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886章 打蛮夷,分田地

第886章 打蛮夷,分田地

“这个本官可以答应。”

“但是他们的战争债券,别想还本付息。”

“陛下赦免他们的罪过,要求就是由他们承担此次战争的费。”

韩爌连连点头,说道:

“正是如此,本官也这么向他们说了。”

“那些商人说他们需要这个做凭据,作为捐纳爵位的证明。”

“现在,有四家愿意捐纳世袭男爵,他们希望获得这些领地。”

在归化和河套划了四个圈,指出山西商人需要这四块地方做封地。

袁可立看到后吃了一惊,因为这四个地方连起来,完全能组成一条路线。

显然,这不是某个山西商人的想法,而是他们联合起来的意志。希望朝廷批准,由他们掌握这条塞外路线。

对于这种关系到将来治理塞外的事情,袁可立也有些慎重,一时不知道该不该批。

正在这时,文书房太监侯保山将马懋才的奏疏送过来了。

看到里面的“打蛮夷,分田地”,袁可立叫了声“好”,当即向韩爌道:

“这件事本官批了。”

“但是捐纳这四个男爵领必须用粮食,而且要尽快运到辽东去。”

“什么时候送达,我就什么时候批。”

“少一粒粮食也不行!”

有些惊讶袁可立转变这么快,韩爌看到奏疏,才知道袁可立为何这样选。

原来是想用这1500万石粮食作为军粮,作为“打蛮夷,分田地”的启动物资。

不过1500万石粮食实在太多了,一时也凑不齐,韩爌道:

“一人一天食米一升,军中消耗更大,大约需要一升半。”

“纵然百万军民,一天也只需要一万五千石粮食,一千五百万石能吃一千天。”

“这个粮食太多了,辽东不需要这些。”

“不如以现在的米价,让山西商人折银?”

又提到朝廷财政的困难,需要更多现银。

袁可立对此则说道:

“朝廷需要银子,是去购买物资。”

“但是如果物资够了,哪还需要银子?”

“这一千五百万一点不能少,辽东军民的数量,有可能突破百万人。”

知晓民间疾苦的他,深知土地对农民的诱惑力。

别说是一无所有的灾民了,就是佃户和贫民,都有可能为了土地去辽东。

他必须为此做准备,提供足够的粮食。

韩爌无可奈何,只能把这个条件带回去。

那些山西商人本来准备好了把银冬瓜拿出来,没想到袁可立现在不要银子,就是需要粮食。

一千五百万石的数额之大,让他们知道就算把这些银子出去,也买不到这么多粮食——

毕竟粮食价格是会上涨的,他们购买这么多,价格一定会上去。

无可奈何之下,他们走内府监的渠道请求皇帝。

朱由检对他们能拿出这么多的银子很是喜悦,考虑之后向袁可立道:

“都用粮食捐纳不现实,而且辽东也没有那么多仓库。”

“这样,朕做主让他们往涿鹿兵工厂再投资一百万,和原本的二百万一起,抵扣五百万石粮食。”

“朝廷可采购三百万两装备,不用一分钱。”

这对枢密院当然是好事,他们能获得价值三百万两的装备。

山西商人算了一下,知道皇帝是把粮食价格定为六角一石。

这个价格比最便宜的粮食价格高一点,但是相比七角一石的市场零售价,却已经算优惠。

他们同样答应了这点,愿意往涿鹿兵工厂再投一百万。

同时希望枢密院传授火器战法,帮他们训练商队护卫。

这个朱由检代枢密院答应了,打算从锦衣卫鹰扬军派人,加强对他们的渗透。

最终,三方签订了一个合约,由山西商人把钱提供给内廷,内廷向枢密院提供对应的物资。

朱由检在涿鹿兵工厂的三百万两银子之外,又收了山西商人捐纳的六百万两银子,用于抵扣一千万石粮食。

这六百万两银子,他打算用于打造银元、发行银票和辅币券,用货币购买粮食。

这些货币的信誉,现在已很坚挺。

尤其是在作为太子领的东宁岛,赖皇帝活命的他们,很相信纸币的信誉。

朱由检打算把一千万石粮食的订单交给东宁府,已经移民二十万户、开垦了数百万亩土地的他们,能生产多少是多少。

不够的才会转给南洋总督府,以及平江府、婆罗洲等地。

在这个巨额订单的刺激下,东宁府军民开垦土地的热情,又上升了一大截。他们到处抓捕土人,驱赶他们去开垦荒地。

最终,东宁府利用开垦出的八百万亩土地,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大部分订单。

这块适宜种植的地方,初步展现出宝岛的威力。

人口少、土地多的东宁,成为了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南洋各地在见到东宁岛种植粮食发财后,同样大受刺激,开垦土地的过程进一步加快,出现了越来越多主动下南洋的人。(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穿越之将门嫡妻 你修仙,我修功德值 荒年带球跑,恶婆婆全家后悔了 绝嗣兽夫,靠我生出了一整个族谱 家生子的诰命之路 被家暴致死后,重生八零虐渣鉴宝 四合院:开局先告状 穿成玄学毒妃后,阴鸷王爷被拿捏 回府后,世子妃马甲快藏不住了! 掌狱真仙