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胜一到,会议就差不多要开始。
燕王与蓝玉关系,也就在面上。燕王根本没有多表示,也没有回礼。只是微微点头。随即进去了。一进门,燕王才知道,蓝玉为什么站在外面,与自己的部下说话,也不愿意进来了。
果然,片刻之后,冯胜带着常茂,自己侄子冯诚,还有何夕等将领到了。
燕王说道:“地主,我不知道这里还能做几年的地主?”
燕王的想法简单一点,燕王就是不喜欢南方,不想去南洋。他在北平时间长了。早就适应了北方的气候,在南京都有些不舒服,更不要说在南洋了。
当然了,冯胜的起复是有很多原因的。但是这一件事情,被很多人放大了许多。就有了种种的流言蜚语。
说起来,燕王府才是北平城的核心,就是因为燕王府才是元朝皇城所在。朱元璋大抵觉得重新修建王府,劳民伤财,就用现成的宫殿,改了改让燕王住了。
燕王做好准备,出了府门。向北平都司而去。
双方都客客气气地行礼之后,一时间大堂之中,气氛沉寂下来了。
但是谁都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还好,傅友德带着儿子,已经自己圈子里的几个将领出现大堂之中,这些人又是一阵寒暄。这才打破了寂静。
不是这个位置,岂能让燕王都有印象。
一个人在角落里大声说话,似乎不在乎,其他人有没有听见。似乎整个院子都是他的主场。连燕王过来,也不打招呼。燕王也只能鼻子微微一哼,这位就是永昌侯蓝玉。
因为里面的人,都是老将。一个个资历很深。如号称双刀将的王弼。南雄侯赵庸,延安侯唐胜宗,等十几位。这些人见了燕王进来,自然行礼如仪。只是都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老人。燕王也不敢不客气。
燕王知道这个千户。还不到二十岁,但是勇力非常,是一员猛将。冯胜在训练场上发现。挑选了好几员将领与平安单挑。平安接胜,于是就将平安带在身边,而今看似一个看门的小官。但是帅府的大门,也不是谁都能看的。
据说蓝玉得了常遇春之真传。能打仗是真的。但是嚣张跋扈,不知道收敛也是真的。
只是如此一来燕王府的规格在所有王府之中是最大的。同时,有些东西是能修改的。有些东西,比如地基位置是修改不了的。燕王府的根底毕竟是皇宫的根底。
如果说平安属于大明未来的将领,与何夕年纪相差不远,算是同一代人。而今燕王一进这么大门,就看见了大明将星璀璨耀眼。
要么身份高,要么辈分低。其实权力并不是太大的。
也是身边的将领看见燕王,一个个都过来行礼。
更多只有是听命之份。
就陷入纠结之中,是去海外艰苦创业,还是想办法留在中原。
燕王妃说道;“他不是在辽东,怎么来北平了,我们可以要尽地主之谊。”
而燕王对面,就是颍川侯傅友德。下面清一色的老将。大多都在五十岁以上。不少都是跟随朱元璋打了几十仗的。在资历上,不比冯胜浅薄多少。特别是定远侯,双刀将王弼,跟随朱元璋的时间更早。早在朱元璋还没有渡江的时候,就已经是麾下大将。
只可惜,并不是资历越深,能力也就越高的。故而也只能为诸将之一。而不是坐在冯胜的位置上。
而何夕并不在其中,而是与冯诚一起,坐在冯胜身后一侧。
这个位置,已经毫无保留地表明了何夕的立场。那就是站在冯胜这一边的。何夕也是入场之后,才发现座位有问题的。但也不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