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后勤部事务确实繁忙,锦衣卫也需要向军中渗透,朱由检道:
“他要就给他些,还可以派学生去实习。”
“如果立功就授予护军校尉,去军中担任文职军官。”
“还有,参谋部就没有索要学生吗?”
“武道学院和武道研究院,可是有不少武艺高强的人?”
戚昌国这下只能苦笑了,回道:
“没有,杨部长从未提过。”
“现在前线立下战功的多半用火器,很少是凭借武艺厮杀。”
“武学那边都不要求打熬武艺了,专让学生练射击。”
“据说枢密院对这一科武进士颇为不满,认为他们练的拉弓、舞刀、掇石没有用,都安排去练射击。”
这是军事技术发展太快,所带来的脱节。
大明的军队在朱由检的全力推动下,已经向火器时代迈进。
大宁之战的胜利,也让军中高层统一了意见,认为勇武型将士已经被淘汰。
但是武举考试,却仍在考拉弓、舞刀、掇石,虽然不是说完全没有用,却不再是战场上实用的东西。
所以今科的武进士并不受重视,全都要丢入武学再学习。
朱由检对此感叹道:
“武进士尚且如此,更别说武道大会的勇士了。”
“这些人就由你们招收,放到安全学堂好好培训。”
“实在不愿意为官的,让他们加入民间武装。”
“锦衣卫可以办几个安保公司,作为外围力量。”
叮嘱他们对这些人才多加注意,不能断了上升空间、让他们愤懑之下造反。
民间武装是很有用处的,尤其是朱由检需要他们干脏活。
想着辽东正在进行的拉锯战,朱由检道:
“对本届武道大会的优胜者,该授职的就授职。”
“尤其是擅长马战的,可以自建一营,送到辽东作战。”
“如果为国牺牲,授予烈士身份。”
“同战死将士一样,授予辽东土地。”
“你们要好好宣讲一下,不要让那些武人觉得,朝廷不重视他们。”
戚昌国等纷纷应是,朱由检又交代了一些其他事情,才放他们出去。
前来京城参加武道大会的武人,看到《安全报》发出的消息后,顿时摩拳擦掌,誓要争夺天下第一勇士之位。
上一届的天下第一勇士姬际可,目前已经是武道协会会长,还是皇帝的武术教师之一。
但他仍不是最显赫,最让民间武人羡慕的,是独领一营的高迎祥、李自成、刘宗敏、张献忠等人。
尤其是张献忠,凭借复土千里的功绩受封西海伯,刺激了很多武人参加武道大会。
京中早已成名的陈元赟等人不必说,军中选出的朱文德、马科等将领,从民间脱颖而出的袁时中、田见秀……纷纷齐聚京城。
他们的名声没有上一届的勇士响亮,实力却不能说差。
每个人都怀着野望,期待能像前辈那样独领一营,立下封官拜爵的伟业。
他们的前辈张献忠、高迎祥等人,则在辽东战场上,挥洒着汗水和热血。
——
时间进入五月,黑龙江已完全解冻,绸缪已久的攻略科尔沁,终于正式展开。
为了打好这一战,出任黑龙江巡阅使的孔贞运,在冬天冒着寒风联络察罕部,终于说服林丹汗出兵,和大西营、黑龙营、黑河营、黑水营、漠河营一起,围攻嫩科尔沁。
这次,孔贞运的目标不仅是牵制,他打算在建虏主力南下的时候,彻底拿下这里。
林丹汗的加入,不但让明军少了腹背受敌的危险,还让他们对科尔沁的攻势,在草原上有着大义。
科尔沁背叛汗廷,本就是林丹汗愤怒的事情。他不顾漠北战事,亲率两万精锐,参与此次征战。
受他威胁的和托辉特部,则获得了喘息之机,派人向罗斯国求援。
漠北的形势变得更加混乱,吸引了众多势力。(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