。
再往后,一片由衷的、热烈的掌声自发响起,打破了之前的紧张和沉寂。
保罗·威克向前探过身,凑到拉夫黑德上将旁边:“加里,刚才……是怎么回事?”
能被选为军事委员会成员,说明前者完全不懂军事。
他对船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度假时候的小艇上。
因此显然不太理解,为何一次普通的靠泊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应。
杰克·里德参议员虽然没有直接发问,但目光也投向了拉夫黑德,显然同样等待着解释。
拉夫黑德上将脸上的凝重终于散去,他转过身,面向两位参议员,又指了指泊位示意图:
“阁下,像邓肯号这样满载排水量超过七千吨的大型战舰,其惯性和动能极其巨大。在低速、近岸操纵时,传统的机械传动推进系统,响应会存在延迟,推力调节也相对粗糙,就像……”
他犹豫了一下,然后拿出了一个勉强接近的类比:
“就像驾驶一辆重型卡车在狭窄的小巷里调头,稍有不慎就会失控。”
“因此,在全世界绝大多数港口,包括我们诺福克,”拉夫黑德顿了顿,强调道,“为大型舰船,特别是首次入港的船只靠泊时,都会依赖2到3艘马力强劲的港口驳船。”
保罗·威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所以,这说明对方的舰长水平很高?”
“当然。”拉夫黑德点头道,“不过,除了操舰水平必须足够高以外,船只本身也要有很高的动力控制精度以及响应速度。”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语气加重。
毕竟,前面的所有铺垫,都是为了最后这句话:
“而邓肯号装备了革命性的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恰好拥有无与伦比的操控精度和瞬时响应能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