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何夕不知道形势。
为了确定大军在什么地方,何夕只能派出辽东军最好的夜不收,追在蓝玉的屁股后面,及时向他汇报。
冯胜说道;“第二,就是辽东巡抚何夕。他已经将第一批军粮给送过来。万石仅仅是第一批而已。我们而今粮草无忧了。助军威,保粮道,何夕功之最也。何夕,你来这里坐。”
浅滩有多浅?
河岸下面都是石头,在水流的长期冲刷之下,下面的石头好像镜子一样。平静无比。只有几寸的水,冲击力也不强。人卷起裤腿,就是走过去。放在后世,简直是游玩的好地方。
忽然出现的浅滩激流,就是问题了。
还好,前文说过的,松江是向北流的,这种顺流而下的流向,是帮了大忙的。否则这一次运输会艰难百倍。
所有人包括何夕都起身,向南行礼,大声说道:“陛下万寿,大明万胜。”
随即,冯胜带着何夕来到庆功宴的大帐之中。
没有办法,何夕以身作则,亲自下船,用绳子绑住船头,几个人连拉带推,将小船推过这一段浅滩。这样的浅滩,在河道之中总共有三处,当然了,更不用说,还有都是鹅卵石的河底。
冯胜与蓝玉之间的秘密协议,大抵是弄好了。不知道冯胜让渡了什么利益,反正蓝玉很配合,这一点更多表现出奏疏上。所以此刻两个人的关系是处于蜜月期。冯胜自然好好抬举蓝玉。
最后,何夕是文官。赏功何夕。自然是先武后文,也免去了。武将这里都没有立功的尴尬。
当何夕亲自押送粮食来到军营的时候。
何夕虽然做的事情,很辛苦。但是正如他说的。他并不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什么大功劳。历史上没有他何某人。这一战也胜了,细节上有所出入。但是大体走势没有变,纳哈出意志不坚定。最后被迫降。
不得不说,东北平原上是水网密布,帮了何夕很大忙。但是走水路并不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就是这些天然的河道没有经过修整。会出现很多问题。虽然不会有瀑布这样的情况。毕竟东北平原上高度差很小的。
而且何夕动员了几乎辽东所有的壮丁,跟随何夕出关的就有十万人上下。这些人也是要吃饭的。
最难的是,临时规划,从后方到前线的路线。
这样的情况下,给谁都不合适。
激流只能靠操船人的手段了。而何夕这边大多是新手,毕竟是北方人,在操舟这一项技能上,是比较差的。所以,在河道之中屡屡翻船。何夕还没有计算耗损,想来在三成左右。
这里面有很多事情要做。
因为这一战太轻松,太容易了。这些人虽然浩浩荡荡地过来,除却蓝玉之外,再抬举谁,谁都不能承受,傅忠是蓝玉副将,真正上过阵的,有战功,让他领次功。不说别人了,傅友德第一个不同意。
总之,何夕半个月之内,克服了种种困难,将第一批万石左右的军粮,运输到大营之中。虽然万石粮食,并不是太多。但这个消息足够振奋人心了。
又没有亲自上阵。
冯胜说道;“我今日,在这里准备了几把椅子。第一把,就是永昌侯蓝玉,率三万精兵,横绝千里,面数倍之敌,破营破胆。此功必名标青史。蓝玉,这里坐。”
有的距离岸边比较近,可以在岸上拉纤。
果然,蓝玉说道:“何大人,你就不要推辞了。是你的功劳,谁也抢不了,不是你的功劳,你也领不了。”
蓝玉一表态,其他将领也纷纷表态。毕竟他们也知道,这个位置,他们谁坐上去都不合适,干脆,让了陛下爱婿,他们也能接受。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人的眼光不对,正是郑国公常茂。
他看着何夕,眼睛之中都是眼红,心中对冯胜也怨怼起来。在他看冯胜一点也不照顾自己这个女婿,偏心之极。更嫉妒何夕,只因为娶了公主,就平步青云。心中暗暗后悔:“我知道娶了这货的女儿,我不是没有机会娶公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