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宗羲修改移民政策后,潞藩的移民招募,很快走入正轨。
虽然一些灾民对潞藩的印象仍旧不好,但是大部分灾民,已经觉得潞藩的政策可以接受。
很快,黄宗羲就招满了移民,带着他们返航。
田见秀的招募,则遇到了麻烦。
虽然一些想建功立业的灾民积极应募,但是辽南在打仗的现实,仍旧让他的招募移民很不顺利——
很多灾民就算不怕当兵杀敌,却必须考虑妻儿老小。
让他们举家迁往辽南,很多人心中有疑虑。
田见秀苦思冥想,不知如何改变这个局面。
从黑龙江返回的李过,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田大哥,你怎么在这?”
“什么时候成了将军?”
李过惊喜道。
他是前年认识田见秀的,当时在绥德招募移民的他,认识了田见秀这位力大胆勇的人。
不过田见秀那次没应募,而是打算参加武道大会。
此时,李过看着田见秀的将军绶带、还有肩上的中校肩章,若有所思地道:
“田大哥这是参加武道大会,夺得好名次了?”
“我早就说以你的本事,不该在乡间蹉跎。”
“你这是成了校尉?还当了游击将军?”
田见秀哈哈笑道:
“还要托你的福!”
“若非贤弟赠我马匹,我可没信心在马战取得好名次。”
拉着李过就要去喝酒,要好好感谢他一下。
李过推脱不过,带着麾下将士随田见秀一起去驿站,举杯开怀痛饮。
谈了一下这两年的事情,李过感慨道:
“真是没想到,田大哥还有这样的际遇。”
“可惜小弟我没福份,没能赶回来参加武道大会。”
田见秀指着他的肩章大笑道:
“你都和我一样是中校了,还参加什么武道大会?”
“这武道大会的名次就是敲门砖,真正做什么还要看能力。”
又看着李过若有所思道:
“贤弟这次一个人带队,是独自负责移民了?”
“你这也算是独领一军了!”
李过苦着脸道:
“这算什么独领一军?”
“他们那些人都想打仗,就逼着我这个年轻人带队。”
“这次移民我也不回陕西了,招到人就赶紧回去。”
这是他心里的想法,此次也非常急。
科尔沁眼看在围攻下就坚持不住,以后黑龙江那边可没有更大的立功机会。
如果捞不到仗打,他这个中校何时能当将军?
羡慕地看着田见秀,李过道:
“都是中校,田大哥和我可不同。”
“你是因为品级限制,初次授官不能高于状元的从六品,只能当正七品中校。”
“但是游击将军的实权,至少能看作正五品。”
“我就不一样了,独领一营还不知要到什么时候。”
“错过这次仗打,可能要很久以后才有机会。”
待遇赏赐优厚,也是武人愿意参加武道大会的原因。
不论先前做什么,只要夺取马战八强,就有独领一营的机会。
有了一营兵马那就能够立功,甚至获得爵位。
高迎祥、张献忠等人的际遇,不知刺激了多少人。以至于今年的马战八强竞争非常激烈,优胜者都选择自建一营立功。
田见秀同样如此,但是被认为适合当护军的他,被派来负责移民。
——
谈到这件事情,他心中就有些郁闷。
不是他不愿意负责移民,而是他觉得大丈夫身陷这件事,一身本领无从发挥:
“这移民也太难了,怎么让那些人愿意过去?”
“贤弟,你的移民招募得怎么样,有多少人愿意过去?”
李过笑着说道:
“黑龙江那边的移民路线已经稳定了,很多人愿意过去。”
“咱们那虽然没有南洋暖和,但是也没有那么多蚊虫和时疫。”
“只要注意保暖,就不会冻伤冻死。”
“去年的移民一年死亡率,黑龙江可是比南洋还低。”
这是他们招募移民的一大优势,那些畏惧南洋疫病的灾民,宁愿冒着严寒去东北。
不过黑龙江一带也有劣势,那就是一年只有一熟,相比南洋的一年三熟,土地价值不如。
田见秀就遇到了这个问题,他向李过询问道:
“同样是分五十亩,东北的地和南洋可是不能比。”
“你是怎么向灾民说的,让他们愿意去东北?”
李过嘿嘿一笑,毫不在意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