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何夕之功
何夕变得魔术不是别的。就是陆地行舟。
这些小船,是何夕从辽河上收集起来的。还有一些是现造的。
这些小船,并不比江南的乌篷船大多少。也不是太重的,用马车拉着这些小船,也是能拉得动的。而辽河与松江之间最近的距离,不会超过一百公里的。只是这一段分水岭山路崎岖。故而要绕远一些。但是也不会超过一百五十公里,也就是三百里的。
何夕在辽河距离松江最近地方,修建了一座码头。与对应的松江上也修了一个码头,并将这二百余里的路程,以三十里为站,修了七八个兵站。一站一站地转运。
粮食从辽河北上,通过这一段陆路到了松江上。然后通过松江上的小船,转运粮食。
同时何夕,也在松江的码头上建了一个小船厂。
也不处理木头,仅仅是临时打造一些船只。用来转运粮食,这还是杨震给何夕的灵感,就好像苏联的武器,从来不在于耐久性,而今也是如此,何夕也不需要这里的船只能维持几十年上百年,只要能维持这一年就行了。
甚至只需要维持几个月就行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万无一失了。
冯胜站在上首,说道;“陛下筹备数年,今后终于大功告成。但是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陛下的精心布置。”冯胜面南而立,恭敬地向南行礼,说道:“臣冯胜,遥祝陛下万寿,大明万胜。”
蓝玉的性格,自然是当仁不让。起身大步坐到上首的位置上,环手向所有行了一个礼,就昂然坐下,那架势,刚刚好像不是在行礼。而是在示威。
好是在河里,而且船小的原因,何夕设计的航道,也都靠近河岸。故而沉到水里的粮食,大多都能打捞上来。粮食湿了,仅仅是不能储存。又不是不能吃了。
首先,确定大军的位置。
但是这样的河道,根本不能通行任何船只。
他儿子的功劳,在很多人看来,派一个傻子都能办下来。一跃在这么多叔叔伯伯上面,得罪人都不是这么得罪的。其他人,冯胜这一路二十万人,那是兵不血刃。
冯胜亲自来迎接。一把拍到了何夕肩膀上,说道;“好。好。好。我没有想到你真做到了。”
何夕说道:“这仅仅是第一次,今后修缮河道后,每个月能运输的粮草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不过,浅滩就更不好办了。
这虽然有些困难,但是还很好解决。
冯胜能到这个位置上,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能来事,会来事,估计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吧。
冯胜说道:“你来得正是时候,今日正好是庆功宴。来。”
蓝玉目高于顶,能让蓝玉看上的人并不多。而何夕就是少数有这个能耐的人。
何夕这个人出现,首先,谁都知道,何夕是陛下爱婿。非常喜欢那种。其次,何夕这一次真有功劳。跋山涉水,维持几十万人的粮道。特别是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每一个人都知道,有多不容易。
几乎是一次塞外操练而已。
何夕连忙起身,说道;“这万万不可,我仅仅做了我应该做的。分内之事而已。如果敢居于诸位之上。”
这是一顶金帐,帐篷很大,下面有几百个平方。所有有头有脸的将领都在这里。不过还没有落座。
还有一点,就是要让蓝玉点头。
故而,每当激流的时候,何夕就在岸上留人,一来做中途的中转站。二来,也用来打捞粮食,提醒过往的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